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分有熱所引起,臨床以血液妄行,發熱,甚則神昏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溫熱病、血證、月經先期、崩漏、疔瘡走黃,以及西醫的流行性出血熱、過敏性紫癜、白血病、敗血症、皮膚炎症等疾病。
疫熱傷絡證屬陰主靜,如煩勞過甚,嗜酒無度,惱怒不休,導致臟腑火熱熾盛而熱迫血中,或外感溫熱病邪,未得及時解散,熱入營血,則會形成血熱證。
疫熱傷絡證的臨床表現以發熱,出血或皮膚斑疹為主。辨證時可根據病史及出血部位,判斷病變臟腑。如鼻衄、咳血,病位在肺;吐血、嘔血,病位在胃;便血病位在胃腸;尿血病位在心、腎和膀胱。因心主血,肝藏血,故各種血熱出血常與這兩髒有關。
疫熱傷絡證的治療,實者宜止血、涼血,胃火用玉女煎,肝火用龍膽瀉肝湯,肺熱用百合固金湯,疔瘡用五味消毒飲。虛者宜養陰涼血,方選知柏地黃湯、犀角地黃湯、加減復脈湯等。
相關詞條
-
《溫疫論》
1641年山東、浙江等省疫病流行,醫者以傷寒治法無效,枉死頗多。吳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溫疫,系感染“異氣”(又名雜氣或戾氣)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對瘟疫病因...
作者簡介 簡介 內容介紹 吳有性與《溫疫論》 治法初探 -
類證活人書
類證活人書,又名《傷寒百問》,作者為宋·朱肱。
類證活人書 節選 -
熱蘊大腸證
蒸熱壅,氣滯血瘀,即成暴痢。二是飲食不節,恣食辛熱厚味,熱積腸胃,耗傷津液不能潤澤,乃至熱秘;如脾胃積熱下注大腸,損傷腸絡,又可成為腸熱下血;若...。②大腸虛熱。多見於熱病之後或產婦、老人以及陰虛內熱者;由於熱邪傷陰,腸燥液虧...
-
熱極生風證
熱極生風證 熱極生風證 /ShowNews.asp?NewsID=140742.http://www.spcce.com/trade59534.html...
臨床表現 證候分析 辨證要點 治法 相關詞條 -
熱重於濕證
熱重於濕證由於濕和熱的偏盛不同,陽黃有熱重於濕和濕重於熱的區別。如濕熱蘊積化毒,疫毒熾盛,充斥三焦,深入營血,內陷心肝,可見卒然發黃,神昏譫妄,痙厥出血...
症狀和表現 本病的調護 病理因素 診斷治療 參考資料 -
疫痿
(1)還精煎,每次1~2支口服,每日2—3次。 (2)複方阿膠漿,每次1~2支口服,每日3次。 2.中成藥虎潛丸,每次3克開水送服,每日2—3次。
-
肝膽病證
肝膽病證屬中醫內科範疇。其內容包括:黃疸、脅痛、膽脹、鼓脹。肝膽病證的基本病機為肝失疏泄,膽失通降。防治肝膽病證,應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增強戰勝疾病的信...
主要證候及特徵 病機述要 治療要點 肝膽脾胃證的辨別 -
葡萄疫
葡萄疫是一種過敏性毛細血管和小動脈的血管炎,引起血液和血漿外滲至皮下、黏膜下和漿膜下而出現皮膚或黏膜損害。以皮膚或黏膜發生紫紅色瘀斑、瘀點,伴關節疼痛、...
書籍記載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診斷依據 護理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