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勾漏洞](/img/6/f15/nBnauM3X4cDOwQzMwUjN2YzN1QTMxkDMxkTNzQTNwAzMxAzL1Y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旅遊特色
![勾漏洞](/img/8/778/nBnauM3X0AzMxcjMxUjN2YzN1QTMxkDMxkTNzQTNwAzMxAzL1Y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勾漏洞歷代屢有修繕,明建“絛塵亭”。清改建“碧虛亭”,增建雄偉的“葛仙祠”。民國期間建“桃源亭”、“白沙亭”、道觀、花園、廣場和環山馬路。解放後多次修繕,擴充勾漏洞風景區。60年代起,逐步用水泥鋪設洞內行人道,安裝采燈照明。在桃源洞前建6畝“觀魚池”,廣植桃李,栽花種草60餘畝,建圍牆長達1公里。園內林木蔥翠,鳥語花香。1996年3月重建勾漏洞庭湖門樓,琉璃筒瓦,瓷貼欄桿,雅潔幽美,掩花團錦簇之中。門額隸書“勾漏勝景”四字,是當代女書法家郭沫若夫人於立群之作。
入門是清光緒時建的葛仙詞崇閣巍峨,畫棟雕梁,鏤刻靈花。洞摩崖碑刻如林。在眾多的碑刻中,有唐代名將李靖的《上西嶽書》碑,南宋宰相李綱入洞題詩碑,有我國現代著名版畫家馬達(北流市人)為葛洪作的畫像,有當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寄題廣西勾漏洞》詩摩崖。
《辭海》條目載“溶洞勾曲穿漏,故名,有寶圭洞、玉闕洞、白沙洞、桃源洞等勝跡。”傳說東晉著名道學家葛洪,放棄“散騎常侍”的高官不做,“求為勾漏令”,在寶圭洞修煉成仙。神話傳說,給名山增添一層神奇色彩。
60年代中期起,人民政府撥款逐步將寶圭、玉闕、白沙、桃源洞鑿通,使四洞聯貫,全長約1公里。洞內彩燈輝映,鐘乳石天然成景,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綺麗奇幻,構成洞府的大千世界,使人宛若置身仙境,主要景點達30多個。從寶圭洞入,至桃源洞“勾漏仙蹤”為北流八景之最佳處,郭沫若有“風景急衡臨桂城”的讚美詩句。
歷史典故
![勾漏洞](/img/a/359/nBnauM3XzETN0YjMyUjN2YzN1QTMxkDMxkTNzQTNwAzMxAzL1Y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道書稱全國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的勾漏洞,由寶圭、玉闕、白沙、桃源四洞組成,連通一線,全長1000米,洞內石灰岩,經達億萬年的熔解變化,構成勾、曲、穿、漏的特點,因而石鐘乳形成的天然圖景,千姿百態,琳琅滿目,有的似獅躍虎跳,威武嚇人,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水族海珍,活靈活現,加上流光霞影,使洞壁晶瑩,綺麗幻奇,在彩燈照襯下,紅如瑪瑙,綠似翡翠黃比琥珀白賽明珠,沿著洞中走,時而穿越僅通一人的狹窄走廊,時而進入寬敞明麗的大廳,時而遇到清可鑑的暗河,游魚可數,真似身臨神仙境界。
1965年,我們偉大的革命文豪,當代老作家郭沫若同志,也留下親筆題詠:“魏晉以來負盛名,洞天勾漏自天成,電光射透蛟龍窟,風景爭衡臨桂城。不為丹砂思作令,期除紙虎願從征,苕華聞道敷紅紫,綠滿群山樂藕耕”。
郭沫若夫人、當代女書法家於立群同志給洞題額:“勾漏勝景”,原廣西區人民政府代表副主席羅立斌同志贈題洞門對聯:“勾穿四洞迎新客,漏曲三更待故人”,都為名山增添異彩。
近年來,勾漏洞風景區,在黨委和各級人民政府的關懷下,逐年修理,日趨完善,面貌煥然一新,現成為以游洞為主,洞外有廣場噴泉、高山瀑布、觀魚池、桃花園、遊客中心,露天大佛、勾漏寺、佛堂、葛仙祠、葛仙大酒店、旅遊商店等二十多個集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現代遊樂設施於一體的桂東南旅遊勝地。
交通信息
![勾漏洞](/img/d/10d/nBnauM3XzMjMwUTMzUjN2YzN1QTMxkDMxkTNzQTNwAzMxAzL1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勾漏洞風景區就在國道旁邊,交通便利。在玉林市有玉林——北流、容縣的汽車線巴。在北流也可乘計程車或機車到達,車費只需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