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始聞秋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
作品格律
這首七言律詩的用韻方式為首句不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上平十灰;可“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押(平水韻)。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品注釋
①君:或謂君字未知所謂(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蓋為秋風設辭也,稱作者為君。黃菊九月開花,正值秋盡,故言與君別。②玄蟬:俗稱知了。孟秋之月寒蟬鳴,故秋風自謂我卻回。
③五夜:夜間五個更次。代指夜間。
④颼飀:風聲。
⑤拳毛:即蜷毛,馬毛拳曲貌。唐太宗六駿有拳毛騧。
⑥雕眄青云:《 春秋元命苞》:立秋之日鷹鸇擊。雕,鷹屬,秋高眼疾。
⑦君:此為作者語秋風,稱秋風為君。意謂秋高氣爽,故為秋風扶病登高以四望。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公元836—842年之間。唐武宗會昌元年(841), 劉禹錫作《秋聲賦》。這篇賦的末尾說:“嗟乎!驥伏櫪而已老,鷹在耩而有情。聆朔風而心動,盼天籟而神驚。力將痑兮足受紲,猶奮迅於秋聲。”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進取,奮發不已的樂觀精神,與《秋聲賦》頗為一致,可見這首詩的寫作年代不會與《 秋聲賦》的寫作年代太遠。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劉禹錫患了足疾,此後一直疾病纏身。這首詩中有“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寫詩人有病,與這個時期詩人的健康狀況頗符,說明這首詩斷不會作於公元836年之前。作品鑑賞
這首《始聞秋風》不同於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了獨特的美學觀點和藝術創新的精神。開頭兩句“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就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詩題中的“秋風”,亦即“秋”的象徵。當她重返人間,就去尋找久別的“君”──也就是詩人。她深情地回憶起去年觀賞黃菊的時刻與詩人分別,而此刻一聽到秋蟬的鳴叫,便又回到詩人的身邊共話別情。在這裡詩人採取擬人手法,從對方著墨,生動地創造了一個奇妙的而又情韻濃郁的意境。據《禮記·月令》,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看黃菊”、“聽玄蟬”,形象而準確地點明了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
頷聯“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是詩人從自己的角度來寫。詩人說:五更時分,涼風颼颼,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回來了,一年不見,“你”還是那么勁疾肅爽,而我那衰老的顏狀卻在鏡中顯現出來。這前一句是正麵點出“始聞秋風”,後一句是寫由此而生髮的感慨;和以上兩句連讀,仿佛是一段話別情的對話。
讀到這裡,頗有點兒秋風依舊人非舊的味道,然而頸聯“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用力一轉,精神頓作。到了尾聯,由於有頸聯“馬思邊草”、“雕眄青雲”為比興,這裡的迎秋風上高台,翹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為君”二字照應開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寫出一年顏狀衰變的原因。但是,儘管如此,豪情不減,猶上高台,這就更表現出他對秋的愛,更反映了詩人自強不息的意志。可見前言“一年顏狀鏡中來”,是欲揚先抑,是為了襯托出顏狀雖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潛說:“下半首英氣勃發,少陵操管不過如是。”
劉禹錫作為中唐時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員,作為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家,是比較爽朗和倔強的。他並不因失敗和不幸而消沉氣餒,相反他卻以為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從中獲得教益。這就是他所說的:“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學阮公體三首》)。所以他在遭貶之後,仍然能保持著對用世的渴望和對理想的執著,至老不衰。晚年寫的這首《始聞秋風》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跌宕雄健的風格和積極健康的美學趣味,正是詩人那種“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的藝術寫照。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為匈奴族後裔。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劉禹錫出生於嘉興(今屬浙江)。公元793年(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一同參與永貞(805-806)革新,結果一同貶謫遠郡,歷盡坎坷。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閒職,後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其詩精煉含蓄,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今都不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蒐集遺佚,輯為《外集》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