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名:大山馬先蒿
學名:PedicularistachanensisBonati
科:玄參科
屬:馬先蒿屬
產地分布
為我國特有種,產雲南東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乾時多少變黑,高20-32厘米。根束生,多少紡錘形,肉盾變粗。莖多單條,直立,不分枝,中空,向基光滑,向上漸生暗棕色柔毛。葉基生與莖生,基生者成叢,具長柄,柄長可達3-7厘米,面上溝中有短密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5-9厘米,寬1-1.3厘米,羽狀全裂或後半部羽狀全裂,前半部羽狀深裂,裂片極多,約15-24對,多少卵形,基部幾不下延,長5-7毫米,寬3-4毫米,邊緣有缺刻狀重鋸齒,莖生葉不發達,約可達9枚,一般僅3-5枚,下部者稍大,上部者很小,而使莖顯得裸露,裂片數目很少。花序頂生而短,亞頭狀;苞片下部者葉狀有短柄,上部者幾無柄;花梗長2-3毫米;萼膜質,長約6毫米,管略作圓筒形,前方稍開裂,齒3枚,後方1枚針形,側方兩枚基部狹縮,上部多少膨大,卵形有鋸齒;花冠玫瑰色,長約20毫米,管伸直,圓筒形,為萼管長度的兩倍,長約12-14毫米,外面有長毛,盔直立部分前緣高約3毫米,在中部以上有1對小耳狀凸起,約以直角向前轉折成為地平部分,其中合有雄蕊的部分長3.5-4毫米,稍稍膨大,其下緣均加厚而向內捲曲,在轉角處以前有兩枚或有時1枚緣形的長倒一齒,因下緣捲曲而不露於外,前方漸漸狹細成喙,在其額部以前的喙的縫線上有多少突然隆起而為扁三角形的雞冠狀凸起,喙伸直,長達6毫米餘,基部多少作鐮狀弓曲,但因雞冠狀凸起而顯似膝狀屈曲,指向前下方,下唇較盔為短,長約9毫米,寬約10毫米,無緣毛,中裂寬卵形至幾圓形,長4-5毫米,基部多少狹縮成短柄,大半伸出於側裂之前,側裂斜橢圓形,長4毫米,寬6-7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的上部1/3處,花絲兩對均有毛,後方1對毛較少或幾光滑。蒴果長圓形,長約10-15毫米,端漸尖;種子卵形,具尖頭,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花期8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2,200米的沼澤地中。
唇形目百科(一)
唇形目(學名:Lamiales),也被稱為玄參目(學名:Scrophulariales),是一類雙子葉植物,有木本和草本,其中玄參科常含有生物鹼和甙類,所以很多種都可以作為藥用。 |
玄參科、馬先蒿屬植物
馬先蒿屬(Pedicularis L. ),玄參科,600種以上,(亦說200種以上)為雙子葉植物中大屬之一,分布於北半球,尤以北極和近北極地區最多,溫帶的高山地帶亦不少,中國已知的有329種,廣布於全國各省,西南部尤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