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驛通潮閣·餘生欲老海南村

《澄邁驛通潮閣·餘生欲老海南村》是宋代時期蘇軾的作品之一。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澄邁驛通潮閣·餘生欲老海南村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蘇軾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作品賞析

《澄邁驛通潮閣》共有兩首,這是第二首。這組詩作於1100年(元符三年),詩人離儋州之前。澄邁,縣名,在今海南;通潮閣,一名通明閣,在澄邁縣西。

這首詩著意抒發思鄉盼歸的心情。詩人從1094年(紹聖元年)被貶出京師,六七年間一直漂泊在惠州、海南等地,北歸無期,鬢髮染霜,此時悲從中來,發出“餘生欲老海南村”的嘆息,他說,看來只得在這天涯海角之地度過殘生了。然而,這自悲自憫的情感卻不能淹沒詩人心中執著的期望,他內心深處依然盼望有朝一日遇赦北還,因此第二句寫道:“帝遣巫陽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陽,古代女巫名,《楚辭·招魂》:“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予之。’巫陽乃下招曰:‘魂兮歸來!’”詩人在這裡巧妙地化用《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內遷。詩人就像一個漂泊無依的遊魂,苦苦地盼望上帝將它召還。無望已使人痛苦,而無望中的期望,更煎熬著詩人的心。這兩句詩中翻騰著一種深沉熾熱的情感,分外感人。

懷著強烈的思鄉之情,詩人翹首北望,只見“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杳杳,形容極遠。極目北眺,廣漠的天空與蒼莽原野相接,高飛遠去的鶻鳥正消逝在天際;地平線上連綿起伏的青山猶如一絲纖發,那裡,正是中原故鄉。這兩句以遠渺之景抒寫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天低鶻沒”,筆觸洗鍊,氣韻清朗,極具情致。而“青山一髮”,用頭髮絲來比喻天際的青山,更是新鮮別致。黃庭堅曾稱讚蘇軾的詩“氣吞五湖三江”,而此句也顯示了蘇軾詩特有的磅礴氣勢。只不過它不是以恢弘之景表現出來,如“峨嵋翠掃空”,而是將壯觀之景“化”小,運於股掌之間——“青山一髮”。另一方面,“青山一髮”又是實寫之景。如此雄偉壯觀的青山僅僅在地平線上露出一絲起伏的遠影,可見青山之遙遠,中原之遙遠。而這正表明了詩人遐思的悠長。青山在天際時隱時現,宛如髮絲若有若無,它牽動著詩人思鄉的情愫,勾起詩人執著的期望。

這首七絕抒寫羈旅思鄉的愁懷,詩中以景寫情,筆墨灑脫飄逸,情感熾熱綿長。雖寫悲傷之懷,卻不流於頹唐委頓;畫面疏朗,筆力雄放。前人稱蘇軾詩“清雄”,這首詩即是。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