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痿的診斷要點
病發於夏秋季節,當地有類同病例發生或流行。
發病較急。初起多見發熱,咽痛,肌肉酸痛重著,頭痛,項背強直疼痛等證候表現。
常見一側下肢肌肉痿軟或廢用,且出現後發熱漸退,其他症狀也消失,而患肢廢痿加重,甚者終將軟癱。
疫痿的辨證分析
疫痿多因風、濕、熱疫毒對邪由口鼻侵襲肺胃,浸淫筋脈,耗氣傷津,劫爍肝腎陰精,終致筋肉廢痿。故病變主要涉及肺、胃、肝、腎等臟腑。
疫毒時邪從口鼻初犯肺胃二經,可出現發熱,頭痛,咽痛,噁心嘔吐,肢體酸痛等。此時若正氣盛,毒邪較輕,正能勝邪,則病變由此而解,數日獲愈。若正不勝邪,疫毒留戀於里,濕熱蘊結,內客經脈,則可再次出現發熱、汗出、頭身痛重;濕熱浸淫筋脈,阻滯經絡,氣血失調,而致筋弛緩、肌肉痿軟;濕熱疫毒久羈,郁而化熱化燥,可致肺熱葉焦,百脈失於濡養滋潤,或致肝腎陰精耗傷,導致筋骨失養,終可出現筋枯脈痿,肢體漸廢痿變形、單側偏枯軟癱。
疫痿的治療原則,早期應予清胃宣肺、解毒透表或清熱解毒、化濁逐邪,中、後期宜養陰清熱,或滋補肝腎。
疫痿的辨證論治
毒侵肺胃型
【證見】 發熱,惡寒,汗出,頭痛倦怠,骨節酸痛,咽痛,咳嗽,納呆,脘痞噁心,大便溏,小便黃。舌質紅,苔黃白而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 清泄肺胃,疏風利濕。
【方藥】
1.主方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合三仁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黃連9克,黃芩12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梔子12克,杏仁10克,蔻仁9克,薏苡仁20克,法半夏9克,厚朴6克,滑石20克,葛根18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頭痛、骨節肌肉酸痛甚者,加蒼耳子8克,秦艽10克。嘔吐者,加藿香9克,生薑6克。咽喉腫痛者,加板藍根20克,崗梅根20克。
2.中成藥
(1)抗病毒口服液,每次服1—2支,每日3~4次。
(2)清開靈注射液,用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滴注,每日2次。
3.單方驗方古歡室濕溫初起方加減(鍾嘉熙《傳染病中西醫結合診治手冊》)
處方:藿香9克,佩蘭9克,蒼朮皮8克,連翹12克,金銀花15克,茯苓皮15克,陳皮8克,淡豆豉8克,木瓜12克,生薏苡仁20克,蠶砂10克。水煎服,每日2劑。
濕熱滯絡型
【證見】 低熱不退,汗出較多,肢體煩痛,行走無力,或熱退後又復發熱,煩躁不寧,一側肢體筋脈弛緩,痿軟無力。舌質紅暗,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略數。
【治法】 清熱化濕,舒筋通絡。
【方藥】
1.主方四妙散(張秉成《成方便讀》)加味
處方:黃柏12克,蒼朮10克,牛膝10克,薏苡仁20克,防己12克,秦艽10克,地龍15克,赤芍15克,雞血藤18克,石菖蒲9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痿軟無力甚者,加牛大力20克,千斤拔20克,五指毛桃18克。肢體煩痛甚者,加羌活8克,獨活9克。
2.中成藥 四妙丸,每次口服6克,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甘露消毒丹加減(沈慶法《中醫外感熱病學》)
處方:藿香9克,蔻仁9克,滑石20克,黃芩12克,忍冬藤25克,連翹12克,晚蠶砂10克,絲瓜絡10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2劑。
肺胃津傷型
【證見】 發熱已退,但乾咳,口渴,知飢不食,肢體麻痹,痿軟無力,行走障礙,甚者一側肢體軟癱,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 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方藥】
1.主方清燥救肺湯(喻嘉言《醫門法律》)加減
處方:太子參30克,石膏20克,麥冬15克,阿膠9克(烊化),杏仁10克,火麻仁10克,冬桑葉10克,桑枝18克,牛膝12克,赤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氣短、汗多、面白無華者,加北芪30克,桂枝8克。面色萎黃、肢體痹痛者,加當歸9克,川芎8克,地龍10克。
2.中成藥
(1)還精煎,每次1~2支口服,每日2—3次。
(2)複方阿膠漿,每次1~2支口服,每日3次。
3.單方驗方增損甘露飲(賴天松《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熟地黃15克,生地黃20克,麥冬15克,天冬15克,枇杷葉12克,石斛18克,玄參18克,茵陳18克,枳殼6克,甘草6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劑。
肝胃陰傷型
【證見】 肢體痿蹙日久,局部肌肉萎縮,關節變形,功能廢用;神疲懶言,口乾,少氣乏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治法】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方藥】
1.主方七寶美髯丹(汪昂《醫方集解》)加減
處方:何首烏20克,茯苓25克,牛膝10克,當歸12克,枸杞子15克,菟絲子12克,補骨脂10克,五爪龍18克,千斤拔18克,雞血藤20克,五指毛桃18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口乾渴、大便秘結者,加玄參25克,生地黃25克,麥冬15克。肢體痹痛、麻木者,加僵蠶10克,木瓜15克,馬錢子5克。納呆、口淡、腹脹、苔膩者,加乾薑6克,陳皮6克,黃芪18克。
2.中成藥虎潛丸,每次3克開水送服,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強制健力飲(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朮10克,當歸lO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陳皮6克,五爪龍20克,甘草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疫痿的其他療法
1.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2.藥物穴位注射療法 用當歸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每穴注射O.5~l毫升,從患肢循經取穴,每次3-4個穴位,每周注射2—3次。
3.湯藥外洗 對患側肢體,可用木瓜15克,穿山甲9克,紅花9克,桂枝5克,牛膝15克,透骨草20克,當歸15克,烏頭12克,加水煎湯外洗,每日1—2次。
4.電針治療 選擇患肢有關穴位進行配對,然後進針,通電治療。每次通電約半分鐘,重複通電3~4次。穴位配對可取:環跳與秩邊,後陽陵與足三里,外陽廉與廉下,委中與落地。每日電針治療1次。
5.患側肢體按摩 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15次為1個療程,可做3—4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之間休息1周。
相關詞條
-
《溫疫論》
1641年山東、浙江等省疫病流行,醫者以傷寒治法無效,枉死頗多。吳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溫疫,系感染“異氣”(又名雜氣或戾氣)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對瘟疫病因...
作者簡介 簡介 內容介紹 吳有性與《溫疫論》 治法初探 -
本病論
,即清生風少,肅殺於春,露霜復降,草木乃萎。民病溫疫早發,咽嗌乃乾,四肢...,化疫,溫癘暖作,赤氣彰而化火疫,皆煩而燥渴,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是故...不隨,脹滿;久而伏郁,即黃埃化疫也。民病夭亡,臉肢府黃疸滿閉。濕令弗布,雨...
原文 譯文 -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
血脈,破堅積。《藥性論》雲∶主五臟氣不足,五勞傷,虛損,痿逆,保中守神...。 千里及 味苦,平,小毒。主天下疫氣,結黃,瘧瘴,蠱毒,煮服之吐下,亦搗敷...有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臟,養腎氣內傷,令人陰痿,主婦人血瀝...
玉石部 藥部 木部 人部 獸部 -
軟腳瘟
概述 軟腳瘟之病名出《溫疫明辨》,“時疫初起,腿脛痛酸者,太陽經脈之郁也,……兼軟者濕溫,俗名軟腳瘟。”又名濕熱痿、疫痿、小兒麻痹症。 軟腳瘟...液、糞便;血液、腦脊液可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 鑑別診斷 1、痿躄...
-
溫病學142方證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6.增損雙解散(《傷寒溫疫條辨》) 病機:伏熱...等。 7.神解散(《傷寒溫疫條辨》) 病機:表郁里熱,引動肝風。 脈...:濕熱閉阻於經絡。 脈症:寒戰熱熾,骨節煩疼,面目痿黃,舌色灰滯...
-
邪氣藏府病形
出處文章出自《黃帝內經》的《靈樞》。題解本篇詳細討論了不同邪氣侵襲人體時所傷及的不同部位以及中陰中陽的區別,列舉了邪氣中...
出處 題解 文章 -
白芥丸
白芥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 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 -
熱重於濕證
熱的區別。如濕熱蘊積化毒,疫毒熾盛,充斥三焦,深入營血,內陷心肝,可見卒...,濕熱疫毒熾盛,病情重篤,常可危及生命,若救治得當,亦可轉危為安。陰黃病程...等症狀。3.常有外感濕熱疫毒,內傷酒食不節,或有脅痛,症積等病史二、病證...
症狀和表現 本病的調護 病理因素 診斷治療 參考資料 -
簡易醫方新編
毒無名腫毒腫毒等瘡天行斑瘡郭清飲頭斑瘡瘡毒腫硬無頭軟癤時行暑癤治毒膏痿脛...足底起泡趾腫腳跟被靴鞋擦破遠年爛腳酒風腳氣雞眼痛肉錐怪病沙木腿腫腳軟足痿不能行手足痿痹腳面瘡不收口腿肚生瘡腿脛骨瘡腿寒濕、血風症一切凍瘡手足凍裂...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