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年畫

濰縣年畫

中國山東的年畫品種。中心產地在舊濰縣城東北15公里的楊家埠村。濰縣在清代是山東省東部經濟文化中心,商業繁榮,交通便利,繪畫及工藝美術也很發達,使年畫發展具有較優越的條件。這裡的年畫除具有本地區的特色外,也受到楊柳青年畫、桃花塢年畫等南北地區年畫的影響。

概述

濰縣年畫濰縣年畫
濰縣年畫
流行於中國北方的年畫品種。發祥地為山東省濰坊市東北的寒亭區楊家埠村。濰縣年畫始於明代後期,盛於清代。現知最老的畫店有永盛、公茂、萬順等,約創於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間,以後逐漸擴大,清末時楊家埠村有畫店百餘家,延續至抗日戰爭前夕猶有相當規模。繪稿者多為本地畫師,已知者有楊芳、楊萬慶、楊萬東、劉明傑楊中海等。其中楊芳所繪《包公上任》,把包公畫成執鐮割麥的農民,反映了農民對這位鐵面無私清官的純樸感情。

題材

濰縣年畫題材十分廣泛,以反映農村生活為主要內容,如《男十忙》、《女十忙》、《春牛圖》等長久流行不衰,另外還有瓶花、鬥神、戲曲人物等等。濰縣年畫主要採用木版水印套色印製,以紅綠黃紫等色為主,單純、鮮艷,效果強烈。大幅年畫的人物臉部略用人工烘染,單純而鮮艷強烈,既有北方年畫的質樸明快,又具南方年畫的柔麗雅致。楊家埠附近的寒亭、倉上等村還生產酷似楊柳青年畫的半印半畫年畫,但為數不多。

發展

濰縣年畫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楊柳青年畫的影響,楊家埠附近的村鎮印製有類似楊柳青年畫的年畫。濰縣年畫在山東及北方地區廣泛流行,具有很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濰縣年畫獲得充分發展,1979年成立了楊家埠年畫研究所、1988年建成了楊家埠木版年畫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