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木質藤本。小葉革質,卵狀長圓形或卵形,長4-7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狹圓,頂微凹入而具小凸尖,基部圓、闊楔形、截平或心形,邊通常全緣;有時略具少數不規則的淺缺刻。總狀花序長7-9厘米,腋生或生於短枝上。雄花:萼片長2-3毫米,紫色;雄蕊6,離生,長約2.5毫米,紅色或紫紅色,乾後褐色或淡褐色。雌花:直徑約2厘米;萼片長9-12毫米,寬7-10毫米,暗紫色;心皮5-7,紫色。果長圓形,長6-8厘米,直徑3-5厘米,熟時黃褐色;種子卵形,黑褐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三葉木通(原亞種)
落葉木質藤本。莖皮灰褐色,有稀疏的皮孔及小疣點。掌狀複葉互生或在短枝上的簇生;葉柄直,長7-11厘米;小葉3片,紙質或薄革質,卵形至闊卵形,長4-7.5厘米,寬2-6厘米,先端通常鈍或略凹入,具小凸尖,基部截平或圓形,邊緣具波狀齒或淺裂,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側脈每邊5-6條,與網脈同在兩面略凸起;中央小葉柄長2-4厘米,側生小葉柄長6-12毫米。總狀花序自短枝上簇生葉中抽出,下部有1-2朵雌花,以上約有15-30朵雄花,長6-16厘米;總花梗纖細,長約5厘米。雄花:花梗絲狀,長2-5毫米;萼片3,淡紫色,闊橢圓形或橢圓形,長2.5-3毫米;雄蕊6,離生,排列為杯狀,花絲極短,藥室在開花時內彎;退化心皮3,長圓狀錐形。雌花:花梗稍較雄花的粗,長1.5-3厘米;萼片3,紫褐色,近圓形,長約10-12毫米,寬約10毫米,先端圓而略凹入,開花時廣展反折;退化雄蕊6枚或更多,小,長圓形,無花絲;心皮3-9枚,離生,圓柱形,直,長(3)4-6毫米,柱頭頭狀,具乳凸,橙黃色。果長圓形,長6-8厘米,直徑2-4厘米,直或稍彎,成熟時灰白略帶淡紫色;種子極多數,扁卵形,長5-7毫米,寬4-5毫米,種皮紅褐色或黑褐色,稍有光澤。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2100米的山坡灌叢或溝谷疏林中。耐水濕植物|陰性植物,喜陰濕,較耐寒。常生長在低海拔山坡林下草叢中。在微酸,多腐殖質的黃壤中生長良好,也能適應中性土壤。莖蔓常匐地生長。多為黃壤或沙壤土, 土質疏鬆, 中性和微酸性, 力強, 排水性好, 濾水透氣, 土壤肥沃,腐殖質層深厚, 均適宜種植。
野生於山坡荒地半陰處。
地理分布
中國分布長江流域各省區,向北分布至河南、山西和陝西。
藥材主產四川、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藥用價值
果可食和藥用;莖、根用途同三葉木通。
根、藤莖、葉、種子、果實皆可入藥。
藥源相關
考證:出自《藥性論》
⑴《本草經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繞樹藤生,汁白,莖有細孔,兩頭皆通,含一頭吹之,則氣出彼頭者良。或雲即葍藤莖。”
⑵《唐本草》:“通草,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頭有五葉,其子長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謂燕復,或名烏復,今言葍藤,葍復聲相近爾。”
⑶《本草圖經》:“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陽,今澤潞、漢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生作藤蔓,大如指,其莖幹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頭出五葉,頗類石韋,又似芍藥,三葉相對,夏秋開紫花,亦有白花者,結實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正月、二月采枝陰乾用。或以為葡萄苗,非也。今人謂之木通。而俗間所謂通草,乃通脫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脫稀有使者,近世醫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兼解諸藥毒。”
⑷《綱目》:“今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厚味辛,白者皮薄味淡,《神農本草經》言味辛,《別錄》言味甘,是二者皆能通利也。”
⑸《本草正義》:“尋繹陶氏所謂莖有細孔,兩頭皆通,吹之氣出云云,其形固與今之木通相似,惟木通之味大苦,而《神農本草經》止稱其辛,微嫌不類,且《別錄》又以為甘,則尤為可疑。但《神農本草經》、《別錄》所載主治,固無一與今之木通不合者。意者雷公謂主為苦,最得其真,而《別錄》之甘字有誤歟?抑《別錄》亦誤認通脫木為通草,乃以其淡而無味,遂以甘淡之義謂之為甘歟?竊以甘之一字,終覺與木通不類,是以高郵王氏《廣雅疏證》於附支通草一條,雖亦引《食性本草》莖名木通一句,而並不直言陳說之是,且謂後世《本草》諸家,無能證明其說者,蓋以其矢傳久矣云云。則念孫氏父子,固亦有疑於古之通草,未必果為今之木通也。茲以古人所說通草主治,尚與今人所用之木通,情性無往不合,姑仍瀕湖之意,徑以木通標作正名,而附志所疑如此,以俟知者更詳。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9月採收,截取莖部,颳去外皮,陰乾。
炮製方法:用水稍浸泡,悶潤至透,切片,晾乾。
生藥材鑑定:白木通的乾燥木質莖呈圓柱形而彎曲,長30~60厘米,直徑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極粗糙而有許多不規則裂紋,節不明顯,僅可見側枝斷痕。質堅硬,難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較厚,黃褐色,木部黃白色,密布細孔洞的導管,夾有灰黃色放射狀花紋。中央具小形的髓。氣微弱,味苦而澀。以條勻,內色黃者為佳。
白木通木栓細胞。皮層為多列切向延長的細胞。中柱鞘纖維為晶纖維,新月形,幾連成波狀環;纖維壁厚,木化。維管束外韌形,12~28個環列;射線窄,有的含晶厚壁細胞,壁木化,於韌皮射線處為多。髓部細胞自外向內漸大,壁厚,大多木化。
藥性論述
性味:苦,涼。
⑴《本經》:“味辛,平。”
⑵《吳普本草》:“雷公:苦。”
⑶《別錄》:“甘,無毒。”
⑷《藥性論》:“微寒。
⑸《海藥本草》:“溫平。”
歸經:入心、小腸、膀胱經。
⑴《綱目》:“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
⑵《本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太陽經。”
⑶《藥品化義》:“入脾、心、小腸、膀胱四經。”
⑷《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
⑸《要藥分劑》:“入心、腎、膀胱、小腸四經。”
功效主治:瀉火行水。通利血脈。治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閉,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套用選方
實用附方
⑴治小兒心熱(小腸有火,便亦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瘡,咬牙口渴):生地黃、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上同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小兒藥證直訣》導赤散)
⑵治尿血:木通、牛膝、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黃柏、甘草。同煎服。(《本草經疏》)
⑶治水氣,小便澀,身體虛腫:烏臼皮二兩,木通一兩(銼),檳榔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錢。(《聖惠方》)
⑷治湧水、腸鳴腹大:木通(銼)三兩,桑根白皮(銼,炒)、石韋(去毛)、赤茯苓(去黑皮)、防己、澤瀉各一兩半,大腹(炮)四枚。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如入行五里再服。(《聖濟總錄》通草飲)
⑸治喉痹,心胸氣悶,咽喉妨塞不通:本通二兩(銼),赤茯苓二兩,羚羊角屑一兩半,川升麻一兩半,馬藺根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川芒硝二兩,前胡二兩(去蘆頭),桑根白皮二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木通散)
⑹治婦人經閉及月事不調:木通、牛膝、生地黃、延胡索。同煎服。(《本草經疏》)
⑺治產後乳汁不下:木通、鍾乳各一兩,漏蘆(去蘆頭)二兩,栝樓根,甘草各一兩。上五味,搗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黍米一撮同煎,候米熟去滓,溫服,不拘時。(《聖濟總錄》木通湯)
名家論述
⑴李杲:《本草》十劑,通可去滯,通草、防已之屬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瀉血中濕熱之滯,又通大便、通草甘淡,利小便,專瀉氣滯也。
⑵《綱目》:木通,上能通心清肺,治頭痛,利九竅,下能泄濕熱,利小便,通大腸,治遍身拘痛。《本經》及《別錄》皆不言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權、日華子輩始發揚之,蓋其能泄心與小腸之火,則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則津液自化,而諸經之濕與熱,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導赤散用之。楊仁齋《直指方》言人遍身胸腹隱熱,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熱傷血,血屬於心,宜木通以通心竅,則經絡流行也。
⑶《雷公炮製藥性解》:木通利便,專瀉小腸,宜療五淋等症。其驚悸等症,雖屬心經,而心與小腸相為表里,故並治之。脾疸喜睡,此脾之病,皆濕所釀也,利小腸而濕不去乎?瘟疫之來,感天地不正之氣,今受盛之官行而邪不能容,亦宜療矣。
⑷《本草經疏》:木通,《本經》主除脾胃寒熱者,以其通氣利濕熱也。
⑸李中梓:木通,功用雖多,不出宣通氣血四字。
⑹《本草匯言》:木通,利九竅,除鬱熱,導小腸,治淋濁,定驚癎狂越,為心與小腸要劑。所以治驚之劑,多用木通,驚由心氣鬱故也,心郁既通,則小便自利,而驚癎狂越之病亦安矣。
⑺《藥品化義》:木通,導脾胃積熱下行,主治火瀉、熱瀉,蓋為利小腸火郁,行膀胱水閉,使水火分,則脾氣自實也。且心移熱於小腸而髒病由腑結,腑通則髒安。凡為驚病,由心氣鬱及嗜臥心煩者,以此直徹下行。古人立方,心火為邪,用木通導赤,肺火為邪,用桑皮瀉白,良有深意也。
⑻《本草述》:木通主治,類知為利水,而《本經》所云通利九竅血脈關節,殊未深究也。蓋胃中水谷之清氣上注於肺,而手太陰清中之濁者仍歸於胃。
⑼《本草新編》:木通、逐水氣、利小便,亦佐使之藥,不可不用,而又不可多用,多用則泄人元氣。
⑽《本草備要》:朱二允曰,火在上則口燥、眼赤、鼻乾,在中則心煩、嘔噦、浮腫,在下則淋、秘、足腫、必借(木通)甘平之性,瀉諸經之火,火退則小便自利,便利則諸經火邪皆從小水而下降矣。君火宜木通,相火宜澤瀉,利水雖同,所用各別。
⑾《本經》: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
⑿《吳普本草》:止自汗。
⒀《別錄》:療脾疸常欲眠,心煩噦,出音聲,療耳聾,散癰腫諸結不消,及金瘡、惡瘡、鼠痿、踒折、齆鼻息肉,墮胎,去三蟲。
⒁《藥性論》:主治五淋,利小便,開關格,治人多睡,主水腫浮大,除煩熱。
⒂《食療本草》:煮飲之,通婦人血氣,又除寒熱不通之氣,消鼠痿、金瘡、踒折,煮汁釀酒妙。
⒃《本草拾遺》:利大小便,令人心寬下氣。
⒄《海藥本草》:主諸痿瘡;喉嚨痛及喉痹,並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⒅《食性本草》:主理風熱淋疾,小便數急疼,小腹虛滿,宜煎湯並蔥食之有效。
⒆《日華子本草》:安心除煩,止渴退熱,治健忘,明耳周,治鼻塞,通小腸,下水,破積聚血塊,排膿,治瘡癤,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閉,月候不勻,天行時疾,頭痛目眩,贏劣乳結,及下乳。
⒇《安徽藥材》:治腳氣浮腫。
化學成分
莖含豆甾醇等。根含皂甙,小解得齊墩果酸及葡萄糖、鼠李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