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乾苔,海苔也,彼人乾之為脯。蘇恭以此為水苔者不同,水苔不甚鹹。
拼音名:Gān Tái
英文名:Dried moss
藥材基源:為石蓴科植物滸苔、條滸苔、扁滸苔、緣管滸苔等的藻體。
拉丁植物名:Enteromorpha prolifera(Muell.)J.Ag.;Enteromorpha clathrata(Roth)Grev.;Enteromorpha compressa(L.)Grev.;Enteromorpha linza(L.)J.Ag.[Ulva linza L.]
採收和儲藏:冬、春間採取。
原形態
1、滸苔 藻體亮綠色至暗綠色,叢生,主枝明顯,多細長分枝,一般高0.5-1m,甚至可達2m。幼藻細胞排成縱列;長成後逐漸不明顯。細胞表面觀為多角形至近似方形,寬10-12μm,長12-18μm。每個 細胞含單一的葉綠體和1個 澱粉核。2、條滸苔 藻體亮綠色或暗綠色,管狀膜質,高20-40(-80)cm。多分枝,一般二至三回,分枝線形或較寬,在同一藻體上可見單列枝及多列枝,分枝頂端可見排成縱列的單列細胞。細胞表面觀為長方形或方形,長20-33μm;直徑30-50μm,每個細胞內含單一的葉綠體和2-3(-4)個 澱粉核。藻體厚26-70μm。
3、扁滸苔 藻體亮綠色或深綠色,管狀略扁,膜質,高約15-40cm,寬約1-2cm,基部分枝較密,下部狹而細,上部伸展呈扁管狀。細胞圓形至多角形,不排成縱列,直徑10-27μm,有1個澱粉核,色素體不充滿。
4、緣管滸苔 藻體微黃至暗綠色,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不分枝,高約10-30(-90)cm。柄管狀中空,上部扁平,葉狀體為單層細胞,邊緣波狀皺褶,葉緣中空為兩層細胞相連而成,細胞不規則排列,直徑10-20μm,內含杯狀葉綠體和1個澱粉核。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長於風浪平靜的內灣、中潮帶灘涂或石沼中。或在平靜的內灣泥底灘涂上。
資源分布:中國沿海均有分布,浙江、福建沿海生長較多。
性狀
性狀鑑別 (1)滸苔 藻體亮綠色、暗綠色,叢生,管狀或扁壓。主枝明顯,長與直徑變化較大,一般長達1m以上;具多數分枝。氣微腥,味淡、微鹹。
(2)條滸苔 藻體長可達40cm左右;多細長分枝,有的分枝毛狀或較寬。
(3)扁滸苔 藻體扁條狀,主枝與分枝相似,長15-30cm。
(4)緣管滸苔 藻體較寬,呈片狀,披針形,長10-30cm。
化學成份
1、滸苔 藻體含28-異岩藻甾醇,24-亞甲基膽甾醇,膽甾醇, 植醇,順-7-十七碳烯,二十烷,十八碳不飽和脂酸,3,4-苯並芘,三甲基-7-(3-甲基丁基)-十二烷,另外還含有硫酸多糖。2、條滸苔 藻本含十五醛,十七碳三烯醛,8-十七碳烯醛,2,4,7-癸三烯醛。
3、緣管滸苔 藻體含28-異岩藻甾醇,膽甾醇,24-膽甾醇乙酯,岩藻甾醇,24-乙基-5,22-膽甾二烯-3-醇及痕量的24-甲基-5,22-膽甾二烯-3-醇和24-亞甲基膽甾醇。
4、曲滸苔 藻體含蛋氨酸,賴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β-丙氨酸,組氨酸,1,2-二醯基-3-O-(6'磺基-α-D-吡喃異鼠李糖基)甘油,以及赤黴素A3、A7、A9的類似物。
5、腸滸苔 藻體含維生素原A24%,多糖, 蛋白質,脂類,灰分,脂肪酸0.22%,其中主要為棕櫚酸,還含蛋氨酸,賴氨酸,組氨酸,天冬醯胺,酪氨酸等13種游離胺基酸, 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28-異岩藻甾醇,環木鳳梨烯醇,24-亞甲基環木鳳梨烷醇,4-甲基-24-亞乙基-7-膽甾烯醇,4-甲基-24-亞甲基膽甾-7-烯醇,3,4-苯並芘。
6、管滸苔 藻體含蛋白質及游離的β-丙氨酸和組氨酸。
藥理作用
滸苔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的作用。與對組相比,加乾苔粉的飼料餵大鼠後,其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分別下降34.9%,42.7%,31.4%,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 量增高58.3%。篩選海藻抗腫瘤活性實驗發現,乾滸苔具抗艾氏癌活性,抑癌率達51.7%。
功效及服用
【性味】鹹;寒;有小毒
【歸經】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軟堅散結;化痰消積;解毒消腫。主癭瘤;瘰癧;癰腫;瘡癤;食積;蟲積;脘腹脹悶;鼻衄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曬乾炙炭,研末調敷。
【注意】1.孟詵:苔脯食多,發瘡疥,令人痿黃少血色。2.《日用本草》:有咳嗽人不可食。
各家論述
孟詵:治痔,殺蟲。霍亂嘔吐不止,煮汁服。《本草拾遺》:心腹煩悶者,(乾苔)冷水研如泥,飲之。《日用本草》:消茶積。《綱目》:燒末吹鼻止衄血、湯浸搗敷手背腫痛。《隨息居飲食譜》:清膽,消瘰癧、癭瘤,泄脹,化痰,治水土不服。
科學分類
界別:植物界Plantae門:苔蘚植物門Bryophyta
綱:石竹亞綱
藻苔綱Takakiopsida
泥炭蘚綱Sphagnopsida
黑蘚綱Andreaeopsida
黑真蘚綱Andreaeobryopsida
金髮蘚綱Polytrichopsida
蘚綱Bryopsida9
形態特徵
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 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1列細胞所組成,無
中柱,只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苔蘚植物體的 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物
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在植物界的演化進程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類型。10
苔蘚植物的多樣性
中國的苔蘚植物十分豐富。全世界有苔蘚植物23000種,中國有2200種,占全世界的9.1%。中國苔蘚植物的特點是:
(1)特有類群豐富。根據近幾十年調查的結果,僅見於 中國的特有苔蘚屬和主要分布於 亞洲東部(僅少數涉及鄰近地區)的東亞特有苔蘚屬共35個,占中國苔蘚
植物屬數的7.09%。它們共含有48個種、亞種或變種,占中國苔蘚植物種總數的2.2%(表1)。這些特有屬、種在中國西南部橫斷山區、長江流域中游山
區和東南沿海山區存在3個分布中心(表2);
(2)在系統發生上居關鍵位置的類群多,如原始類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屬(Takakia)的兩個種;
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葉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國 西藏地區的察隅、波密及米林縣的高寒山地都有發現;
(3)熱帶、亞熱帶成分占優勢。11
起源演化
關於苔蘚植物的來源問題,尚無一致的意見,有人認為起源於綠藻,其理由為:含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相同的貯藏澱粉;精子均具有2條等長的頂生鞭毛;孢子萌發時所形成的原絲體,與絲藻也很相似;綠藻的卵囊與精子囊的構造可與苔蘚植物的頸卵器和精子器相比擬。另一種觀點是由裸蕨類植物退化而來,裸蕨類出現於志留紀,而苔蘚植物出現於泥盆紀中期,要比裸蕨晚數千萬年。從進化
順序上說,它們很可能起源於同一祖先。但是,上述兩種觀點至今還缺乏足夠的證據,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由於苔蘚植物的配子體占優勢,孢子體依附在配子體
上,但配子體構造簡單,沒有真正的根,沒有輸導組織,喜歡 蔭濕,在有性生殖時,必須藉助於水,因而在陸地上難於進一步適應和發展,這都表明它是由水生到陸
生的過渡類型。12
生長習性
苔蘚不適宜在陰暗處生長,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最主要的是喜歡潮濕環境,特別不耐乾旱及乾燥。養護期間,應給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噴水多次,(依空氣濕度而定)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另外,就是溫度,不可低於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會生長良好。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適生於陰濕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只有數十厘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13
種類
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Hepaticae)、蘚綱(Musci)和 角苔綱(Anthocerotae)。苔綱包含至少330屬,約8000種苔類植物;蘚綱包含近700屬,約15000種蘚類植物;角苔綱有4屬,近100種角苔類植物。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中國的苔蘚植物的3目6科21屬112種。3個目是泥炭蘚目、黑蘚目及真蘚目(Bryales);6個科是紫尊蘚科、天命蘚科、葫蘆蘚科、壺蘚科、長台葬科及四齒蘚科。
泥炭蘚目(Sphagnales),配子體莖常多分枝,側枝叢生,強枝上升,弱枝下垂。莖結構簡單,皮部細胞大形,無色透明。葉由單層細胞構成,包括兩種形態的細胞,小型綠色細胞行光合作用,大型無色細胞壁有螺紋加厚和小孔。僅有泥炭蘚科(Sphagnaceae),泥炭蘚屬(Sphagnum),約300餘種,多分布於北溫帶。中國的主要分布於東北、西北和西南高寒沼澤地區,常見的有泥炭蘚。
黑蘚目(Andreaeales),配子體小型,莖直立,黑色,具緊密排列的葉。僅有黑蘚科(Andreaeaceae),兩個屬,中國僅有黑蘚屬(Andreaea),疣黑蘚分布於陝西、安徽和福建海拔1700m以上的高山裸露向陽的花崗岩面。真蘚目(Bryales),配子體莖直立或匍匐,常有明顯的莖、葉分化。是 苔蘚植物中科、屬、種最多的一個目,遍布全世界。中國常見的有葫蘆蘚,生於田園路旁等潮濕土壤上。
黑蘚科植物為多生於高山寒地岩石上的小型蘚類植物,多呈深褐色或灰黑色。孢蒴成熟時四瓣或八瓣縱裂,是該類群植物的特殊形態特徵。與藻蘚、泥炭蘚等蘚類植物在系統學研究領域方面,均有各自獨特的系統學位置。分布:我國雲南、西藏有分布,多見於海拔3500-4000米以上高山岩面。歐洲、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