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爪哇禾雀](/img/1/4d6/nBnauM3X4QTO1EDMxcDNwgTM2ITM3UTNzAzNwADMwAzMxAzL3Q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爪哇禾雀又名文鳥、稻鳥。長14公分。嘴堅實,紅色。
成鳥:頭黑,臉頰有顯著白色斑塊,上體及胸灰色,腹部粉紅,尾下白,尾黑。亞成鳥頭偏粉色,頂冠灰,胸粉紅。 虹膜-紅色;嘴-深粉紅;腳-紅色。
習性
![爪哇禾雀](/img/d/131/nBnauM3X1EjM4YTOzEDN3ADN2ITMwIjMyMDNwADMwAzMxAzLxQ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常結群棲息於農田、村鎮附近的草叢、灌叢或稻田中,主食是禾木科及其它雜草種子。人工飼養下常年可以繁殖。 爪哇禾雀身體強健,不易生病。
爪哇禾雀在原產地因危害農作物曾被視為害鳥,經過長期的馴養和繁,已繁衍出灰色、白色、紅色、藍色和銀色等品種。
爪哇禾雀生殖時每次約產下5至8個蛋,孵化期大約是兩個星期,白天由公鳥和母鳥輪流孵蛋,晚上母鳥通宵孵蛋,小鳥孵出後主要由母鳥培育。
飼養
![人工飼養的爪哇禾雀](/img/1/111/nBnauM3X2YjNwQTN0QjN3UTNzMTM5kjM5ADMxADMwAzMxAzL0Y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文鳥是非常活潑而且富有體力的小鳥。為了維持它的體力,在它的食品中需要混雜青米。此外,在文鳥發情期間需要食用卵米,即在青米中攪拌雞蛋1個,乾燥後,再讓它們食用。
個別飼養性情惡劣的文鳥。文鳥的性情是十分急躁的。假如兩隻性情分歧的文鳥居住在一起,那么這兩隻鳥的吵鬧就不會停止,甚至兩者之間爭鬥,以置對方於死地為止。所以,要儘早認清文鳥的個性,將它們分別飼養在不同籠內。
文鳥的籠內要裝置鳥巢。文鳥的飲水器要有蓋子。文鳥是沒有良好教養的小鳥,無論在食用食品還是飲水的時候,往往撒得到處都是。所以飼養文鳥時,要在為它們預備飼料或青菜、飯糰的時候,儘量做得大塊一點。飲水器上面也要加蓋子。
在每年10月以後開始讓文鳥下蛋,最為適當。為了配合時間,在8月末至9月初就要開始供給發情用的食品。文鳥產下第四枚蛋以後開始孵蛋。在這段時間裡,要停止供給發情用的食品,同時補充充足的青菜和鈣粉。
繁殖
![爪哇禾雀](/img/5/f03/nBnauM3X3cTN5YjM4cjN3UTNzMTM5kjM5ADMxADMwAzMxAzL3Y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文鳥在7月前後進入換羽期。8月份機長出新羽毛。可在8月初開始為給發情飼料,讓它們水浴,8月中旬開始銜草營巢,完成後馬上可產蛋,每天產1枚,一般每窩4-7枚。在產蛋期,對雌鳥要十分注意觀察,因雌鳥由於蛋阻症而死亡的情況很多。如果發現雌鳥患了蛋阻症,要馬上用滴管從口部灌蓖麻子油,也可自肛門灌。
(2)孵化:文鳥產完第3枚蛋即開始孵化,一般18天出雛,南北方可因氣溫高低有1-2天的差異。孵化7-8天后就應驗蛋,易手驚的鳥可推遲幾天驗蛋或不驗蛋。雛鳥出殼後,雌鳥出來吃牡蠣粉的次數增多,飼養者見到此情況可判斷雛鳥已出殼。雌鳥在孵化期間可暫停餵蛋大米飼料。
(3)育雛:雛鳥出殼後自己不會吃食,需親鳥餵養,這時要供給蛋小米(蛋黃用量減半),同時要多餵牡蠣粉。雛鳥出殼10天后即可睜開眼睛,15天后長羽毛,30天后可出巢。雛鳥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獨立吃食,一般出殼45天以上離開母鳥比較安全。幼鳥身體較虛弱,應注意氣溫的冷熱變化。
種類
![爪哇禾雀](/img/f/2a1/nBnauM3XzEDO4cjNxUjN3UTNzMTM5kjM5ADMxADMwAzMxAzL1Y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白文鳥
銀文鳥
紅文鳥
藍文鳥
貿易
爪哇禾雀被飼養作寵物鳥已有幾個世紀的歷史,例如日本於江戶時代已從中國引入爪哇禾雀作寵物。
爪哇禾雀與中國文化,據說在400年前已有中國人飼養爪哇禾雀。因此爪哇禾雀雀經常被用作中國占卜術中靈雀占卜的“媒鳥”。相士首先把爪哇禾雀從小盒中放出來,然後禾雀會在占卜用的簽筒抽一支簽,相士此後便會根據簽文向客人解釋簽文。這種占卜術在香港廟街最為盛行。
與中國文化
據說在400年前已有中國人飼養爪哇禾雀。因此爪哇禾雀雀經常被用作中國占卜術中靈雀占卜的“媒鳥”。相士首先把爪哇禾雀從小盒中放出來,然後禾雀會在占卜用的簽筒抽一支簽,相士此後便會根據簽文向客人解釋簽文。這種占卜術在香港廟街最為盛行。
實驗
![爪哇禾雀](/img/3/471/nBnauM3X2cDNxUTO4MjN3UTNzMTM5kjM5ADMxADMwAzMxAzLzY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日本慶應大學心理學教授渡邊茂的研究小組,將七隻文鳥分成兩組,讓它們聽同一個人說的中文和英文錄音。他們訓練其中一組文鳥,聽到英文便飛過鳥籠中的棲木,並給予食物獎勵;另一組文鳥聽到中文時飛過棲木,同樣也會有獎利。研究人員定下鳥兒“畢業”的規定,文鳥如果平均十次實驗有八次以上能正確區分中文和英文,並持續三天便合格。經過三十六天的訓練,所有文鳥都順利“畢業”。
研究者渡邊教授說,人類即使遇到未曾學過的語言,也能根據語言的抑揚頓挫和節奏等特徵判別,文鳥似乎也有這種能力。從前關於這種能力的實驗,只限於猴子、老鼠等哺乳動物。
現狀
由於棲息地開發,以及經常被設陷阱捕捉作寵物鳥類貿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數目下降。
保護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品種以及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中的易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