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高陽應將為室家①,匠②對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塗④其上,必將撓⑤。以生為室,今雖善,後將必敗⑥。”高陽應曰:“緣⑦子之言,則室不敗也——木益枯則勁⑧,塗益乾則輕,以益勁任益輕則不敗。”匠人無辭而對,受令⑨而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後果敗。(選自《呂氏春秋·別類》)注釋
①高陽應:宋國大夫。為:建造。室家:房屋。②匠:古代專指木匠。③生:指新伐下的木材還未乾。④塗:泥。這裡指生木被壓斷⑤撓:彎曲。這裡指生木被壓彎。⑥敗:毀壞。⑦緣:依循,按照。⑧枯:乾。勁:堅固有力。⑨令:吩咐。10、尚:還11、善:好的譯文
高陽應打算蓋一所房子。木匠對他說:“不行啊!木料還沒幹,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會被壓彎。用新砍下來的濕木料蓋房子,剛蓋成雖然看起來挺牢固,可是過些日子就會倒塌的。”高陽應說:“照你的話,我這房子倒是保險壞不了了——因為日後木料會越乾越硬,泥土會越乾越輕,以越來越硬的木料承擔越來越輕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壞不了了。”木匠無話可答,只得聽從他的吩咐去做。高陽應的房子剛蓋成的時候看起來也還不錯,以後果然倒塌了。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1)未可也,木尚生(剛剛) 。
(2)今雖善,後將必敗(現在), (雖然、即使),(牢固)。
(3)木益枯則勁(更加) 。
(4)以益勁任益輕則不敗(承擔)。
(5)匠人無辭而對(回答) 。
2、用“/”劃分句子的節奏。
室之始成 / 也善,其後 / 果敗。
3、翻譯下面的句子:
木益枯則勁,塗益乾則輕,以益勁任益輕則不敗
因為日後木料會越乾越硬,泥土會越乾越輕,以越來越硬的木料承擔越來越輕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壞不了了。
4、這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怎樣的道理?
辦什麼事都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不顧一切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蠻幹,那就有很大幾率會失敗。應謙虛聽取他人意見,不能自以為是。
5、木匠認為不能用生木造屋的理由是:剛砍下來的木料含水太多、質地柔韌、抹泥承重以後容易變彎。初看起來,用這種木料蓋的房子與用乾木料蓋的房子相比差別不大,但是時間一長,還是用濕木料蓋的房子容易倒塌。6、高陽應堅持用生木造屋的理由是:濕木料幹了會變硬,稀泥巴幹了會變輕。等房屋蓋好以後,過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會變乾。那時的房屋是用變硬的木料支撐著變輕的泥土,怎么會倒塌呢?7、最後用生木造屋的結果是:木屋越來越往一邊傾斜,終於倒塌了。
故事講解
木匠認為不能用生木造屋的理由是:剛砍下來的木料含水太多、質地柔韌、抹泥承重以後容易變彎。初看起來,用這種木料蓋的房子與用乾木料蓋的房子相比,差別不大,但是時間一長,還是用濕木料蓋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陽應堅持用生木造屋的理由是:
濕木料幹了會變硬,稀泥巴幹了會變輕的。等房屋蓋好以後,過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會變乾。那時的房屋是用變硬的木料支撐著變輕的泥土,怎么會倒塌呢?
最後用生木造屋的結果是:
越來越往一邊傾斜,終於倒塌了。
出處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作者簡介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期衛國著名商人,後為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莊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國相邦十三年,其門客有三千人。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關成語:一字千金,奇貨可居。啟示
高陽應的房子沒住多久就倒塌的事實說明,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尊重實踐經驗和客觀規律,而不能主觀蠻幹。否則,沒有不受懲罰的。抽象翻譯
宋國大夫高陽應為了興建一幢房屋,派人在自己的封邑內砍伐了一批木材。這批木材剛一運到宅基地,他就找來工匠,催促其即日動工建房。工匠一看,地上橫七豎八堆放的木料還是些連枝杈也沒有收拾乾淨的、帶皮的樹幹。樹皮脫落的地方,露出光澤、濕潤的白皙木芯;樹幹的斷口處,還散發著一陣陣樹脂的清香。用這種木料怎么能馬上蓋房呢?所以工匠對高陽應說:“我們目前還不能開工。這些剛砍下來的木料含水太多、質地柔韌、抹泥承重以後容易變彎。初看起來,用這種木料蓋的房子與用乾木料蓋的房子相比,差別不大,但是時間一長,還是用濕木料蓋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陽應聽了工匠說的話以後,冷冷一笑。他自作聰明地說:“依你所見,不就是存在一個濕木料承重以後容易彎曲的問題嗎?然而你並沒有想到濕木料幹了會變硬,稀泥巴幹了會變輕的道理。等房屋蓋好以後,過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會變乾。那時的房屋是用變硬的木料支撐著變輕的泥土,怎么會倒塌呢?”工匠們只是在實踐中懂得用濕木料蓋的房屋壽命不長,可是真要說出個詳細的道理,他們也感到為難。因此,工匠只好遵照高陽應的吩咐去辦。雖然在濕木料上拉鋸用斧、下鑿推刨很不方便,工匠還是克服種種困難,按尺寸、規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後,一幢新屋就落成了。
開始那段日子,高陽應對於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頗感驕傲。他認為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結果。可是時間一長,高陽應的這幢新屋越來越往一邊傾斜。他的樂觀情緒也隨之被憂心忡忡取而代之。高陽應一家怕出事故,從這幢房屋搬了出去。沒過多久,這幢房子終於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