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捷克隕石又名(莫爾道隕石莫爾達維隕石莫達維石)捷克隕石1787年於捷克摩達維河(Moldavite)被發現,所以英文名為Moldavite。(Moldavite由學者FranzXaverZIPPE(1791-1863)提出,意指〝芙塔娃河石〞,為德文。),中文為捷克隕石,香港稱為綠隕石。唐代劉恂著《嶺表錄異》曾有記載“雷公墨”的說法,指的就是捷克隕石或者類似的玻璃隕石。
捷克隕石(Moldavite)的形成約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當時有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到地球表面,由於大爆炸產生了高溫與高壓,而將這顆隕石與周圍的石頭融合成如浪花般的玻璃狀物質,而在1787年在捷克摩達維河Moldavite發現,所以英文就以Moldavite命名,中文為捷克隕石。
捷克隕石為高含量的矽非晶體結構,矽酸鹽玻璃,主要分子為Sio2和Al2O3,含有鐵、鎳等金屬元素,有時含極微量的水,偶爾透過光線可看到其中有細小氣泡。 其組成,同一區域比較一致,不同區域差異很大。引
1.巨大的隕石撞擊到地球表面,由於在大爆炸產生的高溫與高壓下,隕石與周圍的石頭融合成如浪花般的玻璃狀物質。這裡認為隕石是和地球物質結合產生捷克隕石。
2.有人認為捷克隕石是來自地球的物質。如由流星或彗星撞擊地球、閃電、森林大火或煤炭自燃等產生能量融化了泥土、空氣中的灰塵、礦石等形成;火山爆發獲地層擠壓造山運動形成;人工無意中形成,如火爐中的鎔渣或玻璃製品等。
3.大多數人認為捷克隕石是外來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後與大氣層產生摩擦而遇熱融化,然後在地球上遇冷凝結成的玻璃。與第一點不同的是,主流觀點認為,捷克隕石是外來隕石的產物,不是和地球物質結合的產物。
(包括其他隕石) 因為捷克隕石和隕石撞擊有密切關係,其形成時間大致在2萬年到17億年之間。
歷史上隕石撞擊集中的時期主要為:
1.六千五百萬年前:與恐龍絕滅有關。
2.三千四百萬年前:北美玻璃石(Texas,Georgia,andMartha'sVineyard)。
3.一千五百萬年前:Moldavite(捷克BohemiaandMoravia)。
4.一千三百萬年前:非洲象牙海岸玻璃石。
5.七十萬年前:澳洲玻璃石(澳洲、中南半島、菲律賓、泰國、蘇門答臘及其它)。
物化性質
化學式Sio2、Al2O3顏色:綠色(淺綠到墨綠)
晶系:非結晶性
硬度:6-6.5
比重:2.34-2.6
折射率:1.48-1.62
原石形狀:與熔融濺射物的形狀相似,有球狀、啞鈴狀、液滴狀、紐扣狀和不規則的塊體。
韌度:低,易碎
其他:破裂後多具貝殼狀斷口。
稀有度:非常稀有,目前最大的捷克隕石據說兩百克左右。
分布區域
主要產地分布於捷克及鄰近國家,其中以捷克南方省份,約在布拉格南方及維也納西北方的農田地,地表的淺土層約1-5公尺深處,以及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兩地最著名,非常稀有。目前最大的捷克隕石也不過約200克左右。捷克隕石小小一塊就價值不菲,隕石表面的細細的凹下去的紋路,一般是隕石在空氣中流動時候形成的。注意凡是隕石的原礦外表一定是凹凸不平的,除非是經過了人工的打磨拋光。較厚的捷克隕石看起來顏色會呈現深綠色且會帶有些微的黑色味道,而較薄的捷克隕石顏色是較清淡的綠色,但這兩者如果透光看都會呈現深淺度不同的綠色而不帶有黑色味道。實際上捷克隕石就是一種特殊的天然玻璃。解晶語:可消除憂鬱症,可聚財、避邪,是帶來好運的幸福寶石。形成
捷克隕石外觀像綠色,半透明的玻璃,是十分稀少的物質,它的外觀常有很特殊似雕刻的花紋,常被直接拿來鑲嵌成珠寶飾品(未經琢磨加工)。因它是天然玻璃,跟玻璃一樣脆,加工的時候裂的機率很高,所以,加工的成品價格較昂貴。保健功效
1:和一般的水晶玉石一樣,含有對身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對免疫力有幫助,僅此而已。2:捷克隕石屬於活性強的礦石與白晶簇黃鐵礦一樣放在手心時間長會有手心“發熱”微微跳動“的感覺。這些是正常人對這些水晶礦石的反應,並非國內一些不良商人所說的可以和隕石”溝通感應“。溝通等純屬誇大商業宣傳的謠言。有欺詐的嫌疑。水晶的藥用保健可以參考國內上海地質工程師張松林近代在本草綱目的基礎上完善的中國藥物礦產圖鑑。
注意事項
1:國內出現了一些商家聲稱可以知道捷克隕石“名字靈力值信息層”。大談可以藉助捷克隕石石頭出體靈修這些.還請一些水晶玉石愛好者理清頭腦理智對待所謂的”靈性作用“。2:靈性作用可以納入宗教祈福類的服務。
國內這方面的服務機構有”寺廟“道觀”及工商註冊的自然療法單位,可以滿足一些水晶祈福類愛好者的需求。而不是聽信一些商家的蠱惑引導,這些被冠上“靈力值”“能量值”“信息層”的水晶礦石。無非就是牟取暴利而已。請注意國內這些現狀。詳細的靈性祈福類服務請諮詢以上相關單位,謹防一些交易詐欺行為的發生。
鑑別
要辨別捷克隕石的真假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看顏色,真的捷克隕石會因隕石本身的厚薄度而影響視覺的顏色,也就是說較厚的捷克隕石看起來顏色會呈現深綠色,且會帶有些微的黑色味道;而較薄的捷克隕石顏色是較清淡的綠色,但這兩者如果透光看都會呈現深淺度不同的綠色而不帶有黑色味道;而假的捷克隕石就不同了,假捷克隕石雖然同是綠色但較偏向墨綠色即使是透光看也一樣。
二看紋路,凡是隕石的原礦外表一定是凹凸不平的(除非是經過了人工的打磨拋光),一般是隕石在空氣中流動時候形成的,如果沒有細紋則有可能是假貨。
此外,有種泰國隕石與捷克隕石極其類似,泰國隕石因為比較薄,所以邊緣是透綠光,但是整體不透光,這樣的黑隕石較之捷克隕石要便宜許多,所以在買的時候更要仔細鑑別。簡單來說,捷克隕石分為以下幾種紋理:
1、鐵絲紋:細如髮絲一樣,像鐵絲網相互交織一樣的紋理。2、氣引紋理:有拉長的氣引以及大大小小的氣引。3、指捏紋:累死指捏在軟物上留下的痕跡一樣。4、刀削紋:像是刀子刻上去一樣。5、扁平蟲紋:像是像是一對扁平蟲,爬過一樣,留下的痕跡!
此外,有種泰國隕石與捷克隕石極其類似,泰國隕石因為比較薄,所以邊緣是透綠光,但是整體不透光,這樣的黑隕石較之捷克隕石要便宜許多,所以在買的時候更要仔細鑑別。
真正的捷克隕石,其表面的紋理應是自然多變、粗糙細膩和凹凸不平的,形狀大小不一,世上絕無兩顆相同。透光來看是通體透亮的淺黃綠到深翠綠不等,並且能夠看到類似岩洞鐘乳石壁一樣的大大小小的圓狀凸起和熔化流動一樣的細膩流紋,不透光來看則是厚的地方深黑色、薄的地方墨綠色,手感粗糙,具有不規則的坑窪和條溝,局部或大部有小尖刺凸起。還有一種非常稀少的是四周全是尖刺凸起,俗稱的刺蝟。假的捷克隕石紋理極其粗糙、單一、呆滯、不流暢,摸著平平滑滑,柔柔順順。形狀比較呆板,平平板板,不彎不翹顏色油亮、呆板,透著賊光,紋理呆滯。在透光和不透光的情況下,顏色上沒多少區別。
真假鑑定
一、重量捷克隕石個體通常都是小克數的,大多5克一下,95%的存量都集中在20克以下,10克以下的這個範圍數量最多。相比其它動輒數以百噸計的黑色玻璃隕石實在是少的可憐!即使是和鑽石、紅藍綠寶、珠珍、翡翠的產量相比,也是非常的稀少與珍貴!1987年時,捷克當地的隕石專家波茲卡(Bouska)估計出土的捷克隕石約有200,000顆,總重則在2000公斤上下。而平均重量3g!
二、價格
說到價格,就得說到其稀有性。捷克隕石的數量與重量相比其它隕石少的可憐,即使是和鑽石、紅藍綠寶、珍珠、翡翠的產量相比,也是非常的稀少與珍貴!國內一直認為其實半寶石,真正懂得其功效的人會把它當做無價之寶!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很多人因為和捷克隕石有良好感應,非常喜愛它,而暱稱它為『E.T.寶石』(E.T.Gems),現代珠寶店把它歸在『貴重寶石』的範圍內------不是我說的,是摘自《來自天使的訊息-捷克隕石》(當然珠寶店也不是國內的)!其珍稀性,決定其價格不會低,尤其是大顆的!通常價格都非常的高,無法做參考!對於過濾假品來說,我只能說,大顆而又很便宜的,不要去買!
以下是國際購物網站裡捷克隕石經過我匯總分段做了價格,僅供參考!其中不包括昂貴的刺蝟!另:即使是同等重量的捷隕,由於產地,產量,顏色,形狀等價格會相差很多!所以只能僅供參考!
3-5g每克均價:5.7美元左右
5-10g每克均價:6.4美元左右
10-15g每克均價:7.2美元左右
15g以上比較少,而由於產地,產量,顏色,形狀等影響價格因素太多,沒有做統計,以免對愛好者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
三關於鑑定
我們國家的國檢機構完全可以檢測出來任何地球上的地址石英等物質鑑定的結果的是玻隕石而普通的珠寶鑑定機構鑑定的結果都是天然玻璃不具備這個資質我們核子彈都能造的出還能被這個石頭難住嗎?
保養方法
首先,捷克隕石是易碎的,不能摔,砸。否則你就等著哭吧。至於沾水,用洗滌劑,沐浴露,香皂沖洗,是可以的,這沒有任何問題(我洗澡的時候喜歡給捷克隕石也洗洗)。
捷克隕石屬於玻璃質,主要成分是也就是二氧化矽,學過化學的都知道,二氧化矽的剋星是氫氟酸。至於其他化學物品,神馬酸鹼,都無所謂。
捷克隕石算是很穩定的。除了氫氟酸,其餘都不怕。但是最好不要給他酸鹼浴。
捷克隕石是耐高溫的,平均熔點是1300°。
一般情況下,是融化不了的。
但是,切記加溫後驟冷。
隕石的猜想
前提假設
A玻璃隕石(似曜岩)其實是由地球上的物質所形成的:1.由(a)流星或(b)慧星的撞擊而形成。
2.由閃電熔化了(a)泥土,或(b)空氣中的灰塵而形成。
3.自然大火所形成,如森林大火、稻草燃燒、或煤炭的自燃等。
4.火山爆發、造山運動。
5、人力做為:火爐的熔渣、殘渣,或玻璃製品等。
B.玻璃隕石(似曜岩)是由外星來的,來源可能為:
1.月球,可能為(a)月球上面的火山,或(b)其它流星撞擊月球表面所激起的碎片。
2.來自慧星。
3.來自另外一個崩裂的星球,恰巧它有些玻璃質的外殼。
4.來自流星,而此流星是由矽、鋁、錳等所構成的。
5.鐵石隕石在大氣層中熔化、又再融合而成的。
捷克隕石的年紀有1480萬年古老,彼時人類尚不知道在哪裡?所以,所有的人為做為因素,都可消除。捷克隕石的熔點高達1100℃~1600℃,平均要在1300℃左右,這也不是偶發的森林大火、稻草燃燒所能輕易達到的溫度。煤炭坑內的悶燒是有可能達到此溫度,但還欠缺其它原料、元素的配合。還有,捷克隕石的發現處都未有煤炭礦坑的記錄與報導。所以,這個可能性也取消了。
捷克隕石的化學結構與地球物質迥然不同,而且含水量極低,所以也不可能是火山爆發出來的熔岩。
還有,所有的玻璃隕石(似曜岩)都有一種非常合乎氣體力學的飛行形狀,顯示它們原本是一種熔化狀態的膠質物,並在大氣中飛行了一段時間,才凝固成型。這當然需要一些非常高的溫度與力量才行。所以,閃電雷擊和流星撞擊所形成的原因就大增了。
閃電雷擊的原因,似乎提供了對玻璃隕石(似曜岩)有合乎氣體力學的飛行形狀、分布區均的大小、玻璃隕石容易被成堆發現等,做了一個很有力的說明解釋。
至於對來自外層空間、外星的說法,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的意見。
以捷克隕石為例,如果真是來自外層空間,為何其散布的區域會是如此的集中呢?有什麼方法能使許許多多、千千萬萬個碎片都集中在如此這般小的一個區域?這也是科學家想不透的地方。
就在本書接近完稿之際,筆者接到一份報告,是捷克隕石接受加馬能譜分析的計測報告,用以檢測其天然放射線的活度。與地表的岩石、土壤相較之下,是高出許多,但無害啦。這或許是證明它來自太空的一項積極證據喔,因為在地球表面的物質均有大氣層的保護著,所以所接受到的宇宙射線不若捷克隕石那么多。
隕石撞擊理論
這是由捷克當地的隕石專家波茲卡博士(Dr.Bouska)所提出來的。他認為捷克隕石的形成呢,主要是有一顆巨大的隕石,或是慧星,撞擊到德國南部一個現在很有名氣的,叫「萊斯隕石坑」(RiesCrater)的地方。隕石在瞬時間的高溫、高壓,熔化了地表上的地層,並有可能與隕石化合,轉變成了當今的捷克隕石;再由這么強力的撞擊力,將這些捷克隕石「噴濺」、「灑射」到目前的發現地。波茲卡博士認為捷克隕石的化學成份與萊斯隕石坑的表層沈積物化學成份很接近,而有這個聯想。此外,估量萊斯隕石坑的撞擊時間與捷克隕石的年紀相接近,
也就是1480萬年以前。波茲卡博士認為這些都是支持他隕石撞擊理論的重要積極證據。然而,孔達和紹爾說,以捷克隕石這么小的體積與質量,要靠撞擊的力量使它們從萊斯隕石坑飛越四、五百公里的直線距離,再降落在波希米亞、摩拉維亞目前的發現地上,幾乎是不太可能。平均重量才3公克不到的隕石,要飛越四、五百公里,那猶如拿著一根羽毛要將之丟擲一百公尺遠。它們是無法通過這綿密的大氣層的。
不過,也有這個撞擊理論的支持者提出一種新的解釋。他們認為當隕石在撞擊地球的那一個霎那之間,也就是在爆炸之後的瞬間會造成真空,可能是爆炸範圍的真空,或爆炸噴往方向的一個「真空隧道」,捷克隕石就是在這種真空狀態中穿越那么長的距離,來到目前的發現地。
這種說法也頗有道理,只是也從來沒有被實驗過。因此呢,這個理論尚有待證實。
再來,在某些捷克隕石當中有發現「二度熔化」的情形。這個現象可能說明一項事實,捷克隕石在其本來的地方就是一種熔化過的物質,那么在降落撞擊地球一次時,又再度熔化一次。很明顯地,隕石撞擊地球一次的理論,尚不足以解釋「二度熔化」的事實。
另一位隕石專家羅斯特(Rost)也提出質疑此撞擊理論的可靠性。他專程研究了萊斯隕石坑旁的一些天然玻璃碎片,這些碎片已被證實的確是由隕石撞擊所造成的。他發覺這些隕石坑旁的石塊、玻璃碎片,其化學成份與捷克隕石的有「重大的不同」,顯示兩者並無關連。另外,假設捷克隕石真的是由萊斯隕石坑所造成的話,那么又是誰、又是什麼力量可以將捷克隕石與坑旁的玻璃分開呢?而且分的這么清楚?若是有這么一個人的話,他也一定是很偏心,在德國境內撞了一個大坑,卻只留下一百多顆的隕石,成千上萬的隕石都送往了捷克。這豈不是也很好玩嗎?
來自月球
最早,是由一位約翰·歐吉夫(JohnO'keefe)的先生提出此一理論。他認為捷克隕石(似曜岩)此類的東西應原先產在月球上的,經由火山爆發後,再噴灑到地球上來。他認為玻璃隕石(似曜岩)有許多特徵和地球上火山所噴發出來的天然玻璃很像,因而會提出這樣的一個看法。同時,他提到捷克玻璃隕石和其它種類的玻璃隕石(似曜岩)的「超低含水量」,以及內包氣泡幾近真空的二項證據,都可以證明它們應是來自月球,而非地球。這些理論聽起來都蠻合乎情理的。但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質問到,有沒有什麼到目前可以被理解的運動方式,可以解釋到捷克玻璃隕石可以一路從月球飛到地球,然後又只分布在這么狹小的幾塊土地上面呢?
有人提到NASA(美國太空科學研究總署)里的一些研究報告,他們似乎也傾向於相信玻璃隕石(似曜岩)是來自月球的這種說法。
迪恩博士(Dr.DeanChapman)把澳洲玻璃隕石、東南亞玻璃隕石與70萬年前曾經撞擊月球而形成「太宙隕石坑」(TychoCrater)的一顆五公里直徑大小的隕石連想在一起。他認為這顆五公里直徑的鎳鐵隕石撞擊月球表面後,其高溫與高壓會熔化了一部分月球上的石塊,並形成了玻璃隕石(似曜岩);這強烈的撞擊與爆炸力量使得它們飛離了僅有地球1/6的月球引力,直奔地球而來。
這位迪恩博士人很鮮,也很有意思,他甚至運用推理和想像力描述了當時的情景。他認為,當時會有數十億片的玻璃隕石(似曜岩)碎片沖向天空,飛翔於太空之中,映著太陽光的照射,閃閃發亮,那一太空奇景,一定非常壯觀!這種景像的奇觀,可能會持續個幾天之久;伴隨著,當這些玻璃隕石(似曜岩)進入大氣層之後,會發出隆隆如雷一般的響聲。他認為70萬年前,那些濃眉的爪哇原人應該有幸目睹此種奇景,他們就住在附近嘛,時間也相接近。同時,在發現爪哇原人遺骸的地方,也有玻璃隕石(似曜岩)的發現,他們一定是「現場目擊證人」!
在東南亞發現的玻璃隕石(似曜岩)結構中,常常可以找到一些鎳鐵隕石的成份在,此點證據也支持了迪恩博士的推論,是由造成月球上「太宙隕石坑」的那塊大隕石,再造成的玻璃隕石(似曜岩)。同時,這份報告再度說明,在太宙隕石坑附近的石塊化學成份,經分析比對後與玻璃隕石的也非常類似。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些支持證據。
然而,不管此等理論是如何的完美,可以用來解釋澳洲及東南亞的玻璃隕石(似曜岩),卻還不能解釋到為什麼綠色的捷克隕石,其散布的範圍卻是如此的狹窄、局限?這點疑問,使得這個理論亦懸在半空當中,尚無定論。
矽蒸氣的濃縮物
有兩位獨立的作家,也根據了現有的證據,再加上一點點推理,一點點想像力,大膽地假設到捷克隕石應是矽蒸氣的濃縮物。他們也同意當時是有外星、隕石的撞擊,而且尺寸不會太小,撞擊後霎那間的極高溫會使地球表面上的矽砂熔化為蒸氣。這些矽蒸氣可能會捕捉到其它也化為氣態、液態的物質,而形成一種特殊的混合氣、或混合液,在空氣中再冷卻下來後,就是捷克玻璃隕石了。
這個理論或許可以解釋到捷克隕石的化學成份為何與萊斯隕石坑附近石塊不一樣的原因,但是卻未說明這些隕石是如何運動到它們目前的發現地。
另外,這個假設並沒有任何實驗基礎可以來支持它。要使矽砂「氣化」,似乎需要再引動一次「核爆」,才能重造當時的環境,以利觀察。而這個情形,似乎是不太可行,是不?
地磁的逆轉
這個理論是1967年由比利(BillyP.Glass)及布魯斯(BruceC.Heezen)在美國科學雜誌上提出來的。1908年時,在蘇聯西伯利亞通古斯卡山谷(TunguskaValley)的森林上空出現了一團火球,並爆炸開來了。但現場並沒有留下任何隕石坑的痕跡。他們猜測這可能是一個石隕石的降落,快到大氣層的底部時就已經受不了了,所以在半空中就爆開了。而當時有許多玻璃質的散裂物從空中落下,這個東西又和玻璃隕石的特徵很像。這個例子說明,不一定要有隕石坑的發現證明,才能說明玻璃隕石(似曜岩)是天上掉下來的。
比利和布魯斯把東南亞及澳洲的黑色玻璃隕石(似曜岩)歸於此種來源,同時和70萬年前地球的地磁倒轉也有關係。
隕石鑑定
隕石鑑定是一項綜合性的分析、研究、判別過程,由於隕石來源宇宙空間,各種星際物質的組成變化很大,有許多我們還不承認識,有的需在實驗過程中總結、發現。隕石鑑定應注意下列四方面:
1、礦物組合分析
隕石中的礦物分由隕石中特有礦物及與地球共有礦物兩部分組成,還有一種是隕石中不可出現(現階段成果無記載)的地球礦物,如在水中沉澱結晶的碳酸鹽礦物(方解石、白雲石、菱鐵礦)、鹽類礦物鹽、光鹵石、鉀鹽、熱液條件下形成的某些熱液礦物(高嶺石、葉蠟石、地開石)、氫氧化物(硬鋁石、三水鋁石)。
樣品中若測出存在隕石特有礦物則定名為隕石。
隕石中有的礦物組合與地球岩石某些組合相同之處,如鎂鐵質岩?超鎂鐵質岩石、玄武質岩石,礦物成分上同屬於橄欖石、輝石、斜長石組合,但有的屬隕石,有的不屬隕石(其它條件制約)。
隕石墜落地球後處於風化作用條件下,礦物還會產生次生變化及水化,形成褐鐵礦、綠泥石、蛇紋石。
某樣品中含有大量金屬鐵,其中存在一定量的黃長石,或鎂橄欖石,或矽鈣石這類組合,屬於58年大煉鋼鐵時土高爐的鐵渣,易同石鐵隕石混淆。
2、化學成分分析
隕石化學成分主要為鎂鐵質,有部分鎳存在,尤其是鐵隕石、石鐵隕石中鎳含量高,石隕石中含鎳低,鉀鈉含量甚微。
SiO2含量高,因為多屬於矽酸鹽礦物,在玻璃隕石中SiO2含量高達90%以上。
3、結構構造分析
隕石表層具有特殊的結構構造,如玻璃化、熔融流動、氣泡拉長,由玻璃質組成,內部保留晶粒結構。
球粒結構是石隕石的特徵結構,是隕石在墜落過程中表層重熔,在運動過程中形成球粒,球粒內部由礦物結晶堆集形成。沉積的結構構造隕石中沒有,如層紋、交錯層、層理。
4、地質條件分析
隕石在地球上墜落點的地層、岩石岩性是確定隕石重要依據,在沉積岩廣泛分布的地區,出現鎂鐵質岩團塊,應當引起重視。在岩性差別十分懸殊的地方,如酸性岩漿岩或變質岩出現地區有鎂鐵質岩團塊,應當引起重視。在沙漠地區、黃土高原、鹽湖盆地及風化殼中,出現如鎂鐵質岩?超鎂鐵質岩石、玄武質岩石應當引起重視。在地質構造上分析,不可能出現超基性岩?基性岩的地區,存在岩性反常現象應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