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鑒公祠

盧鑒公祠

原江西通譜記載:鑒公祠在修水,在義寧州城小南門萬家坊坐北朝南,清同治年間仕崇丙鄉紳董邀儒、攸、寵三公二十一股裔孫同建。文革時毀,今鑒公裔孫修水鴻萬在仕圓退居之時,率眾熱心鑒裔成立“鑒公祠重修理事會”,自己勞心費力奔波幾載,遍及五省十六縣,組織動員鑒公裔孫,齊心協力,前後三載,籌款二百多萬元,建成今日的“盧鑒公祠”。

2011年4月4日,江西省修水縣水源鄉中段盧家召開“盧鑒公祠”竣工慶典大會。來自江西、湖南、湖北、重慶等五省十六縣及唐表四房各房的代表計2200多人齊聚該祠,在歡樂、喜慶、詳和的氣氛中共慶宗祠大典。
原江西通譜截:鑒公祠在修水,在義寧州城小南門萬家坊坐北朝南,清同治年間仕崇丙鄉紳董邀儒、攸、寵三公二十一股裔孫同建。文革時毀,今鑒公裔孫修水鴻萬在仕圓退居之時,率眾熱心鑒裔成立“鑒公祠重修理事會”,自己勞心費力奔波幾載,遍及五省十六縣,組織動員鑒公裔孫,齊心協力,前後三載,籌款二百多萬元,建成今“盧鑒公祠”。
修水盧氏,在江西盧氏史上已創下幾個全省之最。一是修水全縣盧氏達7萬之從,居全省盧氏居住地之首;二是全省《唐表四房》中三房昶公裔最集中的縣;三是鑒公祠是盧氏宗祠中全省規模和檔次最高,建設最新的盧氏宗祠;四是創下全省宗祠慶典人數最多(共有2200多人參加)。
同時,也舉行了“盧鑒公祠”、“分寧盧氏源流研究會”和“盧鑒後裔宗親聯誼會”的揭牌儀式。

盧鑒公祠記

分寧盧氏,始祖鑒公,字正臣,宋仁宗天聖年間自金陵遷修水,生儒、相、攸、寵、湘五子。元中期選中段桐樹堝風形建盧氏家廟,山川變異,滄海桑田,宗祠毀於水患。清嘉慶十九年(1814)於斯再建盧氏宗祠。祠宇縱進三重,橫開五間,雕樑畫棟,斗拱飛檐,祠堂正中,高亭聳立,亭內瑞龍吐珠,栩栩如生。祠前泗水如玉帶連洞庭碧浪,屋後青山似奔龍倚幕阜英姿,其形之華麗勢之壯觀,遠近聞名。文革期間,宗祠匾額、祖宗牌位損毀殆盡,一九七五年被拆除,改建為辦公樓。自此,宗祠消形匿跡,裔孫祭祀無門。
己丑歲,逢建國一甲子,推新政三十年,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族人生報本追宗之念,新正聚而議建宗祠事,眾皆舉手稱頌,推卅七世孫洪萬領籌建,族中長者賢達,發倡議,走鄉間,赴湘鄂,尋宗親,為建祠而呼號,獲各支房回響。族內賢達紛紛解囊相助,集腋成裘。遂選原址重建宗祠,取當年五月十八日動土興工。建祠期間,眾理事盡職盡責,協力同心,募捐款,收丁費,誤工差旅,不取分文。承建者湖北殷祖古建段志堅工程隊,夜以繼日,精心施工,至次歲仲夏竣工。新祠古樸典雅,金碧輝煌,見證我族興旺發達,飽含眾裔報本深情。工畢擇日為鑑祖及儒、相、攸、寵、湘諸公牌位點光安座,宗祠大功告成。
嘗聞:國興行王道,惟蒼生樂業,求世界大同。族興宜和諧,溫良恭儉讓,守法遵禮儀。今鑒裔數十萬眾,事居各方,山水相依,血脈相連,當承忠孝祖德,弘揚仁義家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貧富相濟,賢愚相親,為國之富強,族之昌盛,團結奮進,再創繁榮。
宗祠告竣,余受託撰文記之,爰書其事,勒石為記,以垂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