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伯勞天山亞種

灰伯勞天山亞種

灰伯勞天山亞種(學名:Lanius excubitor homeyeri)。脊索動物門,鳥綱,動物界。國內分部新疆(天山)、國外西伯利亞(西部)、伊朗。Dementiev(1954)認為它是新疆亞種 homeyeri 的同物異名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北寒露。多生活於從平原到山地的疏林或林間空地附近。棲息在海拔800米以下山地次生闊葉林帶的開闊或半開闊的生境,如林緣、灌叢和低矮的雜木林等處。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是不常見季候鳥,見於中國北方。亞種funereus繁殖於中國西北部;mollis和sibiricus於中國北方及東北越冬;homeyeri和leucopterus於中國西北越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編號:
2774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

雀形目

中文科名:

伯勞科

拉丁科名:

Laniidae

中文屬名:

伯勞屬

拉丁屬名:

Lanius

拉丁種名:

excubitor

拉丁亞種:

leucopterus

定名人:

Severtzov

年代:

1875

中文名:

灰伯勞天山亞種

原始文獻:

Str. Feath. 3: 430

模式產地:

中亞: Upper Naryn Riv., Russian Turkestan

國內分布:

新疆(天山)

國外分布:

西伯利亞(西部), 伊朗

外形特徵

體大長約24厘米。雄鳥:頂冠、頸背、背及腰灰色;粗大的過眼紋黑色,其上具白色眉紋;兩翼黑色具白色橫紋;尾黑而邊緣白色;下體近白。亞種funereus上體灰色較淺,下體多蠹斑,翼上白色較多。雌鳥及亞成鳥:色較暗淡,下體具皮黃色鱗狀斑紋。虹膜-褐色;-黑色;腳-偏黑。尖而清晰的schrreea及拖長的帶鼻音叫聲eeh;也作粗啞的ga-ga-ga聲。
灰伯勞天山亞種國內未藏標本。上體淡灰,下體較白,腰和尾上覆羽白色。Dementiev(1954)認為它是新疆亞種 homeyeri 的同物異名。

生活習性

棲息在海拔800米以下山地次生闊葉林帶的開闊或半開闊的生境,如林緣、灌叢和低矮的雜木林等處。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常棲於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到後飛回樹枝。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稱其為“屠夫鳥”。巢呈杯狀,置於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雜斑。灰伯勞為中國北方常見的一種大型伯勞。它不在中國繁殖,但在春、秋季節沿中國北方各省遷徙,並有少數個體在中國越冬。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新疆天山(旅鳥、冬候鳥)。國外分布於西伯利亞西部(夏候鳥);伊朗(旅鳥、冬候鳥)。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