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埃及飲食與其國家的社會歷史結構一樣種類繁複,從最簡單的鄉村菜餚開始,均受到希臘、黎巴嫩和法國菜的影響。
埃及的餐飲場所主要有三類,西餐館以經營法國菜為主,菜的品種相應較多;中東餐館經營包括從埃及到利凡特菜(埃及、土耳其、法國及其他國家的混合體)的所有菜餚;還有一些特色餐館,經營希臘、中國或仿法老時代的菜餚。此外,一般的咖啡館裡也賣小菜。
埃及的傳統食品有炭燒山羊肉、油炸圈餅、甘蔗酒、奶茶等等。主食有米飯、麵包、魚、羊肉和火雞,還有一種特有的調味品:由芝麻、油、大蒜和檸檬製成的醬,配菜有土豆、酸乳酪和黃瓜。埃及有許多直接用手抓的食物,由於某些宗教上的原因,他們一般用右手抓食。
必須注意的是,埃及天氣炎熱,無論是在哪裡吃東西,都一定要注意衛生。
美味佳肴
富爾(Fuul)及塔米亞(Ta'amiyya)

烤爸爸

埃及的美食都有一個神奇的怪名字。什麼“生活”(大餅)、“烤爸爸”(類似烤羊肉串)、“想我了嗎”(土耳其烤肉)、“哈媽媽”(酥脆可口的烤鴿子)等;不但好吃而且好玩。
“法官的美食”外焦里嫩
埃及的甜食豐富多彩,主要原料是杏仁、橄欖、葡萄乾、甘蔗汁、檸檬汁和乳酪等。由於配料不同,口感也各不相同。最難吃到的要算“蓋塔伊夫”,這種甜食一般只有齋月才能買到。它有點像中國的餃子,但個頭兒要大不少。“餃子餡”是由葡萄乾、松仁等製成的,包好後不煮不蒸,而是放進油鍋里炸。還有一種甜食看著像炸丸子,名字叫“法官的美食”。顧名思義,連法官都喜歡的美味,其好吃程度可想而知。嘗一口,外焦里嫩,不油不膩,在那么多甜食中是我最喜歡的。最讓人難忘的是“女人的眼睛”,不但味道好,名字也新鮮。我問當地人為何這么叫,多數人說不出所以然。仔細看,“女人的眼睛”形狀果真跟人的眼睛差不多,還頗有幾分迷離和嫵媚。
阿里他娘
“阿里他娘”的阿拉伯語叫“烏姆·阿里”,烏姆是母親的意思。這道甜食用牛奶、果仁等製成,由於烹飪講究、味道可口,深受當地人青睞。我雖貪吃,但並不細究其中滋味。在我看,“阿里他娘”與埃及其他甜食沒啥區別,雖味道令人垂涎,但終歸還是兩個字:甜、膩。阿里他娘確有其人,據說是古代一位妃子,從小精於烹飪,是她最早製作了這種獨特的甜食。現在,“阿里他娘”不但在埃及家喻戶曉,還名揚阿拉伯世界。
柯夫塔
電烤羊肉
一種U型柱狀電烤爐,中間有一長金屬棍,新鮮的羊肉裹疊在棍上,形成一個厚厚的肉柱。金屬棍緩緩地不停轉動,廚師站在一旁,用鋒利的長刀把外層烤熟的羊肉一片片削下,放入盤內。另一盤內盛放著己切口的小圓餅。廚師將羊肉塞入餅內,再放進一些切細了的洋蔥、西紅柿等。澆上調料,便成為快餐夾肉餅。溫熱的餅和鮮嫩的瘦羊肉,十分清香可口。酥嫩全羊烤全羊是埃及和阿拉伯國家的一道大菜,是在婚慶喜筵和款待嘉賓時推出的最名貴的珍饈。
用香料把宰殺洗淨的小羊羔周身塗抹一遍,放入調料中浸漬,將大米、松子、杏仁等塞滿羊肚,然後放進制作的大烤箱內烤數小時。熟後,取出整羊,使其趴臥於大盤的中央,再把肚內的米飯和果仁掏出,置於四周。美味就是這樣做成的。烤雞
烤雞亦相當美味,通常都配以蔬菜及麵包。主菜方面,以Kufta及Kebab最為普遍,兩者均是以羊肉燒烤而成。
茶及咖啡
酒
酒類方面,如要求不高,可嘗試土產的StellaBeer啤酒,但價錢相當昂貴。
自來水
自來水不可生飲,請飲用開水或礦泉水。近年來尼羅河水質,受污染相當嚴重,尤須小心。更重要的是尼羅河水有寄生蟲,即使沾手亦可能染上疾病。自來水要煮滾後才可飲用,所以最好自備電熱線。
fattah嫩羊排飯
這是埃及人在生日或婚宴的慶祝場合上必備的料理,內容相當豐富,香菜、嫩羊肉、大蒜番茄醬、米飯、烤麵包、肉汁高湯,層層疊疊,而且都先分開處理,再合而為一。其中最特別的是香脆的麵包塊,讓這道飯增‘香’不少,尤其麵包還未蘸湯之前,吃起來很像咱們的麻花棒,帶著芝麻香與油炸的酥香。
考夫特肉腸若想嘗一嘗中東的考夫特肉腸,不妨去光臨一次位於火車站南側的麥迪納餐館,那裡有地道的考夫特烤腸,以及沙拉、煮素菜、米飯等。環境也不錯。
pitta芝麻麵包
埃及人常吃的Pitta麵包,其實吃起來很像北方人吃的大餅,看起來松松胖胖的,其實,麵粉與酵母混合的香味,很原始芳香,麵包內的空間,正好拿來夾餡。
考謝利
位於禮品店密集區的阿蒙店有各國的料理,去嘗一嘗,你就會知道它的確名不虛傳。穆哈塔街上有一家“考謝利”專賣店,在那裡,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橄欖和扁豆等醬料。嘗過它的“考謝利”,你或許會對“考謝利”的印象大為改觀。埃及酸菜--讓人酸倒牙
有史學家考證,埃及人自古就喜歡吃酸菜,傳統食譜上,被記載的酸菜種類多達十來種。今天的埃及人仍繼續了這一飲食習俗,對酸菜青睞有加。世界醫學界的一份材料稱,埃及人中患心血管類疾病的很少,這主要得益於他們的飲食習慣,因為酸菜已被現代醫學證明有軟化血管的功效。
酸菜的種類
在埃及首都開羅,隨便走進任何一家食品店,都有一排專賣酸菜的櫃檯,紅紅綠綠的各類酸菜被分門別類地裝進桶里、壇里、罐里或其他容器里,有的甚至並排擺在地上。再簡陋的店鋪,酸菜的種類也有七八種之多。除了醃辣椒、醃洋蔥、醃圓白菜等司空見慣的酸菜外,埃及人還喜歡醃橄欖。橄欖的種類有許多,單從顏色上看,就有青、綠、黑、灰等不同種類。此外,醃檸檬也是埃及人普遍喜歡的酸菜。想想,檸檬本身已經夠酸了,埃及人還要把它再加工,這下真是酸到家了。
醃酸菜用的配料
“大眾食品店”的夥計馬赫迪告訴記者,埃及人醃酸菜用的配料很豐富,往往醃一種酸菜,要用數倍於它的底料,常見的包括胡椒、大蒜、大料、樹葉、茴香和各種醬類。當然,醃製的過程中,醋是少不了的,不過,埃及沒有像中國那樣的米醋、陳醋,只好用白醋來代替。
待客之酸菜
冬天到埃及人家做客,主人上的頭一道菜,肯定是以各種酸菜為主的涼盤。馬赫迪說,在他的老家,如果待客時少了這些酸菜,往往會被認為是對客人的不敬。同時,你無論進入哪家正宗埃及風味的餐館,店小二都會不容分說,就先端上幾盤不重樣的酸菜來。在選單上,這些酸菜叫“迎客菜”,通常都是店家免費送的。由於太酸,中國人第一次吃大多難免齜牙咧嘴,不過吃習慣後,真是回味無窮啊。
埃及烹飪風格
埃及有兩種風格的烹飪:在富貴家庭流行法國烹飪和義大利烹飪,在貧困家庭則以阿拉伯烹飪為主,辣的菜餚是埃及大眾喜食的風味,多種菜餚成份中,都加有蔥、蒜和辣椒。埃及烹飪原料的特點是:廣泛使用大米、黃豆、羊肉、山羊肉、家禽和雞蛋;大量食用乳酪(山羊乳酪型)以及酸製品;也喜歡用蔬菜作菜餚;在沿海區域流行魚餚。但有一點特殊,那就是埃及人不吃豬肉。埃及人吃的麵包,有玉米的、大麥的和高粱的。大米不僅當作配菜,也當主食。他們把大米的食品稱作“羅澤特”。類似的飯,還有“府第·孟妥孟斯”,是用紅豆與檸檬、植物油、大麥米等一起燜的。與飯一起吃的是“埃里·瑪洛克歇”,即以肥鵝、肉湯為主料,加香料草、炸過蒜和香芹末製成的湯。在焦炭上烤的羊肉,以及在街上賣甜食“巴巴甫”(象冬天在巴黎賣的炒粟子一樣),還有土豆製品等,都是埃及人喜歡吃的食品。非常流行的小吃有棗子、特別甜的檸檬和由杏仁麵團制的“卡那華”、糖浸蒜、炸豆球以及土耳其杏仁等。主要的熱飲料是茶,冷飲料中最流行的是冰鎮水果汁和甘蔗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