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九直升機

直九直升機

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是由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引進法國專利、研製生產的。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海上救護、空中攝影、海上巡邏、魚群觀測、護林防火等,並可作為艦載機使用。軍事用途包括偵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尋救護、反潛、偵察校炮及通訊。

歷史

1979年,我國原有的“直5”直升機由於性能落後而停產,直升機處於後繼無機的狀況。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軍方和航空工業部門組了一個直升機考察組先後到美國、法國和加拿大考察有關直升機及其發動機的生產現狀、技術水平和銷售情況,並選定美國貝爾公司的貝爾212/412與法國宇航公司的SA365N/N1“海豚”為重點考察對象。經過多方對比,後者具有技術比較先進、契約條件比較合理、價格相對便宜等優勢,經審定後上報國務院批准,引進法宇航公司的“海豚”直升機及透博梅卡公司的發動機的生產線,由法國提供原材料在國內生產,這種直升機定型為“直9”直升機。

“海豚”直升機飛行性能好,結構重量輕,有效載荷大,可靠性高,壽命長。維護方便。複合材料的復蓋面積占全機的80%以上。動力裝置為兩台520千瓦的渦輪軸發動機,體積小,重量輕,轉速高,耗油低,性能好。 引進生產“直9”的目的就是為了吸收消化進而掌握國際80年代直升機製造的先進技術、先進材料。使產品實現國產化,國產化的更深遠的意義在於通過國產化推動我國航空技術,特別是直升機技術的發展。“直9”的成功引進和國產化,不僅解決了我國直升機後繼無機的問題,同時使我國的直升機生產技術達到了80年代的先進水平,從而為“直9”衍生型號和其他新型號的直升機研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立後,需要大量的武裝直升機,於是選定“直9”直升機為發展平台,選定國產“紅箭-8”反坦克飛彈作為機載主要武器採用航空機關炮,及機槍和航空火箭彈為選裝武器,根據陸航作戰特點,提出武裝直升機戰術技術指標和作戰使用要求,經上級批准定名為“直9”武裝直升機,交由國防工業部門研製,從而邁出陸航武器裝備發展建設的第一步。

經過數年的關鍵技術攻關,以及大量的地面試驗、試飛、試射,終於在90年代中期完成了“直9”武裝直升機設計定型並開始批量生產,陸續裝備部隊。一批批國產“直9”武裝直升機騰空而起,成為我國陸軍航空兵一支威武雄壯的藍天雛鷹。同時,“直9”系列軍用直升機也已經成為中國陸軍航空兵主力機種,第一批12架國產材料“直9A”型直升機,擔任了光榮的駐港任務。1999年10月1日,我軍第一代國產武裝直升機威武雄壯地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揚了國威、壯了軍威。

“直9”和“直9A”為輕型(4噸級)直升機,主要執行運輸、救援、通信、觀察等任務。它們是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根據法國SA365N“海豚”技術生產的同型、不同材料來源的兩種直升機,前者是法國提供的原材料、後者為國產化材料。

該機採取單旋翼帶涵道風扇式尾槳的空氣動力布局,旋槳有4片複合材料槳葉、星形柔性槳轂,尾槳有13片扇葉。機身大面積使用複合材料,機艙前部為正、副駕駛員座位,後部有兩排可供8名人員乘坐的拆卸座椅,機體下面為前三點可收放輪式起落架,機體上面裝有兩台渦軸發動機、單台起飛功率可達540千瓦。

直-9C是在通用運輸型直-9A的基礎上研製的反 潛型號。因此,其基本結構與直-9大致相同。其旋 翼系統由 4 片複合材料槳葉和星形柔性旋翼槳轂組 成,其尾槳為涵道風扇尾槳,由一個槳轂和13片模 鍛的輕合金槳葉組成。這種尾槳的優點在於尾槳占 用空間小,氣動力效率高,尾槳不易為外物所傷。而 且由於涵道尾槳空氣阻力小,因此其最大飛行速度 比普通直升機要快。另外,直-9的尾梁兩側裝有平 尾,平尾兩端各有一塊垂直端板,以提高飛行方向上 的穩定性。直-9上安裝兩台渦軸-8甲(渦軸-8A,阿 赫耶1C的國產化型號)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 率734軸馬力,起飛功率710軸馬力,在最大飛行重 量時可單發飛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