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閣貴妃園

真武閣貴妃園

真武閣貴妃園,位於玉林市容縣,主要景點有真武閣景區、貴妃園景區。

基本信息

簡介

真武閣貴妃園真武閣貴妃園
真武閣貴妃園位於容城東面,被鑒為"天南傑構",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台始建於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到容縣都督府任容管經略使,在容州城東築經略台,用以操練兵士,游觀風光。明朝初年在經略台上建真武廟,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現在的真武閣。全閣為槓桿式純木結構,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全閣不用一件鐵器,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以槓桿結構原理,串聯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約,合理協調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整體。二層樓的四根大內柱,雖承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是全閣結構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它依靠槓桿原理,像天秤一樣維持整座建築的平衡。真武閣結構之奇巧,舉世無雙。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5次地震,3次特大颱風,仍安然無恙。真武閣被譽為"天南傑構",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是唯一一痤沒有進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四大名樓。

歷史價值

真武閣貴妃園真武閣貴妃園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閣下有石台,稱古經略台。樓閣平面矩形,三層,高13.2米,加上石台,總高近20米,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登閣遠望,也可遙瞰東南遠處的都嶠山與繡江景色。真武閣二層以上比底層收小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遠而樓層很低,比一般樓閣的出檐節奏更快,有強烈的韻律感和動勢,使得它不象是一座三層建築,倒更象一座單層建築而有三層重檐。但它又較一般重檐建築更為從容和層次鮮明。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氣魄,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中國建築屋頂美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取勝,而以輕靈素雅見長,灰黑色的鐵黎木不加油飾,屋面為小青瓦鑲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
屹立於容縣城東繡江之濱的真武閣,相傳建於唐代乾元---大曆年間(758年---779年),因詩人元結任容管經略史時所建而得名,台上原有建築早廢,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三層純木結構真武閣,是創建於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的原物,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真武閣輕盈秀美,玲瓏剔透,“隆棟蜚梁,斗窗雲檻”,“摘星辰於尺五”,“縱目以四方”,“為一邑之具瞻”。
古經略台真武閣是文化公園中最珍貴的古建築,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台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時,為了操練兵士和觀賞周圍風光所建,台上原有建築早廢。到明代萬曆元年(1573年),為奉祀真武大帝以鎮火災,在經略台上建起了三層樓閣,即真武閣,至今已有400多年。閣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黃瓦寬檐,全閣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以槓桿結構原理,串聯吻合,互相制約,合理協調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整體,全閣未用一件鐵器。更為奇特的是,二層樓的四根大內柱,雖承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多次地震和暴風的襲擊,仍巋然不動,安然無恙。1962年我國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教授親自到真武閣進行詳細考察後說,在木結構建築中,乃至現代任何金屬建築中,主要依靠這種槓桿作用來維持一座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梁教授發表的有關真武閣的專題論文,引起海內外專家學者廣泛關注,紛紛前來參觀研究,無不為真武閣的奇妙結構和優美壯麗的造型而感嘆。
真武閣踞高台,瞰繡江,下臨古城殘垣,以其豐富的科學、文化、宗教內涵,成為容縣唯我獨有的壟斷性人文資源,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堪稱世界古建築奇蹟,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藝術觀賞價值。

旅遊信息

交通

自駕游
國道324線公路橫穿玉州區、興業縣容縣北流市。以玉林市城區為中心樞紐、南廣高速公路通車及玉林至鐵山港高速公路、玉林到陸川一級公路改造工程等等工程,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的區域性交通網路框架已經形成,縣鄉級公路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美食

玉林毗鄰廣東,口味偏好粵味。名吃有陸川香豬、北流鴉塘魚、博白三黃雞、容縣霞煙雞等。牛腩粉、大肉雲吞、肥婆粉、田螺煲、炒牛料、貴妃宴福綿鴨、陸川涼拌豬腳等。
品嘗美食推薦去處有解放路玉林第二電影院一帶的燒烤;郁州路振林賓館左側的牛腩粉;清寧路鍾雄田螺餐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