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e/6b1/nBnauM3XxITN4QTO5IDO2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y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名稱】:澡身浴德
【類別】:文化遺址
【年代】:清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建築
【文物現狀】:
【簡介】:
澡身浴德是圓明園四十景之第三十景,曾名“涵虛朗鑒”。《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中這樣描述它:“福海西壻,平漪鏡淨,黛蓄膏停,竹嶼蘆汀,極望沵沵,浴鳧飛鷺,游泳翔集。王司州云:非惟使人情開滌,亦覺日月清朗。”
詩曰:
苓香含石髓,秋水長天色。
不竭亦不盈,是惟君子德。
我來俯空明,鏡已默相識。
魚躍與鳶飛,如如安樂國。
澡身浴德是一組以儒家的修身養德思想為意境的景觀。它位於福海西岸南側,東臨福海,以福海之廣象徵大海的注而不盈,鏡域寥廓,包容萬物,以福海之清,一波萬頃,象徵鑒心察己,澡身浴德。
澡身浴德主要由三組建築組成:以澄淵榭為主的一組三幢臨水建築,澄淵榭北面的望瀛洲,以及再向北土山包圍中的深柳讀書堂。
澄淵榭為澡身浴德正殿,殿中在雍正年間曾懸有匾額“涵虛朗鑒”,但後來這一匾額被移至他處,並用作新景觀的名字。澄淵榭樓前有平台和石階,是遊覽時登船的碼頭。目前碼頭平台尚存,但房屋地基已經不可見。
望瀛洲在澄淵榭北面,是一個建築在高台上的方亭,用來眺望福海景觀,是乾隆及其後的道光、鹹豐朝每年端午時觀看福海上的龍舟比賽的場所,嘉慶朝觀看龍舟賽的場所為澄淵榭。望瀛洲旁原有崑崙石,上有乾隆御筆題詩兩首,為乾隆十八年的《望瀛洲亭子》和乾隆二十八年的《望瀛洲亭子戲成三絕句》,此詩碑現存北京圖書館北海西岸院內。
深柳讀書堂在望瀛洲西北的土山包圍中,據稱“深柳陰重暑不侵”。此堂建於康熙年間,乾隆未登基前就曾有詩提及“年深柳更深,聞札戚猶今”。
二、詞語
【詞 目】 澡身浴德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發 音】 zǎo shēn yù dé
【釋 義】 澡身:潔身。浴德:沐浴於德。潔身自好,沐浴在道德中。形容加強品行磨鍊,使身心保持純潔。
【出 處】 西漢·戴聖《禮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近義詞】 修心養性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1. 日逝月除,時方已過,~,將以曷為?(《三國志·魏志·管寧傳》)
2. 賢者避世,聲煥《典》《墳》,豈徒激貪勉競,~而已。(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