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羚牛

秦嶺羚牛

秦嶺羚牛(學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又被稱為“秦嶺金毛扭角羚”,當地人又叫它為“牡羊”或是“羊子”,體形粗大,肩高100-130厘米;尾長15-20厘米;重量250-400公斤。雄性和雌性均具較短的角,角呈扭曲狀,一般長約20厘米。頭如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驢其體型介於牛和羊之間,但在牙齒、角、蹄子等更接近羊,是一種大型牛科食草動物。它的兩個長而粗壯的前肢,兩條短而彎曲的後腿,以及分叉的偶蹄這些特點都使秦嶺羚牛能夠適應高山攀爬生活。 秦嶺羚牛在每年的二月前後產崽,每胎一崽。它們生性警覺,聽覺靈敏。 通常是少則十幾頭,多則四五十頭組成羚牛群一起生活。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秦嶺羚牛 秦嶺羚牛

秦嶺羚牛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頜下和頸下長著鬍鬚狀的長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從頭頂先彎向兩側,然後向後上方扭轉,角尖向內。體形粗大,四肢粗壯,肩高大於臀部,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體重200-300千克,尾較短,吻鼻部高而彎起,似羊。肩高於臀,角粗而彎向兩側。其毛色色澤依老幼而不同。遍體白色或黃白色,老年個體為金黃色,背中不具脊紋。吻鼻部和四肢為黑色。幼體通體為灰棕色。秦嶺亞種是四個亞種中最漂亮的亞種。

棲息環境

秦嶺羚牛是秦嶺山脈的特產動物,其分布沿秦嶺主脊冷杉林以上。它們一般生活在150-3600米的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晨昏採食。由於食物基地內的食物有季節變化,故它們的活動常作季節性的移動。春季它們常下至1500米左右的山谷中採食禾本科、百合科等的青草、竹筍與竹葉,以及一些灌木的嫩枝幼葉;夏季遷移至高處採食含有多種維生物及澱粉的草本為食,然後進入林陰以避烈日;秋季則採食各種植物的籽實;冬季進入亞高山台地或向陽的山地食物基地,主食秦嶺箭竹、冷杉等樹皮及灌木嫩枝,並照曬利用陽光取暖。

生活習性

羚牛集群性強,常十多隻一起活動,多至二、三十隻,甚至多達百隻以上的大群,冬季還會出現數量更多的集群。羚牛行進時的隊伍非常有紀律,健壯的公牛分別走在隊伍的前面和後面,隊伍的中間是母牛和幼牛。群牛不會主動攻擊人,危險性要低很多。但獨牛的性情跟生活在群體中的羚牛則大不一樣。牛群移動時,由強壯個體領頭和壓陣,其他成員在中間一個挨著一個地隨後跟著順小道行走。牛群平時活動時,一般有一隻強壯者屹立高處瞭望放哨,如遇敵害,頭牛會率領牛群沖向前去,勢不可擋,直至脫離險境。平時成年雄獸喜歡過孤獨的生活,故有“獨牛”之稱;也有2-3頭同棲的,稱為“對牛”。

羚牛和山羊一樣,凡是能夠到達它們寬闊嘴邊的植物,幾乎都吃,它的食料至少包括100多種植物,甚至可達300種。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營養,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藥,有止瀉驅蟲的功能,能抵禦疾病,它還喜愛舐食岩鹽、硝鹽或喝鹽水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鹽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點喜群棲。羚牛春季採食禾本科、百合科青草、竹筍與竹葉以及灌叢的一些嫩枝幼葉。夏季遷移至高處採集多種維生素及澱粉的草本植物。秋季採食植物的果實,冬季進入高山台地或向陽的山地,主食箭竹,冷杉等樹皮及灌木嫩枝。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中國秦嶺西段,主產縣有周至縣,一般產縣有太白、寧陝、洋縣、佛坪和柞水等5縣,寧強、鳳縣、略陽、留壩、勉縣、城固、鎮安、戶縣、眉縣、藍田、長安等11個縣亦有分布,總計有17個縣有分布。

繁殖方式

羚牛每年7-8月進入交配季節,這時雄牛的性情變得格外兇猛,為了爭奪雌牛,強壯雄牛間互相展開殊死的角斗,失敗者退居群後,勝利者才得以與雌性交配。羚牛的孕期約9個月,一般在翌年3-5月產仔,每胎一頭。平均壽命為12-15年。仔獸稍大一些後,它們的“媽媽”便把自己的“兒女”放在一個扭角羚幼稚園里,由一頭扭角羚照管,自己外出覓食和進行其它活動。據說,“獨牛”有時會混入家牛群中一起吃食,甚至同雌家牛交配。

種群現狀

分布在秦嶺山中的秦嶺亞種是四個亞種中體形最大的,其通體白色間泛著金黃,長相最為威武,美麗,而且,數量也最為稀少,在世量不足5000頭。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