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岩黃耆

疏忽岩黃耆

疏忽岩黃耆,是岩黃耆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為直根,肥厚成細長的圓錐狀,粗1-2厘米,淡甜;根頸向上分枝。產於新疆阿爾泰和天山山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疏忽岩黃耆
種拉丁名:HedysarumneglectumLedeb.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屬中文名:岩黃耆屬
屬拉丁名:Hedysarum
國內分布:新疆阿爾泰和天山山地
國外分布:俄羅斯西伯利亞和中亞西天山
中國植物志:42(2):196

命名來源

疏忽岩黃耆疏忽岩黃耆
疏忽岩黃耆HedysarumneglectumLedeb.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2(2)卷扁莢組Sect.ObscuraB.Fedtsch.
20.疏忽岩黃耆圖版50:1-7
HedysarumneglectumLedeb.Fl.Alt.3:341.1831;B.Fedtsch.inKom.Fl.URSS13:273.1948;Bait.inPavl.Φπ.Казлхст.СССР.5:422.1961;G.A.PeschkovainL.I.MalyschevetG.A.Peschkova,Fl.Sibir.Centr.2:628.1979.——H.obscurumLinn.var.lasiocarpumB.Fedtsch.inAct.Hort.Petrop.19:1902.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為直根,肥厚成細長的圓錐狀,粗1-2厘米,淡甜;根頸向上分枝。莖多數,直立,被疏柔毛或後期近無毛,僅上部枝條具明顯柔毛,基部圍以多層無葉片的鱗片狀托葉。下部葉的托葉披針形,長15-20毫米,合生至中部以上,外被疏柔毛;葉長8-12厘米;葉軸被短柔毛;小葉11-15,具不明顯的短柄;小葉片長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0-30厘米,寬8-14毫米,先端鈍圓或急尖,具不明顯短尖頭,基部圓形或圓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疏柔毛,後期僅沿脈和邊緣被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與總花梗一起共長10-20厘米,明顯超出葉,花序軸與總花梗被短柔毛;花多數,長16-18毫米,下垂或外展,排列較密集,具長2毫米的花梗;苞片披針形,長於花柱約2倍,外被柔毛;萼鍾狀,長約4.5-6毫米,被短柔毛,上萼齒三角狀,萼間呈寬的凹陷,下萼齒三角狀鑽形,長為上萼齒的2倍;花冠紫紅色,旗瓣倒卵形,長13-14毫米,先端圓形、微凹,翼瓣線形,等於或稍短於旗瓣,龍骨瓣長於旗瓣2毫米;子房線形,子房和復縫線有時兩邊縫線皆被柔毛,後逐漸全子房皆被柔毛。莢果3-4節,節莢圓形或卵形,扁平,被貼伏疏柔毛,邊緣具1毫米寬的狹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

新疆(阿爾泰和天山山地)。生於亞高山的礫石質山坡、河穀草甸和灌叢。也分布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和中亞西天山。
本種分布到新疆天山西部時,根明顯地表現為木質化;子房僅縫線被柔毛;莢果無毛或僅沿翅被柔毛,因此,能否成為種下新的等級,有待進一步研究。

岩黃耆屬植物

岩黃耆屬(Hedysarum Linn.),豆科、岩黃耆族植物,約150種左右,主要分布於北溫帶的歐洲、亞洲、北美和北非。我國已知有41種,主要分布於內陸乾旱和高寒地區及中國喜馬拉雅山地,下分4組。本屬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絕大多數植物為牲畜所喜食,為天然放牧場豆科植物的重要成分。有些植物的根作黃耆入藥,並且入藥的種類正在逐漸擴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