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屑壩移民

瓦屑壩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組織的從江南外遷大量人口進行墾荒事件,是“洪武趕散”的一部分。瓦屑壩移民從洪武三年到永樂十五年(1370-1417)歷時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安慶42萬居民有27萬來自瓦屑壩。

基本簡介

瓦屑壩,今屬江西省波陽縣蓮湖鄉,地處鄱陽湖鄱江口,是明代江西饒州(鄱陽)地區的外埠,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聖地之一。

元末明初,江淮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紅巾軍起義,造成這一地區赤地千里,這對新興的明朝政權防守不利。另外,江西的袁州(宜春)、饒州、江州(九江),淮西的安慶、湖廣的蘄州這一大片地區都是彭瑩玉鄒普勝徐壽輝活動的地區,而蘇南則是張士誠的根據地。朱元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交戰時險些丟了性命。大明初立,慮大族相聚為逆,為鞏固政權,朝庭在政治上採取一項重要措施,從洪武三年起,以墾荒為由,下令將這些地區內原來支持和擁戴過張士誠、彭瑩玉的士紳商賈沒收家產,責令全家遷徙到外地墾荒屯田,將饒州、江州大戶趕往江北,使各道武員率游騎擊散,進行強制性的大規模移民,謂之“洪武趕散”。他們當時遷出時,都集中在瓦屑壩登記造冊,其中大部分就近落戶在安慶一帶,還有一部分流向麻城。為了禁止這些人返回原籍,還責令移民只能說自己是瓦屑壩的,朝庭只對瓦屑壩移民發放川資救濟,減免賦稅;而對逆向移民卻給予嚴懲。

這次移民,是明朝庭的專制措施,與以往的歷次移民都不同,它發生在戰後,是從江南流向江北的定向移民,並且割斷了與原居地的一切聯繫。過去的五胡亂華安史之亂建炎南渡都是發生在戰爭中。明朝庭於民的理由不足,不得民心,所以正史一向諱言。這些移民遷到安慶後,期待著機會再遷回江西,人死後不願埋入土中,只停柩於地面,等待著回遷。可是年復一年,天長地久,人們覺得無回遷希望後,只得再埋入土中,但還對回遷抱有幻想,淺埋委棺,形成了安慶地區獨特的喪葬“厝柩”兩步習俗,沿習到今。到了清朝康乾年間編修譜牒時,這些移民就只知道瓦屑壩了。江西的贛語流向這裡形成了贛語懷岳片,是這裡的通用語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