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鍋貼

牛肉鍋貼

牛肉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食品,是江蘇南京著名的回族小吃,一般是餃子形狀。牛肉鍋貼是金陵八絕之一,是以牛肉為餡料,用麵皮包成餃子後,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色後裝盤即可食用。這種甜中帶鹹的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餡味鮮美,滋味別具。

菜品歷史

據傳,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喪事剛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賀新春,不思茶飯。午後獨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氣飄來,頓感心曠神怡,便尋著香氣走到了御膳房,但見御廚正將沒煮完的剩餃子放在鐵鍋內煎著吃,看到太祖進來大氣不敢出。這時太祖幾天也沒好生進補,此時香味勾起了食慾,就讓御廚鏟幾個嘗嘗,這一嘗不要緊,直覺得焦脆軟香,煞是好吃,一連吃了四、五個。後問這叫什麼名子,御廚一時答不上來,太祖看了看用鐵鍋煎的餃子就隨口說那就叫鍋貼吧。正月庚午十一太祖到迎春苑宴會射箭,宴請大臣時讓御廚做了這道鍋貼賞給大家享用,御廚們從口味到外形加以改進,眾臣食後倍加讚賞。後來這道鍋貼從宮中傳到了民間,又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研究和改進,最終成為今天的鍋貼。

​百科名片

牛肉鍋貼牛肉鍋貼

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食品,一般是餃子形狀。牛肉鍋貼是以牛肉為餡料,用麵皮包成餃子後,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色後裝盤即可食用。

原料

1、皮料:中筋麵粉500克,精鹽3克,熱水300克(約70℃)。

2、餡料:牛肉850克,醬油13克,味素5克,精鹽5克,胡椒粉2克,香油5克,蔥10克,姜5克,花生油10克。

牛肉鍋貼牛肉鍋貼

準備原材料:肉陷,餃子皮直接買來,或現擀。再準備其他作料:醬油、鹽、味素、蔥姜等,外加一個雞蛋。

製法

1、將牛肉去筋膜並剁成末,姜、蔥均剁末,同放 入盆中,加醬油、精鹽、味素、胡椒粉、香油和水250克攪勻,成為餡料待用。

2、麵粉放案板上,加入精鹽和熱水(70℃以上)300克,均勻地和好麵粉,並攤開晾涼(即燙麵和面法),再揉搓至純滑,即為湯麵皮。

3、將揉搓好的麵團搓條摘成60塊劑子,用擀麵杖擀成中間較厚、邊緣稍薄的皮子,各包入餡心,捏成褶紋餃。 4、把鍋貼餃擺入已抹油並燒熱的平底鍋里,先煎半分鐘後,加水至鍋貼的1/3高,加蓋煎至水乾餃熟,底呈金黃焦色即可。

牛肉鍋貼牛肉鍋貼

包起來的方法很簡單:把餃子皮中間捏住,兩邊要通風喔! 鍋里碼好,注意關鍵步驟:先加少許油,小火3分鐘後,澆適量的水,鍋里發出哧哧的響聲,蓋上鍋蓋,2分鐘再打開,如此反覆2-3次即可。中間翻鍋一次.

菜品特色

牛肉鍋貼外觀焦黃酥脆,內里鮮嫩多汁,咬一口既酥又脆。

食用須知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物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特點

這種鹹點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餡味鮮美,滋味別具。

南京著名小吃

南京有哪些膾炙人口的小吃呢?鴨血冬粉、尹氏湯包、蟹黃包……數不勝數~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豐富一下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