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體書

唐張懷瓘在《書斷》中還說:”王獻之變右軍行書,號破體字。

破體書

“破體書”就是具有王獻之獨創的“非草非行”書法風格的“行草書”和“一筆書”,亦泛指多體兼容的書法結構之變體。

王獻之(公元344年 - 386年),字子敬, 名官奴。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為王羲之第七子。王獻之自小跟隨父練習書法,後又兼學張芝等人。他的性情也頗具其父之風。王獻之在學習書法上極其勤勉,顯露出超人才華。他胸有大志,才氣勃發,咄咄逼人。他擅長各種書體,不僅以行書草書聞名,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骨力雖然不如其父,但媚趣過之。王獻之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歷史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創新“破體” 的機遇。從他的書法作品不難看出他對家學的傳承,以及及他另闢蹊徑的創新努力。他不僅對王羲之提出“大人宜改體”的建議,而且他對積極投入書法“改制創體”的創作實踐。王獻之成為簡文帝駙馬後,又升任過中書令(相當於宰相),人稱中書令。為與後世書法家王珉區分,亦稱“王大令”或“小令”。

王獻之書藝超群,能在其父的書聖權威的籠罩之下仍能“改體創製”,首創“破體書”。可惜天妒其才,王獻之四十二歲就過早病逝。雖王獻之的政績平平,但其書名卻顯耀赫赫,他最終成為東晉大書法家。但獻之在其父親在世時就真地超越書聖,自成一家,獨樹一幟,並超越其父,令人刮目相看。王獻之贏得了與王羲之並駕齊驅的藝術地位和聲望。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更被尊稱為“小聖”。
在每一幅王獻之的傳世書法神品中,王獻之都沒有墨守成規,均有所突破創新。王獻之的用筆,從”內斂”轉為”外拓”;王獻之變其父之行體而為行草並用。王獻之創造的這種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破體行草是他對中國書法的獨特貢獻。
他將張芝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進一步。王獻之獨自創新的"一筆書"草體為其另一偉大貢獻。王獻之把其父字字獨立,互不牽連之草改變為綿延互連之草。王獻之的破體字常常一筆寫成,興之所至,還可一筆連貫數字。此乃“破體書法”之重要而顯著的一個特點。
草書神品之作 《中秋帖》就是獻之“一筆書”的神品傑作。該帖筆勢連綿不斷,宛如滔滔江河,一瀉千里,表現出一種雄姿英發的豪爽浩氣。王獻之的二十二字行草《中秋帖》,疑為宋米芾摹品,但因該貼神采如新,片羽吉光,行雲流水,暢快淋漓,世所罕見。該帖被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堂帖》,列為傳世國寶“三希”之二。
王獻之綜合諸家之長,終於自成一家,開創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破體書法。王獻之被公認為“破體書”的開山鼻祖。王獻之的破體書澤惠、培育了歷代無數破體行草書家,其中最著名的有懷素顏真卿米芾王鐸等。

對王獻之的人品和書品,歷來評價很高。古代書法評論家們是這樣論述“破體書”的:

張懷瓘在《法書要錄•徐浩論書》中說:“厥後鍾善真書,張(旭)稱草聖,右軍(王羲之)行法,小令(王獻之)破體,皆一時之妙。”
唐張懷瓘在《書斷》中還說:”王獻之變右軍行書,號破體字。”“破體書”亦省作“破體”。

唐 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價他:“行草興合,如孤峰四絕,回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爾其雄武神縱,靈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若大鵬摶風,長鯨噴浪,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察其所由,則意逸乎筆,未見其止,蓋欲奪龍蛇之飛動,掩鍾、張之神氣,惜其陽秋尚富,縱逸不羈,天骨未全,有時而瑣”。
唐 張懷瓘《書議》曾這樣評價工獻之在破體書藝上的成就:“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義處其中間。……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

俞焯曾對王獻之“一筆書”草體作如此評價:“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入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

《書小史》稱王獻之“清峻有美譽,尤善草、隸,兼妙丹青”。

前人對富有王獻之書風特色的(破體)行草讚不絕口:(破體書是)“丹穴凰舞,清泉龍躍;出於神智,精密淵巧”。

唐 戴叔倫《懷素上人草書歌》贊曰:“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

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韓碑》寫道:“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土犀。”

清 錢謙益《華山碑廟歌》寫道:“儛書不顧經若典,破體豈論隸與蝌。”

宋 吳曾在《能改齋漫錄•記文》談及學書的進程順序時,說道:“每曰:學書當先務真楷,端正勻停,而後饒得破體,破體而後饒得顛草。”
因唐太宗揚羲之貶獻之,不購求獻之書作,致使王獻之的傳世行草(破體)書真跡罕見。內府的王獻之書跡“僅有存焉”。《淳化閣帖》中單著錄王獻之書帖七十三件,其中經後人考證是偽作或為他人所書者達二十餘件。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雅好王獻之書法,《宣和書譜》所收的王獻之書跡增至八十餘件。但這些墨跡本絕大多數沒有保存下來,僅存的墨跡本,不逾七件,如象《中秋帖》、《東山帖》、《鵝群帖》等唐摹本作品,畢竟還是給我們保留了一些真跡刻本,給我們學習了解王獻之破體書法留下了寶貴資料。

王獻之破體書唯一傳世真跡為《鴨頭丸帖》行草絹本,現存於上海博物館。此代表傑作只有二行,共十五字,系王獻之文牘便札。王獻之按《鴨頭丸帖》兩層意思,只蘸墨兩次,便寫完此帖。帖中的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謀篇布局,錯落有致,節奏跌宕起伏,氣韻變化自然和諧。

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里對《鴨頭丸帖》推崇備至。他贊道:“(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

羲、獻父子,在書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為顯,獻則以破體行草為能。獻之破體,兼善變通,不拘六書,省並筆劃。非行非草,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處其中。儘管一種書體無法斷定書家孰劣孰優,儘管唐代曾有過揚羲抑獻的時期,但我們得承認:王獻之行草之外,藳行之間,更開一門,改制創新。翰墨相尚,體隨字法。另構新體,別具新法。清新秀美,抑揚頓挫。字勢連綿,草縱致極。他在這些方面,確實已超越其父。王獻之為我國傳統破體行草書法的產生和發展確實做出了偉大貢獻。
但遺憾的是現在此“破體書”的名稱已被“行草書”所完全取代。
欣樂至人 喜樂至人 撰稿

無量破體書法研究院 審稿 lizaichun.shufa.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