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石城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均屬客家人。從秦漢開始,客家先民們陸陸續續攜家帶口,不遠千里來到這偏遠的窮鄉僻壤。開墾荒地築室定居。石城,古屬楚越,巫風極盛,先民們為祈求家口平安、豐登大熟、時常舉燈以消災避難、經年累月,致使石城民間漸漸形成了“事事當中有規矩,樣樣規矩不離燈”的說法。石城老表,世世代代對燈彩均有偏愛,究其原因,卻與其方言土語以及色彩愛好有關。石城地方稱男性為“丁”、石城方言“丁”和“燈”均是同音。故隱喻“燈”為“
人丁興旺”,“丁財兩盛”的吉兆。另外一個原因是,燈彩色彩紅彤亮堂,鮮艷華麗,是興旺發達、欣欣向榮的象徵。石城地域內的客家先民們,為了滿足在各種不同場合,不同內容和不同目的的不同心理需求,賦予石城傳統燈彩豐富內涵,大致可分為:娛樂性燈彩、祝頌性燈彩、祈禱性燈彩和祭祀性燈彩四大類。各種不同形式的燈彩,適用與不同的目的和場合。
石城民間燈彩在石城在塊土地上,經久不衰世代衍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石城的燈彩活動,已經滲透進了石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方面面。可以這樣說,石城人民的生活,已經無法與燈彩活動相分離。石城這塊地方,確實是月月有節,節節有燈。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傳統節日。石城人民用最紅火熱鬧的燈彩藝術形式,來隆重慶賀這盛大的節目。大年三十夜,家家戶戶到祖宗祠堂里迎燈接福守歲團年。大年初一,放鐵銃敲鑼打鼓送燈向祖宗拜年,村村堡堡家家戶戶接燈進福祈求吉祥如意,招財進寶、丁財兩盛。所以,石城境內自正月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五元宵夜,龍燈、茶藍燈、獅燈,蚌殼燈等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燈隊遍布城鎮鄉村,挨家逐戶舞燈祝福,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生活不斷提高,最多的年份燈隊達三百多支。這是石城燈彩活動的黃金季節。
二月花節,是石城民間結婚嫁女的最佳傳統節日,許多人家張燈結彩嫁女還親。
三月清明節,各村各房懸燈扎彩開祠祭祖。
四月禾苗節,青苗茁壯祈求豐年,兒童們成幫結夥,山炕壠段田間地頭,每每可見川流不息的“稈龍燈”(既稻草龍)。
五月端午節,打醮祭祀放“河燈”,超度溺水亡靈。
六月嘗新節,新谷登場喜慶豐收,新來釀酒猜拳行令,家家高掛“五穀燈”,迎接五穀神。
七月中元節,驅鬼避邪施放煙火,打發孤魂野鬼祈求平安,“蛇燈”“板橋燈”串村繞屋越壠過段,宛如流星逐月火龍騰空,氣勢磅礴煞是壯觀。
八月中秋節,家家廳堂高掛“走馬燈”、“嫦蛾奔月燈”。嘗著月餅慶團圓。
九月重陽節,秋高氣爽果飄香,合家老幼登高眺遠,迎門高懸“花果燈”、“壽桃燈”。共祝老人增福增壽享晚年。
十月小陽春,風日回暖蘭菊竟秀,各種花卉燈爭奇斗俏,以遣冬閒。歲末年封蠟梅吐蕾,燈人競技各顯身手,各式彩燈千姿百態,準備迎接燈彩活動的又一個黃金季節。
石城燈彩藝人有段口頭禪:解放以前自發舞燈彩,五十年代上舞台,六十年代上銀幕,七十年代上螢屏,八十年代上北京,九十年代上衛星。五十年代,《倒採茶》、《蚌殼舞》、《賣花線》、《採桑》、《躍進花燈》分別在贛州地區和江西省的文藝匯演中獲獎。六十年代,《公社四季花果香》、《斫竹嘛》等節目在贛州地區獲獎。《三杯酒》在全省文藝匯演獲獎後,又拍入舞台藝術片《群花爭艷》中。七十年代,《喜慶公社豐收年》、《迎春花燈》、《蓮鄉新一代》等節目被搬上電視螢屏。八十年代,《熔煉》、〈迎燈接福〉在地、省音樂舞蹈比賽獲獎後,又在我省“廬山文化博覽會”上作了成功演出。《熔煉》經江西省歌舞團加工後,參加了全國第二屆舞蹈比賽。大型石城民間燈彩《花燈子》,一九八六年在全區匯演中囊括了五個一等獎,又在“廬山文化博覽會”上作了精彩演出,並應中央文化部邀請晉京獻演,受到張庚等著名戲劇家的高度讚揚。九十年代,《打甑蓋》、〈石城花燈〉等節目又在贛州地區獲獎,同時,石城燈彩由中央、省、地電視台拍成多種專題藝術片,在中央以及各級電視台向海內外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