章丘

章丘

章丘區,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中心的東部,是濟南市的一個市轄區。1992年8月撤銷原章丘縣編制改為縣級市,2016年12月撤銷原縣級章丘市改為濟南市章丘區。現轄11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人口106.42萬。濟南五大泉群之一的百脈泉位於章丘區境內,濟南七十二名泉章丘區境內擁有6個。國家級明水經濟開發區與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鄰。膠濟鐵路、濟青高速貫穿境內,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墨泉墨泉

1992年8月撤銷原章丘縣編制改為縣級市,即章丘市。擁有國家級明水經濟開發區,與濟南高新區相鄰,膠濟鐵路、濟青高速貫穿境內。章丘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2011年8月,經民政部、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千年古縣”專家評定會評選,章丘市通過驗收。

章丘市歷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就有先人在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濟南古城平陵城發源於此(現位於龍山街道駐地北600米處),歷代名人輩出,唐代名相房玄齡,宋代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明代戲曲家李開先等都曾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盡領風騷。現代文化、娛樂界名人湧現,如:新晉功夫巨星釋延能,祖籍章丘的電視名嘴竇文濤,“苦情女王”張玉嬿,影視歌三棲紅星李金銘,螢屏新星馬燦燦,影視實力小生魏震,2008年北京殘奧會柔道52公斤級冠軍崔娜等。

百脈泉百脈泉

章丘市在公元前664年亦是鄣國,由於境內有座章丘山(現女郎山)而以山命名。章丘山是在鄣國滅亡後章姓人為紀念故國而取。早在8000多年前,境內即有人類繁衍生息。

商代,東、北部為蒲姑國。

商末,西部為譚國譚氏發源地于山東省濟南章丘市城子崖古譚國,都城今龍山鎮城子崖。

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03年),先後為譚國和齊國諸侯封地賴邑、寧邑、台邑、崔邑。

戰國時期(前403年~前221年),,屬田齊。秦,屬濟北郡。西漢,屬青州部濟南郡(治東平陵城)。

漢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縣稱陽縣(治回軍鎮,今繡惠鎮回村)等。

東漢時期(25年~220年),中部為陽丘縣,北部為管縣、犭虎縣,南部為土鼓縣。後陽丘、犭虎縣併入東朝陽縣。

魏晉時期(220年~420年),東朝陽縣屬東安國。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劉宋,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齊郡。

北齊廢朝陽縣置高唐縣(治回軍鎮)。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高唐縣遷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博洲亦有高唐,改為章丘縣",取縣北山章丘山為名。

唐貞觀元年(627年)屬河南道齊洲濟南郡。

宋、金元(960年~1279年),屬濟南府。

元(1271年~1368年),屬山東東路西南道濟南路總管府。

明、清時期(1368—1840年),皆屬濟南府。

民國初(1912~1913),屬岱北道。

民國3年(1914年),改屬濟南府。

1945年8月,劃為章丘、章歷2縣,屬泰山專區。

1950年4月,兩縣劃歸淄博專區,

1953年9月,章歷縣併入泉城區縣(治舊泉城區城,今繡惠鎮駐地),劃歸泰安專區。

1958年8月,縣治遷明水。同年11月,泰安專區撤銷,屬濟南市。

1961年5月,泰安專區恢復,又劃歸泰安專區。

1979年1月,復屬濟南市。

1992年8月,撤章丘縣設章丘市(縣級市)。

2009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33位,獲全國中小城市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百強和全國十佳節約型中小城市。

2011年8月,經民政部、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千年古縣”專家評定會評選,章丘市通過驗收,獲評“千年古縣”。

2012年10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明水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2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等測評結果並舉行頒獎典禮。

2013年全國百強縣(市)章丘市列第二十七位。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一覽表
鎮/街道 鎮/街道
明水街道 水寨鎮
雙山街道 文祖鎮
埠村街道 刁鎮
棗園街道 曹范鎮
聖井街道 白雲湖鎮
龍山街道 高官寨鎮
普集鎮 寧家埠鎮
繡惠鎮 官莊鎮
相公莊鎮 辛寨鎮
垛莊鎮 黃河鎮

截止2013年,章丘市轄6個街道、14個鎮、:明水街道、雙山街道、龍山街道、棗園街道、埠村街道、聖井街道,普集鎮、相公莊鎮、繡惠鎮、刁鎮、水寨鎮、垛莊鎮、文祖鎮、高官寨鎮、辛寨鎮、白雲湖鎮、寧家埠鎮、曹范鎮、官莊鎮、黃河鎮。85個辦事處,908個行政村,1035個自然村。

章丘市章丘市

明水街道:明水街道辦事處位於章丘市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泉水清澈明淨而得名,素有“小泉城”美譽。既是百脈泉水的淵源,又是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故鄉,有著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豐富的物產資源。面積57.95平方公里,耕地2019公頃,下轄47個行政村(居民委員會),人口56886人,人口出生率7.13‰,人口自然增長率2.66‰。明水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濟南市區40公里,濟青、經十東路和膠濟鐵路橫貫東西,繡江路、繡源路等骨幹道路縱穿南北;距濟青高速公路15公里,離濟南機場半小時車程。

棗園街道:棗園街道辦事處位於章丘市中部,下轄4個管理區,包括3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面積50.88平方公里,耕地4.9萬畝,總人口3.5萬人。東距章丘市區5公里,西距省會濟南30公里,膠濟鐵路、省道102線和世紀大道橫穿東西,省道244線、潘王路縱貫南北,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

刁鎮:刁鎮位於濟南以東、章丘北部,面積77.6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6.5萬人,耕地面積7.2萬畝。這裡是近代中國“祥”字商號發源地、“東方商人”孟洛川的故鄉。刁鎮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建設富裕章丘、和諧章丘、幸福章丘的征程上,積極轉方式,精心調結構,聚力建設章丘市域次中心綜合體。先後獲“全國城鎮建設示範鎮”、 “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中國產業集群經濟示範鎮”、“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 “山東省先進基層黨委”、“省級文明鎮”、“省級特色產業鎮”、 “ 山東省炊事機械之鄉”、“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山東省和諧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11年,刁鎮成為濟南市首個地方財政收入過億元、工業銷售收入過百億元鄉鎮(不含街道辦事處),2012年完成稅收4.3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51億元,各項發展又取得新的突破。

普集鎮:普集鎮位於章丘市東部,因鎮政府駐地在普集村而得名。面積112.25平方公里,耕地5133公頃,轄6個辦事處,68個行政村。地處濟南、淄博、濱州三市地交界處 ,濟青路、膠濟鐵路、濟王路自北向南橫貫鎮區,交通便利。境內煤炭、硬質黏土、花崗石、玄武岩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品種齊全。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傳統的鍛打優勢,全鎮形成了資源開發、鍛打鑄造、機械製造、石材加工等主導產業。

雙山街道:雙山街道地處章丘市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71.56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居), 境內人口17.8萬人,農業人口3.5萬人。區位優勢明顯,毗鄰市政中心,具有獨一無二的政治優勢;緊靠明水經濟開發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優勢;轄區內高等職業教育基地聚集11所大專院校,在校大學生10萬人,教職工7000餘人,具有不可比擬的人文智力優勢。

相公莊鎮:相公莊鎮位於章丘市中部,面積86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區各占三分之一,耕地4243公頃,下轄57個行政村,人口61349人,人口出生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0.07‰。

繡惠鎮:繡惠鎮位於章丘市中部,總面積55.9平方公里,轄6個辦事處、61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574公頃,人口5.7萬,自然增長率1.49‰,鎮治舊章丘城,為齊魯名邑,素有“金章丘”之稱。

曹范鎮:曹范鎮位於章丘市南部山區,東臨濟南植物園,西鄰歷城彩石,南接七星颱風景區,北距經十東路2公里,濟萊高速公路從鎮域通過,並設有服務區、上下口,黃旗山2號路南接濟萊高速路、北連經十東路。全鎮總面積120.11平方公里,轄48個行政村,3.6萬人。鎮域三王峪山水風景園風光旖旎幽靜,自然人文環境優美。全鎮薄殼核桃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是省內最大的薄殼核桃生產基地。2010年,完成工商稅收688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918萬元。

聖井街道:聖井街道辦事處位於章丘西部,是章丘融入濟南的西大門,與濟南零距離對接,是章丘市“一河兩城”戰略規劃重點建設的新城區。街道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3.4萬畝,下轄46個行政村,人口3.8萬。

章丘景點章丘景點

龍山街道:龍山街道辦事處位於章丘市西部,因在境內城子崖遺址首先發現龍山文化而得名。面積89.68平方公里,耕地6506公頃,下轄76個行政村,人口6.1萬人。

寧家埠鎮:位於章丘市中部,面積 36.71 平方公里,耕地 2700 公頃,下轄 25 個行政村,人口33574人,人口出生率6.3‰,人口自然增長率 -2.3 ‰。

辛寨鎮:辛寨鎮地處章丘市東北部,面積53.87平方公里,耕地3640公頃,下轄46個行政村,35517人,人口出生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0.45‰。

官莊鎮:官莊鎮位於章丘市東南部,因政府駐地在官莊村而得名。明清屬東錦鄉。1948年7月,屬普集區。1958年9月,建官莊人民公社;12月,併入普集公社。1984年2月,屬普集區官莊鄉。1985年9月,撤普集區設官莊鄉。2005年12月4日,官莊鄉、閆家峪鄉合併,成立新的官莊鄉。2010年5月24日,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官莊鄉撤鄉設鎮。

白雲湖鎮:白雲湖鎮位於章丘市西北部,因境內有白雲湖而得名。面積56.04平方公里,耕地2410公頃,下轄22個行政村,人口34184人,人口出生率12.6‰,人口自然增長率5.38‰。

高官寨鎮:高官寨鎮地處章丘市西北部,東與水寨鎮相鄰,南接白雲湖鎮,西隔黃河與濟陽相望,北鄰黃河鄉。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轄5個辦事處,52個行政村。境內交通便捷,濟南國際機場座落境內,省道S321線橫貫東西,與濟青高速、濟南環城高速相連線。黃河、小清河縱貫南北,南水北調東湖水庫位於境內,森林復蓋率達35%,自然環境優美,山東省平原綠化先進鎮,山東奶牛第一鎮,是濟南市國家級秸桿養殖示範區。

文祖鎮:文祖鎮位於章丘市南部山區,北與章丘新城區對接,南與萊蕪市接壤。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4.32萬人。S242線縱貫南北,濟萊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並設有上下路口,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黃河鎮:黃河鎮位於章丘市西北部,因“母親河”貫穿全鎮而得名。總面積121.89平方公里,耕地6315公頃,下轄72個行政村,總人口54128人,人口出生率12‰,人口自然增長率6‰。

地理環境

地質

南部屬魯西隆起區,北部為濟陽凹陷區,屬鏇扭性構造魯西系的外鏇層部位,南北向與北西向壓扭性斷層發育。特別是文祖斷層,兩盤南北向位移15公里,使斷層兩側在地形、地質和地下水源等萬面,形成顯著的東西差異。地質構造形成普遍為單斜岩層,以塊斷為主,褶皺少見。岩層走向北西60°傾向北東30°,傾角7°~13°。各地質時代的地層齊全。山區自南而北分布為變質岩、石灰岩、頁岩、煤層、火山噴出岩等。丘陵河谷和沖積平原則廣泛分布泥岩,下部為淡水灰岩,上部為沙礫石層及各種土類。

地形

地處泰沂山區北麓,與華北平原接壤,長城嶺綿延於南,長白山矗立於東。地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自南而北依次為山區、丘陵、平原、窪地,分別占全市總面的30.8%、 25.9%、30.7%和12.6%。最高峰為南部的雞爪頂,海拔924米;最低處系北部辛寨鄉朱家窪一帶,海拔15米。

地貌

從地貌的角度來看,章丘市屬於魯西斷塊區,在魯西斷塊區的泰魯塊隆內,古生代地層由新到老出露,最老的為中上寒武系的灰岩出露構成南部小區:泥盆系中、上石灰岩系沙頁岩出露於明水附近地區,往北在小長白山附近則以火成岩為主。

章丘

位置

章丘市,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東部。地處齊魯腹地,東經117°10′~117°35′,北緯36°25′~37°09'之間。南依泰山,北鄰黃河,西鄰歷城區,東連淄博市周村區、淄川區和沂源縣,南交泰安、萊蕪市,東北與鄒平縣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濟陽縣相望。南北長70公里,東西寬37公里,總面積1855平方公里。

氣候

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春少雨雪,雨量集中於夏。年均日照2647.6小時;年均氣溫12.8℃,高溫年13.6℃,低溫年11.7℃;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一般為500~700毫米。季風,因受地勢影響,反映不明顯,除5月份以C(靜風)及SSW(南南西)為最多風向外,其他月份以C(靜風)及ESE(東南東)為主導風向。相對濕度為65%,無霜期192天。

水文

章丘景點章丘景點

境內大部地區屬小清河水系,東南少數山區屬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黃河、小清河、繡江河,東、西巴漏河,漯河、巨野河等。小清河位於西北部,從歷城區北柴家莊東北入境,至水寨鎮小賈莊入鄒平縣,過境河段18.8公里,流域面積1651.6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7.77立方米/秒。繡江河,源於明水百脈泉,32.8公里,注入小清河。東巴漏河,在東南部,屬季節河,源於淄博市博山區,由石門入境,至相公莊鎮寨子入漯河,全長34.4公里。西巴漏河,在中南部,屬季節河,源於垛莊鎮四角城北坡,至繡惠鎮金盤村北入繡江河,全長68.8公里。漯河,於相公莊鎮龍灣頭上接東巴漏河,至刁鎮東北入芽莊湖,全長28公里。巨野河,西支源於歷城區大龍堂拔槊泉,東支源於北曹范村西,兩支在龍山街道北匯入杜張水庫,全長46.8公里。主要湖泊有白雲湖,在西北部,總面積17.4平方公里,水面積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芽莊湖,在市東北角,總面積5.38平方公里,水面積2.17平方公里,水深一般1.9米。

土壤

境內土壤共分4個土類,11個亞類,20個土屬,87個土種。棕壤2326.67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1.9%,主要集中在垛莊鎮官營一帶,養分較貧乏,易流失,適種花生、地瓜、生薑和松、櫟、板栗等。褐土8.83萬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 70.2%,分布在中南部,為境內主要土類,大部土體深厚,構型好,保水肥性強,適種多種作物,糧、棉高產穩產。水稻土374.07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0.3%,集中於明水泉北地帶,水源充足,土體深厚,構型好,養分含量高,為境內最優土壤,適種水稻、菱、藕和其他水生作物。潮土3.48萬公頃(含鹽鹼土9006.67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27.6%,集中於北部沿清、沿黃地帶,土體深厚,埋水淺,結構差,養分含量低,水、肥、氣、熱不協調,多系低產土壤,經多年沖鹽洗鹼,加施肥料等,肥沃程度提高,可種花生、大豆、西瓜、紅麻、向日葵、蘆葦等。

自然資源

土壤

境內土壤共分4個土類,11個亞類,20個土屬,87個土種。棕壤2326.67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1.9%。褐土8.83萬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70.2%,分布在中南部。水稻土374.07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0.3%,集中於明水泉北地帶。潮土3.48萬公頃(含鹽鹼土9006.67公頃),占可利用面積的27.6%,集中於北部沿清、沿黃地帶。

水資源

境內年均水資源總量5.7億餘立方米, 其中可利用量4.43億立方米,占77.72%。 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年均地表水資源總量2.12億立方米,可利用量1.55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3.58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88億立方米。明水泉群年湧水量0.8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已探明的有16種,主要有煤炭、鋁土、石灰石、花崗石,分別為1.26億噸、4.16億噸、2.5億噸和0.3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林木資源共54科、 183種,常見林木為松、柏、楊、、桐、榆、 刺槐。中藥材資源有遠志、酸棗、丹參、郁李、野菊、茵陳、香附、百里香等566種,蘊藏量200餘萬公斤。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野兔、山雞、狐狸、刺蝟、黃鼠狼、獾及魚、鱉、蝦、蟹等。

人口民族

人口

章丘章丘
2010年章丘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如下

章丘市常住人口為106.42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97.73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常住人口8.69萬人。增長8.89%,年平均增長0.86%。

章丘市常住人口中共有32.52萬戶。其中家庭戶31.80萬戶,章丘市常住人口家庭戶人口為98.96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3人減少了0.22人。其中三人戶家庭98871戶,占家庭戶31.09%

章丘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52.63萬人,占總人口的49.45%;女性為53.79萬人,占總人口的50.5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8.89:100下降為97.82:100。

章丘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5.83萬人,占14.88%,15-64歲的人口為79.91萬人,占75.09%;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68萬人,占10.03%。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3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了4.0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7個百分點。

章丘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數為10.10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教育程度的人數為11.21萬人;具有國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為46.60萬人;具有國小教育程度的人數為29.10萬人(以上各種教育程度的人數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由1664人上升為9490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7975人上升為10531人;具有國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40904人上升為43783人;具有國小教育程度的人數由33760人下降為27337人。

章丘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60萬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2.50萬人,文盲率由6.24%下降為3.38%,下降了2.86個百分點。

章丘市常住人口街道/鎮分布列表
明水街道辦事處 16.31萬人 官莊街道辦事處 4.71萬人
雙山街道辦事處 12.15萬人 垛莊鎮 2.81萬人
埠村街道辦事處3.34萬人 刁鎮 6.20萬人
棗園街道辦事處3.27萬人 曹范鎮3.32萬人
聖井街道辦事處4.26萬人 白雲湖鎮 3.33萬人
龍山街道辦事處5.76萬人 高官寨鎮 4.95萬人
普集街道辦事處 5.67萬人 寧家埠鎮 3.10萬人
繡惠街道辦事處 5.52萬人 水寨鎮 3.42萬人
相公莊街道辦事處 5.82萬人 辛寨鎮 3.28萬人
文祖街道辦事處 4.18萬人 黃河鎮5.02萬人

民族

56個民族在章丘是聚了40個民族。章丘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054813人,各少數民族人口為9397人。其中回族人口7852人,蒙古族、藏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人口1545人,回族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占人口數最多。漢族人口較“五普”增加85545人。

經濟概況

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3年章丘市生產總值755.2億元,比2012年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454.7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223.4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構比為10.2:60.2:29.6。

章丘市地域財政總收入60.5億元,下降1.0%。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0.9億元,增長2.7%。2013年國地稅收入52.8億元,增長5.8%。其中:國稅27.3億元,增長1.6%;地稅25.6億元,增長10.6%。

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355.3億元,比2012年增長22.1%。其中計畫總投資億元以上在建項目96個,完成投資162.1億元,增長85.5%。

2013年章丘市新增城鎮就業6934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

第一產業

2013年糧食種植面積11.9萬公頃,比2012年增長0.3%。糧食總產量72.8萬噸,比2012年增長1.5%。

2013年共新引進市外現代農業經營主體18個,流轉土地1.83萬畝,契約投資額6.22億元,實際投資額1.339億元。

第二產業

2013年章丘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7家,2013年年末達到528家,完成工業增加值306.7億元,比2012年增長16.0%。實現銷售收入1336.8億元,增長14.5%;利稅140.9億元,增長29.4%;利潤81.9億元,增長29.0%。

章丘市高新技術產業企業153家,實現產值559.7億元,比2012年增長16.8%。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1.74%,比2012年提高1.22個百分點。

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8家,比2012年淨增3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2.99億元、工業增加值237.2億元、利稅96.09億元、利潤53.15億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14.89%、15.16%、29.83%、30.61%。

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44家,2013年年末從業人員4.1萬人,實現產值86.63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4.31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61.53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章丘眼明泉小區章丘眼明泉小區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75.4億元,比2012年增長14.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零售額125.9億元,增長14.8%;鄉村零售額149.5億元,增長13.9%。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單位201家,實現零售總額42.8億元,增長14.2%。

2013年進出口總額93776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9.3%。其中,出口75005萬美元,增長18.9%;進口18771萬美元,下降17.4%。

2013年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達15.4萬輛,比2012年增長12.2%。2013年郵政業務總量5350萬元,比2012年下降3.2%。2013年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7.6萬戶,下降15.5%。行動電話用戶99.6萬戶,增長6.1%。網際網路撥號註冊及寬頻網用戶13.6萬戶,增長6.3%。

2013年接待國內外遊客880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48.4億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17.3%和30%。

2013年年末章丘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28.8億元,比年初增加60.7億元。人民幣個人存款餘額287.0億元,比年初增加37.6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投資3.47億元改善辦學條件,新建學校、幼稚園42所,加固學校6所,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改造塑膠操場23個。並投資2500萬元對照標準進行內部配套。章丘市職成教中心、諾德實驗國小和新城實驗(國際)學校等新建工程按計畫推進。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73.9%,高出山東省30個百分點。

章丘市有學校207所,在校生13餘萬人,教職工1餘萬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95所,普通高中5所,職業中專3所,另有教師進修學校、濟南電大章丘分校、特殊教育學校、實驗幼稚園各一所。

章丘大學城地處齊魯腹地,南依泰山,北臨黃河,西距省會濟南市區35公里。大學城區由6所本科,1所專科,8所高職院校組成。其中主要院校有:

山東財經大學 濟南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齊魯師範學院
齊魯理工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 山東旅遊職業學院
山東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
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 山東傳媒職業學院 山東技師學院

文化事業

2013年,新建完成40處農村文化大院、40個農家書屋、20個特色文化村的建設任務。共完成各項文化惠民演出140餘場,公益電影放映11020場。成功承辦了“十藝節”期間系列文化活動,受益民眾11萬人。群口快板《肉夾饃》和民族歌曲《新繡荷包》,分別獲得文化部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市文化中心百脈劇場獲得十藝節“優秀場館”稱號。

醫療衛生

2013 年新農合參合農民79.7萬,人均籌資350元,補償封頂線提高到15萬元。大病保險實際補償比達119%。在濟南市實施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基本用藥新農合全報銷項目,受益民眾達37.9萬人次,免費金額100.3萬元。

社會保障

2013年,城鎮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農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600元,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400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20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6.2%,城鄉低保復蓋率達到2.1%。新增養老床位1000張,新建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機構3處,新建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6處。

章丘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達到54.6萬人,其中16-59周歲參保繳費人員37.5萬人,參保率達到99%。累計為17萬餘名60歲以上城鄉老年居民發放養老金1.43億元,發放率100%。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企業1271戶,參保繳費人數8.6萬人;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及退休人員遺屬補助標準調整,調整後人均月領取養老金1932元。章丘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單位260家,參保繳費人員2.3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單位總數931家,參保人數10.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7.7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企業1106家,參保職工5.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25萬人。

居民生活

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28元,比2012年增長10.8%;人均消費性支出15993元,增長12.3%。城鎮恩格爾係數為29.80%,下降0.67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15294元,增長12.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987元,增長14.1%。農村恩格爾係數為31.53%,下降0.1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積40.45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0.2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積46.10平方米,增加1.27平方米。

交通

章丘市膠濟鐵路、濟青公路、濟青高速公路、經十東路、章萊路、潘王路、0九路縱橫貫通交錯,四通八達。濟南國際機場位於章丘境內,半小時車程可達京滬、京福高速公路,3小時車程可達青島港口。

旅遊

文物古蹟景點
城子崖遺址 興國寺
危山兵馬俑 齊長城
洛莊漢王陵 李開先墓
朱家峪旅遊度假區 西河遺址
小荊山遺址 東平陵故城
趙八洞石刻造像
旅遊景點
墨泉 眼明泉
梅花泉 百脈泉
三王峪 危山風景區
錦屏山 白雲湖
七星台 朱家峪
濟南植物園 眼明泉公園
百脈泉公園 趙八洞風景區
石匣景區興隆寺 寶珠山風景區
東八井九鼎山 城子崖遺址博物館
蓮華山勝水禪寺風景區

特產

明水白蓮藕 西山櫻桃
鮑家芹菜 刁鎮周拉扒雞
曹范薄殼核桃 龍山水豆腐
章丘大蔥 友誼葫蘆
黃家烤肉 明水香米

特色文化

章丘梆子 章丘鐵匠
章丘芯子 龍山黑陶
章丘扁鼓 章丘旱船
章丘龍舞 五音戲
黃家烤肉 東平陵城的傳說
錦屏山神話 李開先的傳說故事
襲勖的傳說故事 章丘地方風物傳說
章丘地名傳說 女郎山廟會
章丘大蔥的栽培工藝 百脈泉傳統釀酒技藝
山東省宏濟堂精湛的阿膠製作技藝

歷史名人

杜伏威

杜伏威(598~624),今相公莊鎮河灘村人,隋末農民起義首領。少年時豪爽放蕩,不事生產,與臨濟牧羊人輔公祏結為生死之交,輔公祏多次偷姑家的牧羊接濟他。隋朝大業九年(613),在王薄起義影響下,與輔公祏上長白山參加左君行部起義軍。後來該軍被隋將張須陀、來護兒大軍圍剿。杜伏威率部突圍,轉戰淮南,自稱將軍。他足智多謀,勇敢善戰,出則居前,入則殿後。先後擊敗隋將宋顥,合併苗海潮、趙破陣等部起義軍。

鄒衍

鄒衍鄒衍

鄒衍(約前305~前240),“鄒”一作“騶”,齊國人,戰國末期哲學家,諸子百家中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以“五行相次用事,隨方面為服”。即一方面以“五行相勝”為序;另一方面以“五行相生”為序。創 “五德始終”論。把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五行論”附會到社會歷史變遷和王朝興替上,藉以論述世運之轉移,盛稱“?祥制度”。開“月令”“十二紀”之門,成為兩漢讖緯學說的理論根據之一。在研究方法上“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提出“大九州”說。由於他善於雄辯,出口“閎大不經”,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鄒衍雖然在“百家”中自成一家,但他的“五行始終”之說卻源於儒家孔丘、孟軻的“五行說”,後被儒家改頭換面為其托古改制服務。

鄒衍死後葬於章丘市相公莊鎮郝莊村西北角長白山麓。章丘古城(今繡惠鎮)東關南村街北口曾建有鄒衍祠,明萬曆年間知縣董復亨撰有碑記,今已不存。

房玄齡

房玄齡(579~648),名喬,字玄齡,今相公莊鎮房莊人。唐初名相。房玄齡自幼機警聰明,貫通典籍,善於寫作,書法擅長草隸。18歲舉進士,隋末授羽騎尉,在秘書省校對書籍。隋開皇(581~600)年間,天下統一,房玄齡暗告其父,皇上無功無德,雖居帝位不會長久。

劉敏中

劉敏中(1243~1318),字端甫,號中庵,今繡惠鎮西皋村人,元朝初期大臣,著名散曲作家。

《元史》和《章丘縣誌》均記載他幼年時卓異不凡。13歲時,其父劉景石教他讀書做官的道理,他卻說:“古代的聖賢學識淵博,並不為知名於世;建立豐功偉績,但從不自我炫耀,這正是為追逐高官厚祿而讀書的後人所不能比的呀!”他與同窗談志向時說:“自幼至老,相見而無愧色,乃吾志也。”劉敏中一生為官清廉,憂國恤民,巡行途中遇到地方受災,必拿出國庫的糧食救濟災民。他曾先後18次在蒙古人統治下的元朝政權中任京師和地方官員,官而不貪。元史本傳中說他:平生身不懷幣,口不言錢,義不苟進……

劉敏中死於元仁宗延五年(1318),終年76歲。元朝政府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贈光祿大夫、柱國,追封齊國公,謚“文簡”。其墓在今章丘市繡惠鎮西皋村,保存完好。

李開先

李開先(1502~1568),字伯華,號中麓,章丘市綠原村(今埠村街道鵝莊)人。明代傑出的戲曲家、文學家。

李開先自幼聰明超群,酷愛音樂戲曲。他為人正直,不畏權勢,富有正義感。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僅19歲的李開先就因徭役繁重,進章丘縣衙與市令孫東谷說理,要求減輕農民負擔,受到百姓的愛戴和佩服。明嘉靖七年(1528),李開先參加山東鄉試,以毛詩中全省第二名舉人,次年中進士,授戶部雲南司主事

自明嘉靖十年(1532)至明嘉靖二十年(1541),李開先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勛司員外郎,文選司郎中,最高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當時,朝廷政治腐敗,嘉靖帝不理朝政卻崇奉道教,在宮中大興土木營造宮殿。李開先同至友王慎中、趙時春一同上書彈劾夏言內閣,結果失敗,被削職為民。明嘉靖二十年(1541),他被罷官還鄉,當時年僅39歲。

明隆慶二年(1568)二月十五日,一代奇才李開先因患脾病醫治無效,逝世於章丘城他的故居中。當時朝廷懷疑李開先有“陰事”,下旨不準安葬,後來並未發現有什麼劣跡,才於明萬曆二年(1574)十一月二十日正式下葬於綠原村(今東鵝莊)南的李氏祖塋,其墓至今尚存。

李清照

李清照李清照

李清照(1084~約1156),號易安居士,現明水街道辦事處人。南宋女詞人,被譽為“詞國皇后”、“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北宋文章名流,其母王氏為狀元王拱辰的孫女,極具文學才華,其夫太學生趙明誠,宰相趙挺之次子。

李清照幼年生活於故鄉明水,少年時代隨父生活於汴京,並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李清照與當朝宰相趙挺之次子趙明誠於汴京成婚。兩年後,明誠出仕為官。夫婦二人除愛好詩詞外,亦致力於蒐集和賞玩書畫金石,生活雖然儉樸,但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夫婦相濡以沫共研學問。趙明誠在李清照的幫助下著成《金石錄》30卷,成為繼歐陽修《集古錄》之後,規模更大、更有價值的研究金石之學的專著。這期間,李清照寫下了大量描寫閨情閒適生活的詞作,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等。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黨籍,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三月,趙挺之被罷右僕射5日後卒,李清照隨趙氏一家回青州屏居。

孟洛川

孟洛川(1851~1939),名繼笙,字雒川,亞聖第六十九代孫,今刁鎮舊軍村人,近代著名民族商業資本家。孟洛川少年喪父,出身於縉紳望族的母親高氏立志教子成龍,曾聘請章丘名儒李青函先生為師。但孟洛川性格頑皮,不喜讀書,常以數磚計瓦為遊戲。往往當管家、經理、賬房先生對某一問題陷入困境時,孟洛川便胸有成竹地提出精闢見解,令眾人折服。18歲那年,孟傳?見他頗有心計,便令其掌管家業。從此,他便以少東家的身份常駐濟南,有時也去北京、天津等地巡視,儼然成了瑞蚨祥、慶祥、瑞生祥的資東兼經理。因為他善於鑽研經營生財之道,很快成了商界巨子。

1924年以後,孟洛川直接掌管的各地瑞蚨祥商號,相繼增設金櫃,生意更加興隆。當時報界皆稱孟雒川為“金融巨頭”,並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山西康百萬,山東袁子蘭,兩個財神爺,抵不上孟雒川。”

1939年農曆7月24日,孟洛川在天津去世。當代青年作家畢四海以孟洛川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風流少東》,後被改編成50集電視連續劇《東方商人》。

王莽

1992年8月撤銷原章丘縣編制改為縣級市,即章章丘
王莽(前45~23),字巨君,祖籍龍山鎮(今龍山街道辦事處)平陵城古址,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公元8年,建立新朝。在位期間實行 “改制”,命令全國民間的土地更名為 “王田”,奴婢改稱 “私屬”,皆不得買賣;一家不滿8男而占地超過1井(900畝)者,須分田與京族鄰里,無田的按一夫一妻受田100畝的規定分配。為增加國家稅收,壟斷工商,公元10年又推行 “五均六管”。曾屢改幣制,造成經濟上極大混亂。還更改官制,恢復五等爵,濫加封賞。對外不斷挑起戰爭,對內賦役繁重,刑政苛暴,造成階級矛盾尖銳。天鳳四年(17),暴發了全國性農民大起義。更始元年(23)為商人杜吳殺死,新朝滅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