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簡介種中文名:濱木犀欖
種拉丁名:Oleabrachiata(Loureiro)MerrillexG.W.Groff
中國植物志:61:134
英文植物志:15:298
形態特徵
濱木犀欖(植物分類學報)也叫白茶木(廣東)(圖版37:4-5),灌木,高1-9米;樹皮灰色。枝灰白色或灰褐色,圓柱形,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圓柱形,稍粗糙,通常被微柔毛,節處壓扁。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8厘米,寬1.2-3(-4)厘米,通常中部以上最寬,先端漸尖至短尾狀漸尖,基部楔形,葉緣中部以上具不規則鋸齒,稀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除中脈上面常被微柔毛外,其餘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5-7對,不甚明顯,下面微凹入;葉柄長3-5毫米,通常被微柔毛或變無毛。
花序特徵
濱木犀欖花序腋生,圓錐狀,有時成總狀或傘狀,長0.5-3厘米,常被柔毛;花白色,雜性異株。兩性花長2-2.5毫米;花梗長1-1.5毫米,被短柔毛或近無毛;花萼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裂片寬卵形或尖三角形,長約0.5毫米;花冠管長1-1.5毫米;花冠裂片卵圓形,長0.5-1毫米,盔狀;雄蕊近無花絲,花葯橢圓形,長約0.8毫米;子房卵球形,無毛,柱頭頭狀,微2裂。果球形,徑5-7毫米,成熟時紫黑色或藍紫色。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濱木犀欖產於中國的廣東省、海南省及東南亞地區。生海拔700米以下的低海拔的叢林中及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越南。
唇形目百科(一)
唇形目(學名:Lamiales),也被稱為玄參目(學名:Scrophulariales),是一類雙子葉植物,有木本和草本,其中玄參科常含有生物鹼和甙類,所以很多種都可以作為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