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沙參

空沙參

空沙參,即薺即薺菜。屬於薺屬,一種常見雜草、野菜,亦入藥。寒利肺、甘解毒.分布幾遍全國;全世界溫帶地區廣布。野生,偶有栽培。

基本信息

空沙參

《本草從新》
即薺薺菜。一種常見雜草、野菜,亦入藥。 寒利肺、甘解毒.
甘淡微寒.解百藥毒.利肺氣.和中明目.主咳嗽消渴強中.(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謂之強中.)瘡毒疔腫.(李時珍本草綱目曰∶薺 寒而利肺、甘而解毒、乃良品也、而世不知用、惜哉.人參黨參、土人參、洋參、薺 、沙參、桔梗相似、不可不辨、沙參體虛無心而味淡、薺 體虛無心而味甘、桔梗體堅有心而味苦、黨參體實有心而味甘、土人參體實有心而味甘淡、人參體實有心而味甘、微帶苦、自有餘味、洋參雖似糙參、但氣不香爾.)
甜桔梗.(乃桔梗之一類二種.)

詳釋

種中文名:薺
種拉丁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inn.) Medic.
種別名 :薺菜
科中文名:十字花科
科拉丁名:Brassicaceae
屬中文名:薺屬
屬拉丁名:Capsella
分布:分布幾遍全國;全世界溫帶地區廣布。野生,偶有栽培。
命名來源:(名醫別錄)[medic. Pflanzengat 1:: . 85.. 1792]
中國植物志:33:085
英文植物志:8:43

生長環境

最低海拔:800
最高海拔:1800
生 境:山坡、路旁、地邊或溝邊
藥用部位:帶根全草(薺菜);花序(薺菜花);種子(薺菜子
藥用功能:帶根全草能和脾,明目,鎮靜;種子能祛 風,明目
藥用主治:花序治痢疾
十字花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廣國各地。主要為害小麥水稻油菜棉花蔬菜等農作物。
形態特徵 莖直立,株高20一50cm,有分枝,全株具毛。葉分根生葉和莖生葉兩種。前生,具柄,葉片有羽狀深裂,有的具淺裂或不裂;莖生葉披針形,基部包莖,邊緣生缺刻。總狀花序頂生,花小有柄,尊片4個,長橢圓形,花瓣4片白色,倒卵形排列成十字。短角果為倒三角形,扁平,含種子多粒。以種子繁殖。
生態特點 生於農田或路旁。

《本草綱目》記載

《本草綱目·草部》十二卷
薺根莖都似人參,而葉小異,根味甜絕,能防毒。以其與毒藥共處,毒皆自然歇,不正入方家用也。又曰∶魏文帝言薺亂人參,即此也。
薺葉甚似桔梗,但葉下光明滑澤無毛為異,又不如人參相對耳。
恭曰∶人參苗似五加而闊短,莖圓有三、四椏,椏頭有五葉,陶引薺亂人參,誤矣。
且薺、桔梗又有葉差互者,亦有葉三、四對者,皆一莖直上,葉既相亂,惟以根有心為別爾。
頌曰∶今川蜀、江浙皆有之。春生苗莖,都似人參,而葉小異,根似桔梗,但無心為異。
潤州、陝州尤多,人家收以為果,或作脯啖,味甚甘美,兼可寄遠。二月、八月采根,曝乾。
承曰∶今人多以蒸過壓扁亂人參,但味淡爾。
宗曰∶陶以根言,故云薺亂人參;蘇以苗言,故以陶為誤也。
機曰∶薺苗莖與桔梗相似,其根與人參相亂。今言苗莖都似人參,近於誤也。當以人參、薺、桔梗三注參看自明矣。
時珍曰∶薺苗似桔梗,根似沙參,故奸商往往以沙參、薺通亂人參。蘇頌《圖經》所謂杏參,周定王救荒本草》所謂杏葉沙參,皆此薺也。《圖經》雲∶杏參生淄州田野,根如小菜根。土人五月采苗葉,治咳嗽上氣。《救荒本草》雲∶杏葉沙參,一名白面根。苗高一、二尺,莖色青白。葉似杏葉而小,微尖而背白,邊有叉牙。杪間開五瓣白碗子花。根形如野胡蘿蔔,頗肥,皮色灰黝,中間白色,味甜微寒。亦有開碧花者。嫩苗炸熟水淘,油鹽拌食。根換水煮,亦可食。人以蜜煎充果。又陶弘景注桔梗,言其葉名隱忍,可煮食之,治蠱毒。謹按《爾雅》雲∶蒡,隱忍也。郭璞注云∶似蘇,有毛。江東人藏以為菹,亦可瀹食。葛洪《肘後方》雲∶隱忍草,苗似桔梗,人皆食之。搗汁飲,治蠱毒。據此則隱忍非桔梗,乃薺苗也。薺苗甘,可食;桔梗苗苦,不可食,尤為可證。《神農本經》無薺,只有桔梗一名薺,至《別錄》始出薺。蓋薺、桔梗乃一類,有甜、苦二種,則其苗亦可呼為隱忍也。
根【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解百藥毒(《別錄》)。
殺蠱毒,治蛇蟲咬,熱狂溫疾,毒箭(大明)。利肺氣,和中明目止痛,蒸切作羹粥食,或作齏菹食(昝殷)。食之,壓丹石發動(孟詵)。主咳嗽消渴強中,瘡毒疔腫,辟沙虱短狐毒(時珍)。
【發明】時珍曰∶薺寒而利肺,甘而解毒,乃良品也,而世不知用,惜哉。按葛洪《肘後方》雲∶一藥而兼解眾毒者,惟薺汁濃飲二升,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藥在諸藥中,毒皆自解也。
又張《朝野僉載》雲∶各醫言虎中藥箭,食清泥而解;野豬中藥箭,薺而食。物猶知解毒,何況人乎?又孫思邈《千金方》,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盛,不交精出,消渴之後,發為癰疽,有薺丸、豬腎薺湯方,此皆本草所未及者。然亦取其解熱解毒之功爾,無他義。
【附方】舊四,新三。強中消渴∶豬腎薺湯∶治強中之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後,即發癰疽。皆由恣意色慾,或餌金石所致,宜此以制腎中熱也。用豬腎一具,薺、石膏各三兩,人參、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黃芩、栝蔞根、甘草各二兩,黑大豆一升,水一斗半,先煮豬腎、大豆,取汁一斗,去滓下藥,再煮三升,分三服。後人名為石子薺湯。又薺丸∶用薺、大豆、茯神、磁石、栝蔞根、熟地黃、地骨皮、玄參、石斛、鹿茸各一兩,人參、沉香各半兩。為末,以豬肚治淨煮爛,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並《千金方》)
疔瘡腫毒∶生薺根搗汁,服一合,以滓敷之,不過三度。(《千金翼》)
面上∶薺、肉桂各一兩。為末。每用方寸匕,酢漿服之,日一服。又滅瘢痣。(《聖濟總錄》)
解諸蠱毒∶薺根搗末,飲服方寸匕,立瘥。(陳延之《短劇方》)
解鉤吻毒∶鉤吻葉與芹葉相似,誤食之殺人。惟以薺八兩,水六升,煮取三升,每服五合,日五服。(仲景《金匱玉函》)
解五石毒∶薺生搗汁,多服之,立瘥。(蘇頌《圖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