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秋蟬,寒蟬。出處
唐 杜甫 《立秋後題》詩:“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唐 劉禹錫 《始聞秋風》詩:“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明 陳子龍 《擬古》詩之一:“玄蟬思清露,鵾雞慕朝光。”詩歌始聞秋風,開頭兩句“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有知有情的形象即詩題中的“秋風”,亦即“秋”的象徵。回憶起去年觀賞黃菊的時刻與詩人分別,而今一聽到秋蟬的鳴叫,便又回到詩人的身邊共話別情。
在這裡詩人採取擬人手法,從對方著墨,生動地創造了一個奇妙的而又情韻濃郁的意境。據《禮記。月令》,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看黃菊”、“聽玄蟬”,形象而準確地點明了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
明 陳子龍 《擬古》詩之一:“玄蟬思清露,鵾雞慕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