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神驗疔毒丸、疔瘡走黃丸
處方
巴豆仁(去皮膜)3錢,明雄3錢,生大黃3錢。
製法
上為細末,加飛面醋糊為丸,如金鳳花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疔瘡;濕痰流注,梅瘡初起。
用法用量
神驗疔毒丸(《古方匯精》卷二)、疔瘡走黃丸(《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摘錄
《瘍醫大全》卷三十四
中藥方劑之D字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疔瘡丸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一切疔瘡;濕痰流注,梅瘡初起。
神驗疔毒丸、疔瘡走黃丸
巴豆仁(去皮膜)3錢,明雄3錢,生大黃3錢。
上為細末,加飛面醋糊為丸,如金鳳花子大。
一切疔瘡;濕痰流注,梅瘡初起。
神驗疔毒丸(《古方匯精》卷二)、疔瘡走黃丸(《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瘍醫大全》卷三十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疔瘡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瘍醫大全》卷三十四。具有瀉熱,涼血,拔毒之功效。主治一切疔瘡,濕痰流注,梅瘡初起。
疔瘡丸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一切疔瘡;濕痰流注,梅瘡初起。
別名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1)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2)解毒消炎丸,每次4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每次服2湯匙,每日3次;同時,濕敷患部,每日2-3次。
簡介 手足部疔瘡的診斷要點 手足部疔瘡的辨證分析 手足部疔瘡的辨證論治多發於唇、鼻、眉、顴等處。初起在顏面部的某處皮膚上突起一粟米樣膿頭,或癢或麻,漸漸紅腫熱痛,腫脹範圍在3—6cm左右,根深堅硬,狀如釘丁。重者可伴惡寒發熱。
病因病機 診斷 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 預防與調攝疔瘡塞鼻丹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療瘡。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疔瘡立效膏疔瘡初起,頂如粟,四圍腫硬,或麻癢疼痛。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金龍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青囊秘傳》。主治一切疔瘡腫毒,跌仆閃傷,胸脅氣痛,貼骨癰疽;兼治男婦大小頸項瘰癧,及乳岩、結核、痰氣凝滯,硬塊成毒,小兒痘後發癰。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以松香20兩,沒藥3兩(研極細末),白蠟2兩(切,為粗末),銅綠5兩(研細,過絹篩,再研至無聲為度),黃蠟10兩(刮取粗片),百草霜5兩(研細,過絹篩,...
別名 組成 主治 用法用量 製備方法牛黃消炎丸,處方來源:《中藥製劑手冊》。組成:牛黃5兩,蟾酥3兩,雄黃10兩,珍珠母10兩,青黛4兩,天花粉10兩,大黃10兩。功效:清熱、消腫、解毒。
適應症 藥物性狀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