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窺私時代](/img/a/d1b/nBnauM3XwEDNwMzN3EDN2QDMxMTM4YTM4kDMwADMwAzMxAzLx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窺視隱私
1、反貓眼窺視器有的打著“警察裝備”的旗號,有的則反覆強調其窺視功能,誘人購買。以前老百姓尚能“躲進小樓成一統”,現在看來“宅”在自己家裡也不見得安全了。2、有些公開經營的警用裝備商店亦“品種齊全”,不用出示任何證件,就能隨便買到警服、警帽、警察證等,有的甚至還能提供警械,手銬、警用匕首、腳鐐、網槍、警棍、警繩、警用催淚噴射器、約束帶、警用強光手電等應有盡有,都是“給錢就賣”。這些東西流入社會後都做什麼用了?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網路窺私
![窺私時代](/img/7/bee/nBnauM3XxEDM3cTN2IDN2QDMxMTM4YTM4kDMwADMwAzMxAzLyQ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谷歌、Twitter以及國內的主要SNS網站都有類似的功能,其目的是讓社交圈內的朋友們互相分享他們正關注什麼事情。透過這些分享記錄,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的行為記錄容易就能被追蹤。在社交網站中的註冊ID、用戶真實姓名、好友姓名列表等也很容易被SNS網站販賣給第三方的廣告公司。常被指責保護用戶隱私不力的Facebook,就曾經被曝光其數款套用軟體向廣告商和網際網路追蹤公司“提供用戶姓名,有時還提供用戶好友姓名”。
3、很多SNS網站還在有意或者無意中要求用戶輸入MSN、QQ等IM工具的賬號及密碼,然後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透過技術手段登錄用戶的IM工具,向用戶的好友傳送邀請註冊該SNS網站的郵件。此舉被視為SNS網站發展新用戶的有力手段,但可以想像的是,用戶的賬戶安全性沒有任何保障。
現象剖析
![窺私時代](/img/9/ee2/nBnauM3XxgDO4ADM0MDN2QDMxMTM4YTM4kDMwADMwAzMxAzLzQ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法律專家表示竊以為有點“似是而非”。“反貓眼”當屬警用裝備,應有嚴格的經營和管理使用規定。而目前網上公然叫賣的商家或個人,恐怕很多都不是“合法銷售”。
3、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買家,有多少是公安機關,如果不是出於偷窺的目的,某些人買這幹啥,因此法律專家不必咬文嚼字兜圈子,大可直言不諱:警用裝備管理失控,老百姓的隱私權面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