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公元前?年―公元前126年),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任皇后,槐里(今陝西興平)人,父名王仲,母名臧兒。王�先是嫁於金王孫,並生有一女,之後,被母親送入皇太子宮,為劉啟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就是漢武帝劉徹。
其名“�”,始見於[唐朝]司馬貞《史記索隱》。
生平事跡
家庭背景
王�的母親臧兒是燕王臧荼的孫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漢初,群雄並起時候項羽冊封的諸侯王,後被漢太祖劉邦擊敗殺死。可見,王�也是名門之後。後來臧兒嫁給槐里的平民王仲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還有兩個女兒,長女王�,次女王��。後來王仲死了,臧兒又改嫁給長陵田氏,生兩子田�、田勝。
王�最初嫁給金王孫為妻,生了一個女兒金俗。王�的母親臧兒找人為子女卜算時,得知她的兩個女兒都是大貴之人。臧兒就把女兒從金氏家中強行接回。金家很憤怒,不肯和妻子斷絕,臧兒於是很有手段的把王�送進了皇太子宮。皇太子劉啟即位後,臧兒又把王�的妹妹王��送入宮中。
入宮伴駕
果不其然,當時的皇太子,即漢文帝的兒子劉啟,對王�很是寵愛。《漢書・外戚傳》:“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所以王�“美人”“夫人”的封號應該是在劉啟即位後所封。並且,王�做為“王夫人”的時間遠遠超過做“王美人”的時間。
王�共生下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分別是平陽公主,南宮公主,隆慮公主。在懷著漢武帝劉徹的時候,劉啟仍是太子。王�夢見太陽投入她的懷中,告訴了劉啟。劉啟聽後,說:“此貴徵也。”孩子還沒降生時漢文帝就去世了,太子劉啟即位,即漢景帝。按司馬遷在《史記》中的稱呼來看,王�做過一段時間的王美人,但是不久後便晉升為夫人。(《史記・外戚世家》: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公元前156年,在景帝登基的第一年,王夫人為景帝生下了皇十子劉徹。因劉徹自幼聰明伶俐,頗受漢景帝喜愛。
從景帝宮中女性的封號和生子狀況來看,生了三女一男的王�王夫人和生了四男的王��小王夫人非常得寵。而其他為景帝生兒育女的女性大多年紀已大,事實上,景帝自第十子劉徹之後,為景帝誕下皇子的,只有兩位王夫人。
另外,除了兩位王夫人和另一位誕下兩位皇子的賈夫人之外,其他女性,包括景帝長子生母在內的栗姬,在史書上的稱呼都是“姬”,當時並沒有“姬”這一封號(《漢書・外戚傳》:妾皆稱夫人,又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被稱為“姬”的女性都是封號良人及良人之下的等級。
政治聯姻
景帝即位後,立他的太子妃薄氏為皇后。薄皇后是薄太后的族人,是薄太后做主嫁給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帝的。她和景帝的婚姻並不幸福,沒有生子,也不受寵愛。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55年,前元二年夏四月壬午,薄氏最大的靠山薄太后(太皇太后)崩。公元前153年,前元四年夏四月己巳,漢景帝立了栗姬生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同一天,王�之子,虛歲四歲的劉徹被立為膠東王。
劉榮被立為太子之後,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在屢次向皇帝弟弟進獻美人後,又打起了新太子的主意,於是為女兒阿嬌向栗姬請求聯姻。栗姬對長公主一而再、再而三的進獻美人本就不滿,也清楚劉嫖見風使舵的貪婪本性,於是斷然拒絕。
劉嫖十分惱火,決定尋找其他的人選。景帝十四子,長子榮、次子德、三子閼於都是栗姬所生。劉余好治宮室苑囿狗馬,口吃;劉非驕奢;劉端為人賊戾,又不能近女色;劉彭祖巧佞卑諂;劉勝沉溺聲色;劉發生母身微,母子都不受寵;接來下,就是自幼聰明伶俐,母子都深受景帝喜愛的――景帝第十子,王�之子劉徹。
劉嫖來找王�王夫人,要把女兒許配給她的兒子、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膠東王劉徹。
《史記・外戚世家》:“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栗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長主欲與王夫人,王夫人許之。”
志怪小說《漢武故事》根據這一史實講述了一個美好的故事: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是時皇后無子,立栗姬子為太子。皇后既廢,栗姬次應立;而長主伺其短,輒微白之。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可惜青梅竹馬的美好故事只是小說的虛構,劉徹和陳氏的聯姻、以及同時定下的館陶的次子陳�和王夫人的小女兒隆慮公主的聯姻,有兩位母親鮮明的政治考慮。
立子立後
在次之後,劉嫖不時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外加稱讚王夫人的兒子。景帝也認為劉徹德才兼備,而且又有從前他母親夢日入懷的祥兆,所以對他格外寵愛。有一次,長公主和景帝說,栗姬經常讓宮女們在背後用巫術詛咒唾罵皇帝喜愛的妃子。景帝聽後,對栗姬生出厭惡之心,但是因為以往和栗姬感情深厚,仍舊存有善念。後來,景帝生病時曾試探栗姬,說:“我百歲之後,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們的兒子啊。”栗姬當時懷有憤恨之心,不但沒有答應景帝,反而口出惡言。景帝對栗姬徹底失望,但是隱忍沒有發作。
懂得適時而動的王夫人知道景帝惱怒栗姬,但要廢掉太子,還需要加一把火,這把火必須時機合適火候得當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立太子兩年後,前元六年九月(公元前151年),薄皇后被廢黜。四個月後,前元七年(前150年)春正月,王�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后。大行上奏:“‘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景帝大怒:“這是你應該說的話嗎!”遂下令誅殺大行,又廢掉太子為臨江王,栗姬幽居冷宮,之後憂憤而死。
同年夏四月乙巳,得寵的王�順理成章被立為皇后,同月丁巳,她的兒子劉徹立為太子。之後王�的兄長王信被封為蓋侯。
王�做了九年皇后。公元前141年景帝逝後,王�之子,太子劉徹即皇帝位,冊封其祖母竇氏為太皇太后,其母王氏為皇太后。王�是少年劉徹帝王之路上的的堅強後盾,她周旋於劉徹和太皇太后竇氏之間。她一路謹小慎微,不斷為自己的兒子掃平前路的障礙。
晚年得勢
漢武帝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竇氏駕崩。精明幹練的王太后也徹底擺脫了束縛,效法她的婆婆竇氏干預朝政,扶持其弟田�坐擁丞相之位,權傾朝野。王�與前夫金王孫生的女兒金俗,一直在民間。漢武帝剛剛登基時,韓嫣告訴武帝這件事。武帝說:“何為不早言?”於車駕自往迎之。金俗的家在長陵小市,武帝的車到了她家門口,派左右進去請她。金俗家人看到皇帝的車駕驚恐萬分,金俗要逃匿。左右將她扶出拜見皇帝,武帝下了車駕說道:“大姊,何藏之深也?”
到了長樂宮後,金俗與武帝一起拜謁太后。王太后垂涕,女兒金俗也潸然淚下。後來武帝賜給金俗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王太后謝曰:“為帝費。”後又賜金俗湯沐邑,號曰修成君。金俗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淮南王劉安的太子劉遷,成為淮南王妃。兒子號修成子仲,因為王太后的縱容,橫行於京師。
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六月庚午,做了十五年太后的王�崩於長樂宮東殿,諡號孝景皇后,與漢景帝合葬陽陵。(按《史記・外戚世家》記載,王�元朔四年去世,因《漢書》在《外戚傳》《武帝紀》中均記載王�崩於元朔三年,本詞條以漢書為準。)
太后家族
王�成為皇后之後,漢景帝封她的兄長王信為蓋侯。漢武帝即位後,王皇后晉為王太后。同時,封王�弟弟田�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尊皇太后王�的母親臧兒為平原君。王仲早死,葬在槐里,追尊為共侯,設定了二百戶的園邑。田�後來官至丞相。
等到平原君臧兒去世,跟田氏一起葬在長陵,設定的陵園同共侯陵園一樣。而王太后於孝景帝死後十六年,即元朔三年(前126年)崩,與景帝合葬陽陵。王太后家凡四人為侯。
史籍記載
史記・外戚世家
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兒。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臧兒嫁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與兩女。而仲死,臧兒更嫁長陵田氏,生男�、勝。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曰兩女皆當貴。因欲奇兩女,乃奪金氏。金氏怒,不肯予決,乃內之太子宮。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先是臧兒又入其少女兒�,兒�生四男。
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后以薄氏女為妃。及景帝立,立曰薄皇后。皇后毋子,毋寵。薄太后崩,廢薄皇后。
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栗姬,齊人也。立榮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之而未發也。
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其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
景帝崩,太子襲號為皇帝。尊皇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封田�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
景帝十三男,一男為帝,十二男皆為王。而兒�早卒,其四子皆為王。王太后長女號曰平陽公主,次為南宮公主,次為林慮公主。
蓋侯信好酒。田�、勝貪,巧於文辭。王仲蚤死,葬槐里,追尊為共侯,置園邑二百家。及平原君卒,從田氏葬長陵,置園比共侯園。而王太后後孝景帝十六歲,以元朔四年崩,合葬陽陵。王太后家凡三人為侯。
漢書・外戚傳
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父王仲,槐里人也。母臧�,故燕王臧荼孫也,為仲妻,生男信與兩女。而仲死,臧�更嫁為長陵田氏婦,生男�、勝。臧�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卜筮曰兩女當貴,欲倚兩女,奪金氏。金氏怒,不肯與決,乃內太子宮。太子幸愛子,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夫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是時,薄皇后無子。後數歲,景帝立齊栗姬男為太子,而王夫人男為膠東王。
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栗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長主欲與王夫人,王夫人許之。會薄皇后廢,長公主日譖栗姬短。景帝嘗屬諸姬子,曰:“吾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子男之美,帝亦自賢之。又耳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又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當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
初,皇后始入太子家,後女弟��亦復入,生四男。��蚤卒,四子皆為王。皇后長女為平陽公主,次南宮公主,次隆慮公主。
皇后立九年,景帝崩。武帝即位,為皇太后,尊太后母臧�為平原君,封田�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蓋侯信好酒,田�、勝貪,巧於文辭。�至丞相,追尊王仲為共侯,槐里起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及平原君薨,從田氏葬長陵,亦置園邑如共侯法。
初,皇太后微時所為金王孫生女俗,在民間,蓋諱之也。武這始立,韓嫣白之。帝曰:“何為不蚤言?”乃車駕自往迎之。其家在長陵小市,直至其門,使左右入求之。家人驚恐,女逃匿。扶將出拜,帝下車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載至長樂宮,與俱謁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帝奉酒,前為壽。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以賜姊。太后謝曰:“為帝費。”因賜湯沐邑,號修成君。男女各一人,女嫁諸侯,男號修成子仲,以太后故,橫於京師。太后凡立二十五年,後景帝十五歲,元朔三年(前126年)崩,合葬陽陵。
漢書・景帝紀
(前元二年)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崩(服虔曰:「文帝母薄太后也」)。(前元四年)夏四月己巳,立皇子榮為皇太子,徹為膠東王。
(前元六年)秋九月,皇后薄氏廢。
(前元七年)春正月,廢皇太子榮為臨江王。
夏四月乙巳,立皇后王氏。
丁巳,立膠東王徹為皇太子,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
漢書・武帝紀
(元朔三年)六月庚午,皇太后(王�)崩。野史軼聞
簡介
《漢武故事》,又名《漢武帝故事》,共一卷。此書是一篇雜史雜傳類志怪小說,“多與《史記》、《漢書》相出入,而雜以妖妄之語”。《漢武故事》稱“景帝亦夢高祖謂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劉徹幼名彘和陳後小名阿嬌的說法由此而來,但包括《史記》《漢書》在內的正史均無相關記載。
正文
漢景帝王后槐里王仲女也,名姝兒。母臧氏,臧荼孫也。初為仲妻,生一男兩女。其一女即後也。仲死,更嫁長陵田氏。生二男。後少孤,始嫁與金王孫,生一男矣。相工姚翁善相人,千百弗失,見後而嘆曰:“天下貴人也。當生天子。”田氏乃奪後歸,納太子宮,得幸,有娠,夢日入懷。景帝亦夢高祖謂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為武帝。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少而聰明,有智術。與宮人諸兄弟戲,善征其意而應之。大小皆得其歡心。及在上前,恭敬應對,有若成人。太后下及侍衛鹹異之。
是時薄皇后無子,立栗姬子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婚。栗姬妒,寵少衰,王夫人因令告栗姬曰:“公主前納美人得幸於上,子何不私謁長公主結之乎?”時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也。故栗姬怒不聽,因謝長公主,不許婚。長公主亦怒,王夫人因厚事之。長公主更欲與王夫人男婚,上未許。
後長主還宮,膠東王數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指其女曰:“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皇后既廢栗姬次應立,而長主伺其短輒征白之。上嘗與栗姬語,屬諸姬子曰:“吾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弗肯應,又罵上“老狗”。上心銜之。未發也。長主日潛之,因譽王夫人男之美。王夫人陰告長主,使大臣請立栗姬為後,上以為栗姬諷之,遂發怒,誅大臣,廢太子為王。栗姬自殺。遂立王夫人為後,膠東王為太子。時年七歲。上曰:“彘者徹也。”因改名徹。
廷尉上囚防年.繼母陳氏殺年父,年因殺陳。依律,殺母,大逆論。帝疑之,詔問太子,對曰:“夫繼母如母,明其不及也。緣父之愛,故謂之母爾。今繼母無狀,手殺其父,則下手之日,母恩絕矣。宜與殺人者同,不宜大逆論。”帝從之,棄市。議者稱善。
太子年十四即位,改號建元。長主伐其功。求欲無厭,上患之。皇后寵亦衰。皇太后謂上曰:“汝新即位,先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長主,必重得罪。婦人性易悅,深慎之。”上納皇太后戒,復與長主和,皇后寵幸如初……
相關影視
《漢武帝》王美人/王皇后/王太后(李建群飾)
《漢武大帝》王美人 (宋曉英飾)
《大漢天子》王皇后 (徐琳飾)
《美人心計》王� (王麗坤飾 幼年蔣依依飾)
《東方朔》 王太后(陶慧敏飾)
《大漢天子3》王太后 (鄔倩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