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森林動物群
正文
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森林地帶的動物群,其特點明顯,分布也較廣。熱帶雨林動物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印度、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那裡常年高溫、多雨,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有多層樹冠,為動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充分條件。(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植被)
在熱帶雨林,動物種類的分化達到高峰,但每種的個體數卻較其他森林動物少,優勢種的現象不明顯。熱帶雨林的動物具有鮮麗的體色、奇怪的外形,例如鳥類和昆蟲(尤其是蝴蝶)特別明顯。昆蟲、兩棲類、爬行類等變溫動物種類及數量豐富,許多古老類群在這裡也得到很大發展,如兩棲類(無足目)、爬行類(蟒、龜)和不少陸棲無脊椎動物(寶石甲蟲、陸地渦蟲),其中有些類群相當數量的種尚未定名。樹棲種類多,地棲種類少,地棲哺乳類大多體形趨於纖小,如鼷鹿、黑鹿、貘等適合於密林的生活。樹棲攀緣生活的種類占絕對優勢,獸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大量肉食性昆蟲(甲蟲)都具有不少樹棲種,這些動物在形態結構上形成了許多適應樹棲攀緣生活的特徵,如捲尾猴等。熱帶雨林生態條件的季節變化不大,其動物生命活動的季相變化不明顯,動物全年活動,無冬眠、夏眠現象和貯糧習性,無明顯換毛期,無一定繁殖季節,季節性遷移現象很少。相反,動物的晝夜活動明顯分化,夜出活動的種類較晝出活動的種類多。
代表性動物:不同大陸的熱帶森林,動物種類的組成差別很大。哺乳類,美洲主要有狨鼠(Hapalomys)、捲尾猴(Cebus)、蛛猴(Ateles)、樹懶 (Bradypus)、小食蟻獸(Tamandua)、南美貘(Tapirus terrestris)、吸血蝠;非洲主要有大猩猩(Gorilla)、黑猩猩(Pan)、長尾鯪鯉(Manispentadactyla)、狓(Okapia jonstoni)、倭河馬(Choeropsis); 亞洲主要有猩猩(Pongo)、長臂猿(Hylobates)(見圖)、 眼睛猴(Tarsius)、蜂猴(Nycticebus)、樹鼩(Tupaia)、獼猴(Macaca)、巨松鼠(Ratufa)、大鼯鼠(petaurista);澳洲主要有樹袋鼠(Dendrolagus)、袋貂(phalanger)、樹袋熊(Phosco-larctos)。鳥類,美洲有蜂鳥(Trochilus)、麝雉(Opi-sthocomus);非洲的太陽鳥幾乎占世界的一半;亞洲有綠孔雀(Pavo muticus);澳洲有食火雞(Casuarius)、極樂鳥(Paradisaea)、冢雉(Megapodius)等、爬行類,美洲有森蚺(Eunects musinus)等;非洲有避役(Chamaeleon);亞洲有蟒蛇(Python)、巨蜥(Varanus)。兩棲類,亞洲有樹蛙(Rhacophorus)等。
熱帶雨林居民,許多地方實行“刀耕火種”,幾年後放棄原耕地,再繼續開拓荒地。造成生態序列中出現稀疏的次生林,動物區系和植物區系貧乏化。
亞熱帶森林動物 分布於熱帶雨林以南和以北的地區,主要在中國東南部,美國及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和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的西南部。這裡的年均溫逐漸降低,季節變化趨於明顯。動物群組成的多樣性和古老性僅次於熱帶雨林,保存了一些古老類群,如熊貓(見彩圖)、 揚子鱷等。但是越向北種類越減少,並出現某些種類的優勢現象。中國亞熱帶有少數特有種類,如金絲猴(Rhinopithecus)、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麞(Hydropotes inermis)等。與熱帶雨林動物比較,亞熱帶森林動物生命活動的季相變化趨於明顯。
亞熱帶森林則往往被永久性的耕地所代替,只在一些崎嶇山地保留一些森林,這些地區的動物受到人類活動和狩獵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