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元

前元

前元”是歷史學術語,同樣性質的術語還有“中元”“後元”。在漢武帝使用年號紀年以前,史學家一般用帝王名號來紀年。由來漢朝的文帝和景帝都曾改元,但是沒有年號。其改元的方式,就是重新計元年。比如本來已經九年了,到了第十年改元,就是把第十年也叫元年,而不叫十年。而“前元”“中元”“後元”這些就是後來的史官為了敘事的方便而追加的了,只是區別先後的符號而已,算不上是年號,真正年號始於漢武帝時,都是表達一定的意義的。景帝有兩次改元,《史記》沒有給出具體的原因,在孝景本紀中這年發生了重大事件,廢栗太子,立劉徹,同時還發生了日食。可能是諸多事件促使景帝改元。中六年又發生了日食,景帝再次改元,可能不是巧合,這一年梁孝王死了,他是景帝的親弟弟,吳楚之亂立下大功,在竇太后的支持下,有爭奪帝位的行動。

簡介

“前元”是歷史學術語,同樣性質的術語還有“中元”“後元”。在漢武帝使用年號紀年以前,史學家一般用帝王名號來紀年。在漢文帝時,史官紀年分為兩段,前段為“前元”,後段為“後元”;漢景帝時,分為三段,“前元”“中元”“後元”。它們不是年號,但類似後來的年號。

由來

漢朝的文帝和景帝都曾改元,但是沒有年號。其改元的方式,就是重新計元年。比如本來已經九年了,到了第十年改元,就是把第十年也叫元年,而不叫十年。而“前元”“中元”“後元”這些就是後來的史官為了敘事的方便而追加的了,只是區別先後的符號而已,算不上是年號,真正年號始於漢武帝時,都是表達一定的意義的。

《史記·文帝紀》記載: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於是天子始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也就是說文帝在17年因為得了這個“人主延壽”玉杯,覺得是上天給他加壽,所以為了順應天意,就改元了,把紀年從元年重新開始。這種現象並非始於漢文帝,《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十四年即曾更為元年。

漢武帝漢武帝

景帝有兩次改元,《史記》沒有給出具體的原因,在孝景本紀中,可以看到,

“七年冬,廢栗太子為臨江王。十(二)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隸作陽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條侯周亞夫為丞相。四月乙巳,立膠東王太后為皇后。丁巳,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註:當時還是以十月為一歲之首月,所以一年中先有十二月,再有二月)

這年發生了重大事件,廢栗太子,立劉徹,同時還發生了日食。可能是諸多事件促使景帝改元。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見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陽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為濟川王,子彭離為濟東王,子定為山陽王,子不識為濟陰王。梁分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為大理,將作少府為將作大匠,主爵中尉為都尉,長信詹事為長信少府,將行為大長秋,大行為行人,奉常為太常,典客為大行,治粟內史為大農。以大內為二千石,置左右內官,屬大內。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中六年又發生了日食,景帝再次改元,可能不是巧合。這一年梁孝王死了,他是景帝的親弟弟,吳楚之亂立下大功,在竇太后的支持下,有爭奪帝位的行動。景帝分梁國為5小國,明顯是削弱梁國實力,和武帝的“推恩令”是一個意思。同時在中央政府,景帝進行了官制調整。這一年發生了這么多變化,景帝於次年改元也算有道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