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性濁音

移動性濁音

移動性濁音(shifting dullness)為確診腹腔有無積液的重要檢查方法。叩診機制為當腹腔積液病人取仰臥位時,液體因重力作用積聚於腹腔低處,含氣的腸管漂浮其上,故叩診腹中部呈鼓音,腹部兩側呈濁音。病人取側臥位時,液體積聚於下部,腸管上浮,下側腹部轉為濁音。濁音是一種音調較高、音響較弱、振動持續時間較短的非樂性叩診音,在叩擊被少量含氣組織覆蓋的實質臟器時產生的音響,如叩擊心臟或肝臟被肺的邊緣所覆蓋的部分,或在病理狀態下如肺炎(肺組織含氣量減少)所表現的叩診音。

基本信息

簡介

移動性濁音移動性濁音
腹腔內有較多液體存留時(約1000ml以上),因重力液體積聚在腹腔低處,故此處叩診呈濁音。
檢查時先讓患者仰臥,從中間向左側叩診,發現濁音時板指不動,讓患者右側臥再叩診,如果呈鼓音表明濁音移動。
這種因體位改變而出現濁音區移動的現象稱“移動性濁音

扣診正常聲音

腹部扣診,正常人叩診是鼓音即打鼓一樣的聲音。但是當腹腔內有大量液體時即"腹水"。達到1000毫升。即可以產生移動性濁音。

重要檢查方法

移動性濁音移動性濁音
移動性濁音(shifting dullness)為確診腹腔有無積液的重要檢查方法。叩診機制為當腹腔積液病人取仰臥位時,液體因重力作用積聚於腹腔低處,含氣的腸管漂浮其上,故叩診腹中部呈鼓音,腹部兩側呈濁音。病人取側臥位時,液體積聚於下部,腸管上浮,下側腹部轉為濁音。
由臍部開始向左叩診直到出現濁音,叩診板指不動囑咐被檢查者右側臥位,向右叩診直至再次出現濁音,然後囑患者左側臥位,叩診板指不動,再向左叩診,(腹腔游離液體大於1000ml有意義)。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移動性濁音是檢查有無腹水的一種常用診斷方法。移動性濁音(-)正常;移動性濁音(+)說明有腹水。叩擊被少量含氣組織覆蓋的實質臟器時產生的音響,如叩擊心臟或肝臟被肺的邊緣所覆蓋的部分,或在病理狀態下如肺炎(肺組織含氣量減少)所表現的叩診音。
需要檢查的人群常規體檢項目,腹部異常者。

檢查過程

讓被檢查者仰臥,自腹中部開始,向兩側腹部叩診,出現濁音時,板指手不離開腹壁,令被檢查者右側臥,使板指在腹的最高點,再叩診,呈鼓音,當叩診向腹下側時,叩音又為濁音,再令被檢查者左側臥,同樣方法叩擊,這種因體位不同而出現的濁音區變動現象稱移動性濁音如果腹水量少,用以上方法不能查出時,可讓患者取肘膝位,使臍部處於最低部位。由側腹部向臍部叩診,如由鼓音轉為濁音,則提示有腹水的可能。也可讓患者站立,如下腹部積有液體而呈濁音,液體的上界呈一水平線,在此水平線上為浮動的腸曲,叩診呈鼓音。

不適宜人群

不合宜人群:基本無不適合人群,但心理精神異常者應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