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史
正文
珠江位於中國大陸南部,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四個水系組成。珠江流域的開發治理略遲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可大致分為四個時期。宋以前的初步開發 始建於公元前 219年的靈渠是珠江流域最早見於記載的著名水利工程。東漢熹平三年(174)完成了北江武水航道的人工整治。唐代除修建靈渠陡門至十八座外,航運工程還有:長壽元年(692)在今臨桂縣修建的聯接灕江與柳江之間的人工運河相思埭。這一時期的農田水利工程以灌溉陂塘為主。較大的有連州的龍腹陂,相傳東漢時修建。唐代則有增城的石陂、桂林的靈陂等。防洪工程有唐景雲年間(710~711)在宣化縣(今南寧對岸)鬱江上開的分洪渠道和貞元十四年(798)在桂林東南筑的灕江回濤堤等。
宋元時期的興起 珠江水利宋代開始大發展。北至今連縣、 韶關、 南雄,南至今肇慶、廣州、中山,西至今南寧、桂林,東至今惠陽、龍川等地多有陂塘修建。珠江三角洲堤圍迅速興起。據1976年統計,珠江三角洲宋朝興建的堤圍(見圩垸)已有28處,總計堤長66000多丈,圍護農田面積24000多頃。當時堤圍主要分布於珠江三角洲西北部,著名的有桑園圍、長利圍、赤頂圍、香鵝圍、金西圍等。其中位於今佛山市的桑園圍共有農田1800多頃。這一時期,大型防洪堤防也開始修建。位於今東莞縣東的福隆堤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全長12000餘丈,保護東莞93鄉居民和21000餘頃耕地。鹹潮堤12條也建於這一時期,共長4100餘丈,以抵禦海潮內侵。南宋淳祐(1241~1252)中在博羅縣建有隨龍堤等。廣州城市供水工程有甘溪、四井等,排水則有六脈渠。宋代曾多次修築廣州港,及通海的雙門船閘。灌溉提水機械,如水力推動的筒車和依靠人力、畜力轉動的龍骨水車,都已普遍使用。水碓、水碾等水力機械,也初步普及。
明清興盛期 珠江灌溉工程明清時期普遍修建。西江上中游山丘區開發了大量陂塘和泉水灌田。據《嘉慶一統志》記載,肇慶府共有水塘27座,其中灌溉面積在100頃以上者有6座;在100頃以下者有5座;未記灌溉面積者有16座。桂林府也有塘堰17座,其中南北二堰灌溉面積有2000多頃,大型的如明代陽朔縣神陂灌田千頃以上。雲南宜良縣引陽宗海灌溉的文公渠,在明代洪武、嘉靖年間多次擴建,至今灌田6萬多畝。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堤圍發展十分迅速。據1976年統計,明清間珠江三角洲修建堤圍370餘處,堤線共長45萬餘丈。堤圍分布也由西江向北江、東江及濱海地區發展,並採用多種工程和生物措施加速海灘淤漲。著名的防洪工程有位於高要縣(今肇慶市)東建於明洪武初的水磯堤,長35000餘丈,保護農田700餘頃。人工運河也多有興修,其中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開鑿聯繫南流江與北流江之間的長20里的運河,打開了珠江直通北部灣的航運。清康熙年間又開鑿新寧縣(今台山縣)潭江通海水道三十里。開通高州(治今茂名市)鑒江北通西江支流的水道等。這一時期珠江三角洲水災也因而增加,這和上游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下遊河道淤積加重以及堤圍的盲目興建等因素有關。
近代水利技術引進期 出現套用現代技術修建的灌溉工程。1914年成立廣東治河處(後多次改名),珠江下游始有專管機構。灌溉工程方面,上游南盤江、北盤江以及廣西地區,在三四十年代興建較多。比較著名的有:始建於1937年的雲南省宜良縣的龍公渠;始建於1940年,於1943年竣工的彌勒縣甸惠渠;始建於1941年的廣西柳州鳳山河一期工程;1942年始建的廣東樂昌縣西坑水灌區,都是帶有攔河壩的有壩取水渠系工程。珠江三角洲近百年來新修堤圍多集中於順德、新會、中山、東莞各縣並向各大口門以外的沙洲擴展。防洪方面,1915年珠江下游發生大水災,7月10日西江高要站調查流量達54500m3/s,7月11日北江石角站最大流量22100m3/s,廣州被淹7天,大量堤圍被沖毀,淹沒農田648萬畝,災民378萬人。防洪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清末以來,關於珠江下游防洪的主要意見有:上游進行水土保持;西江開分洪河道,減少三角洲洪水壓力;疏浚入海水道和裁彎取直;修建攔洪水庫和水閘;整治堤圍等。實際做的主要是加固堤圍,同時也結合航運,疏浚了一些下游水道,修建了幾座現代水閘,著名的有東江的馬嘶閘、北江的蘆苞閘和西江的宋隆閘等。其中1920~1924年間修建的蘆苞閘,規模最大,減輕了下游防洪壓力,清除了逾200km2面積的積澇,防洪狀況稍有改善。航運整治方面(尤其是三角洲水道和西江及其支流)取得了一些進展。始建於1937年的雲南開遠水電站,是珠江流域早期的水電站之一,裝機兩台,每台容量1376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