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鎮

交通路,南接甘洲路,北達火車站,全長355米,寬12米。 蔗洲路位於城東,東臨環城路,西接甘洲路,長1030米,寬17米。 通站公路位於城北,東起火車站,西至軍民路,長2164米,寬7.5米。

地理

甘蔗鎮是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政府駐地,位於福州市西部,距福州市中心15公里。東與荊溪鎮關口村交界,西與白沙鎮毗鄰,南臨閩江、與竹岐鄉隔江相望,北與荊溪鎮荷洋農場相連,面積39.8平方公里。下轄青岐、十字村、長江、大元、雙池、五福、化龍、三英、山前、橫嶼、曇石、洽浦、南山、流洋、福龍、三福等16個村(居)、人口3.91萬。鎮政府駐五福村。

簡介

甘蔗原為閩江沖積洲,唐代稱榕洲,後又名瀛洲,由於河道變動,江水將其一分為二,分稱柑洲蔗洲,隨後泥沙淤積,又合二為一,各取兩洲首字定為“柑蔗”(今作“甘蔗”)。宋為侯官石門鄉的九功上里、九功下里、萬字里,元、明、清均為石門鄉的十五都、三十六都。清末屬甘蔗區。民國時期區劃多變,民國29年(1940年)為甘蔗鎮,屬第四區,民國34年屬甘白鄉,民國37年為甘蔗鄉、屬甘蔗區。民國38年(1949年)9月屬第七區,1951年設鎮。1956年春,與荊溪、竹岐、鴻尾、白沙合併為白沙區,1958年5月併入荊溪鄉,9月後改屬荊溪人民公社,設甘蔗管理區。1970年9月1日,縣革委會機關遷此,1972年9月,由荊溪人民公社劃出甘蔗地區的10個大隊(橫嶼、山前、化龍、三英、五福、雙池、大元、長江、十字、青岐)作為閩侯縣城,正式成立甘蔗鎮革委會,1984年7月改稱鎮人民政府。

境內主要道路有:

甘洲路,原名大寨路,是城區修建的第一條街道,東起甘蔗鎮政府門口,西越防洪堤與福古公路相接,長1186米,寬17米。
街心路,西起縣政府大門口,東至縣醫院折北與軍民路相通,折南跟校園路相連。長890米,寬16米。
交通路,南接甘洲路,北達火車站,全長355米,寬12米。
校園路,南跨防洪堤與福古公路右支25公里處相交,北連軍民路,折西與甘洲路相通,長790米,寬17米。
軍民路,東起福古公路右支24公里處,南接校園路,折西轉入街心路。長1830米,寬5.4米。
一號路、二號路是溝通街心路與甘洲路的南北走向的中段橫街。一號路長135米,寬16米;二號路長130米,寬10米。
蔗洲路位於城東,東臨環城路,西接甘洲路,長1030米,寬17米。
環城路是防洪和交通兼用的道路。長3600米,寬16米。
通站公路位於城北,東起火車站,西至軍民路,長2164米,寬7.5米。
入城路,又名818大道。是1991年舊城改造時新建的入城大道,西連街心路,東接福古公路(曇石路段),長2000米,寬24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