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牌坊

潮州古牌坊

潮州新八景之一的古牌坊,潮州俗稱“石亭”牌坊,具有無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潮汕美景古牌坊類型多種,有府治縣治、府學縣庠、忠孝節義、功德、科舉、賜封、記勝等等,或表明街道、集市名稱的牌樓。據初步查考統計,潮州古牌坊共有152 座。

簡介

潮州新八景之一的古牌坊,潮州俗稱“石亭”牌坊,具有無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潮州古牌坊類型多種,有府治縣治、府學縣庠、忠孝節義、功德、科舉、賜封、記勝等等,或表明街道、集市名稱的牌樓。據初步查考統計,潮州古牌坊共有152座。僅昔日長不不足二里的繁華太平路,47座牌坊依次毗鱗。幾乎是每巷一亭,百步一坊,為全國絕無僅有的石坊林、牌坊街。
昔日潮人視“橋頂吃炒麵,大街看亭字”為賞心樂事之一,從一個側面說明在潮人心目中,石牌坊與湘子橋是銖兩悉稱。太平路的每一個牌坊都有一個或數個坊主。刻在坊上的文字,就是一篇歷史人物小傳。這批英傑,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事跡組合起來,就是一部簡明的潮州文化史。牌坊的坊文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牌坊文字對提高文史方面素養,將有極大的幫助。牌坊集建築美、文學美、書法美於一身。也讓人們可以欣賞到它精湛的藝術。牌坊街內店鋪林立,潮州老字號、地方特色店鋪鱗次櫛比。多項特點與特色的複合,使牌坊街被譽為“天下第一牌坊街”,是潮州新八景之一,也成為展示潮州古城文化內涵、歷史風貌和藝術特色,激發古城區經濟活力的歷史文化景觀。
一、四進士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四進士坊,在大街。為明正德丁丑科進士蕭與成、陳大器、薛侃、蘇信建。”明正德丁丑為正德十二年(1517)。
此四鄉賢,蕭與成(1494-1579,字宗樂,號鐵峰)、陳大器(字國成,號石塘)系潮陽人,薛侃(1486-1545,字尚謙,號中離先生)是揭陽龍溪人(今屬潮安庵埠),蘇信(字宗玉,號確軒)為饒平人。他們的事功業績、美德清風,歷代府縣誌及新編志書均有記載。其中薛侃是王陽明(守仁)潮州弟子中最著名的一位,黃宗羲《明儒學案》為王門後學立了七個學案,將薛侃為首的潮州學者獨立為一個學派,與其它王門學派比並,是“一位對16世紀潮州影響極為巨大的重要人物”。(見《潮汕史》上冊)
四進士坊,在今市區太平路四進士亭巷口。坊字兩面同。據《潮安縣城關鎮亭坊簡略史跡》(1951年抄本)記載:上坊鐫“正德丁丑科”,又鐫“潮州知府通判丘黃范、推官秦□為翰林院修撰蕭與成、陝西道御史蘇信、河南道御史陳大器、行人司正薛侃建。”
嘉靖《潮州府志·官師志》載:丘其仁,字主靜,莆田人。明嘉靖九年至十二年任知府。“通判”:黃洪,長泰人。監生。嘉靖八年任管糧。范惟恭,字以莊,長樂人。舉人。嘉靖十一年任司防禦,升同知。“推官”:秦僎,字季升,南昌人。舉人。嘉靖八年任。可推知此坊約建於明嘉靖十一年至十二年(1532-1533)之間,上距正德十二年已十六、七年,何哉?是四子初涉仕途,方展抱負,無瑕顧及?丘其仁,府志無他的傳記。蕭與成在《贈郡侯丘定齋入覲序》有云:“侯蒞郡僅逾年,修廢舉墜,政駸駸就緒”。可見這位知府政績尚佳,建此坊,是出於對四子之敬仰?出於私誼?抑為四子所請?或是為後學士子樹立榜樣?府縣誌就載丘曾於嘉靖九年修府學號舍,建敬一亭;重修海陽學。俟考。明海陽李思悅曾慨嘆說:“舊制:舉人有坊資,助其建額,以垂永久,朝廷待士隆矣。顧士以計偕(舉人赴京會試),費並其坊,資用悉出是,額未建,遂成缺典。”這或是許多牌坊何晚建數年甚至十、二十年的一個原因吧。
坊為四柱三間四樓石坊,四柱前各有一根戧柱斜撐,第三層正中系一雙面鐫刻行楷“恩榮”二字豎直花肚,雄偉壯觀。
二、文宗方伯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文宗方伯坊,在大街。為福建左布政黃琮建。”
黃琮,號玉田,明饒平宣化都大埕(今饒平大埕鎮上黃村)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歷官雲南督學,福建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他任職能恪盡職守,知過必改,在布政使任上,曾在各州府呈送全省官員花名冊上,將一年輕小吏誤注為老年。後偶見這位小吏,始知系壯年,甚為自責。翌年,因公進京,親到吏部引咎自責:“琮前只憑府縣呈報,一時失察,誤記某官年老,現甘願受罰,但望能予以改正,勿誤此吏前途。”吏部官員以部事繁,誤開年齡乃屬小事,不改也罷。他懇切陳情,直至改正方罷。他告老返鄉後,做了不少利民善事。
“文宗方伯”坊在今市區太平路軍廳巷口南側。北鐫“皇命三錫”。
“文宗”,明清時稱提學、學政為文宗;“方伯”,在古時指諸侯中的領袖,即言一方之長,明清時作為布政使的尊稱。“皇命”,顧名思義,皇帝的命令。黃琮曾任雲南督學、福建布政使。其祖允德、父夙興亦得贈布政使。南坊字是言黃琮的官職,北坊字系說明其家族的榮耀。從史料記載,黃允德父子不過是饒平一個小村以漁耕為業的下層百姓,通過其子孫黃琮、黃錦科舉仕進,上升為本地望族,在府城建坊,獲得了無上殊榮。這是古牌坊中大多數文臣武將坊背後的故事、規律。
 三、狀元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狀元坊,在大街。為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建。”
林大欽(1511-1545),字敬夫,海陽東莆都(今潮安金石)人,因自號東莆子。明嘉靖十一年(1532)狀元及第,依例聽選為翰林院修撰。兩年後,以母老病,乞歸終養。鄉居十餘年,講學著述優遊,不再出仕。後人編有《東莆先生文集》、《林大欽集》行世。
文章違格而意外被明世宗欽點為狀元的林大欽,終生因為“天子聖明”,而懷著感激之情和報效之心。他辭官初衷,照好友羅洪先《林氏孝思堂世系序文》的說法,是因為“自分報效君父之日正長,而太夫人孓然在堂,左右就養乏人,由是仕宦之念淡如泊如,遂乞身歸矣”。他自己未曾絕經綸之志,友朋們也以為他“是黑頭相公之望,世鹹屬之。余恐莆山之陰,敬夫未得高枕枕臥也”。然而世宗並非明君,自他離朝後,寵用方士,大興土木,稱疾不視朝,而且專橫日甚,恩威難測。他知道時政已不可為,“從此功名之心益消,放任之情轉篤”,隨心所欲地縱情山林詩酒台榭聲伎之樂。在他病逝一年後,知府郭春震纂修《潮州府志》成,書中竟然沒有這位狀元爺的的傳記。他似乎被一心想在鄉村基層社會推行文化正統的士大夫們即時遺忘。但作為潮州在科舉時代考中文科狀元的唯一一人,他的故事軼聞歷經講書人編輯講述,直到現代仍家喻戶曉。
“狀元坊”在今市區太平路鋪巷口。坊字兩面同。為四柱三間三樓石坊,柱前後置“雕日月日月卷象鼻格漿腿”的夾桿石,次間額枋上皆精雕細琢的麒麟、龍等祥瑞動物;定坊橫貫明、次間,這與其它牌坊不同,此正表示狀元為國家棟樑之意。上枋上以斗拱承托樓面,斗拱正中為一雙面鐫刻行楷“恩榮”二字豎額的花肚,次間定枋上以斗拱承托樓面,整座牌坊甚為雄偉壯觀。昔年,潮州耆老論說牌坊時,有這樣一句俗諺:“潮州個半亭”,即狀元亭算一個,榜眼亭算半個。意思是,按科舉功名而論,真正有資格立坊的,只有林大欽與南宋榜眼王大寶而已。
四、聖朝使相坊
光緒《海陽縣誌?建置略四》載:“聖朝使相坊,在鋪巷口,狀元坊次。為進士、太子太保、直隸總督鄭大進建。”坊字北鐫“覃恩三錫”。
據《潮安縣城關鎮亭坊簡略史跡》記載:“聖朝使朝”下鐫:“乾隆丙辰進士,榮祿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書,都院右都御史、直隸總督兼兵部侍郎,湖北巡檢兼署湖廣總督,河南巡撫提督軍門,貴州布政使,湖南按察使,兩淮鹽運使,山東分守濟東泰武兼管全省驛運道,直隸正定府知府,大名、河間貳府同知,北運河務關同知,南皮、肥鄉貳縣知縣鄭大進。”“覃恩三錫”下鐫:“曾祖父鄭德聞覃恩貤贈中議大夫、兩淮鹽運使,曾祖母陳氏、黃氏貤贈淑人;祖父鄭連城累贈奉政大夫、中憲大夫、中議大夫、通奉大夫、資政大夫、湖北巡撫,祖母□氏累贈宜人、恭人、淑人、夫人;父鄭養性累贈奉政大夫、中憲大夫、中議大夫、通奉大夫、資政大夫、湖北巡撫,母江氏累贈宜人、恭人、淑人、夫人;鄭大進覃恩誥授資政大夫例授榮祿大夫,妻江氏誥封夫人。”
“聖朝”:封建時代尊稱本朝;“使相”:清代以稱呼兼大學士的總督。“覃恩”:舊時多用以稱帝王對臣民的封賞、赫免等。坊字是說鄭大進是本朝的達官顯宦,而其自曾祖始也因此得贈三代大夫。
鄭大進(1709-1782),字譽捷,號謙基,又號退谷,揭陽梅崗都山尾村(今屬揭東縣玉滘鎮)。坊字已將他的履歷羅列出來,此不贅。這裡只舉一個流傳民間的故事。乾隆四十六年(1781)他授直隸總督時,曾回鄉省親。他的家鄉山美村與鄰鄉厝渡村向來常因地界諸類事發生糾紛。山美村人想借他的權勢壓制池厝渡村。他當即告誡鄉親:“世有千年池厝渡,而無百年鄭大進。奈何修怨累子孫乎?”他這富有哲理的話語感動了兩村村民,自此舊怨全消,和睦相處,成為千古美談。鄭大進能從一位三甲進士、七品知縣縣擢升為一品封疆大吏,而清高宗於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對他病逝任上的褒諭是這么說:“老成練達,宣力有年,簡擢畿封,正資倚任。茲聞溘逝,深為軫惜。”(見《清實錄·高宗實錄》)此中三味,這則故事,或可見一斑。
坊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系四柱三間五樓牌坊。正樓下正中透雕“聖旨”牌一塊,兩側為雙面鏤空石刻。整座牌坊結構規整,穩重大方,有厚重壯實之美。坊於1951年拆除。順便說一句,此坊之舊時俗稱“新亭”,是相對潮州牌坊中文臣武將坊而言。
 五、理學儒宗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理學儒宗坊,在大街。為吏部郎中唐伯元建。”
唐伯元(1541-1598),字仁卿,號曙台,澄海蘇灣都人。明萬曆二年((1574)進士。官至尚寶司丞、吏部文選司郎中。出仕前受業理學家呂懷,嫡傳陳白沙、湛甘泉之學,初入仕宦於江右,又受羅欽順思想影響,一生踐行篤實,在吏治方面也有不少成績。有著述多種。執友、潮陽周光鎬在《哭亡友唐選部仁卿》謂:“人云淪國寶(傑出的人材),天自殞星精(舊時認為偉大或特殊人物,多為星精轉世)。”
“理學儒宗”坊在今市區太平路羊玉巷口。坊北鐫“銓曹冰鑒”。
“理學儒宗”左坊眼鐫“賜環禮部主事”,右坊眼鐫“欽差主試湖廣”;“銓曹冰鑒”左坊眼鐫“簡右尚寶司丞”,右坊眼鐫“特起文選郎中”。下橫樑兩面同鐫有“萬曆甲戌科進士崇祀名宦鄉賢唐伯元”。
儒宗:儒者的宗師。銓曹:主管選拔官員的部門。冰鑒:比喻明察。舊時吏部掌天下官吏選授、勛封、考課。《明史·唐伯元傳》有兩句話:“歷(吏部)考功、文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指饋贈的禮物。引申為賄賂)不及其門。”“伯元清苦淡薄,人所不堪,甘之自如,嶺海士大夫儀表。”我想,應是這兩個詞組的最佳註解。
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上距唐伯元逝世已十九年。系四柱三間三樓石坊。明間雀替為石雕龍,其上承托下枋;下枋之上為花枋,其中間為雙面鏤空精雕細琢的二隻小石獅,左側為石雕鳥類,右側為羊;花枋上方為陽刻惟妙惟肖的鶴、鳥等動物之中枋;中枋之上為上花枋,鐫刻遒勁有力的楷書;其上為雙面鏤空石雕人物的定枋,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定枋承托匾額;次間下枋之上各為雙面鏤空石麒麟一對。。
在潮州眾多牌坊中,此坊知名度可謂首屈一指。這是因為:一、造型獨特。此坊俗稱“四獅亭”,因正中兩柱前後各立一對石獅子,這在潮州牌坊中絕無僅有。二、此坊還包含一段故事。清康熙十三年(1674),發生了“三藩之亂”。“三藩”之一耿精忠“叛清於閩,潮鎮劉進忠遣通之”,“獻潮十一邑,假寧粵將軍,改甲寅年號。遍召所轄十三營,又招山寇萬餘人,會於韓江,以應閩兵”。至康熙十六年失敗,再度向清廷乞降,被誘進京處死。(見《潮州志·大事志》)潮州現存最早的演義小說《三春夢》,記敘了這段歷史,歌頌參加反清鬥爭的潮州人民。其中有段與此坊有關,敘述劉進忠和清副都統鄧光明在城裡廝殺,鄧“見劉進忠墜馬,急忙追上,將左手鐵鏈,望進忠打下,卻打著四獅亭的石獅,石獅獅耳打去一隻。”此書雖屬稗官野史,但此坊石獅確實有一隻缺一耳朵,成為後人“講古”的佐證,也留下了一條歇後語:四獅亭石獅-獨耳。1961年由珠影與香港鳳凰影片公司聯合拍攝的潮劇影片《荔鏡記》(謝吟改編,電影導演朱石麟,廣東潮劇院演出),劇中“觀燈”就幾次出現此坊。1978年由潮安潮劇團演出的現代潮劇《七日紅》,劇中民團總局局長顧鵬庭與被捕中共地下黨員宋冰雲有段智斗:顧:秘密開會地點?宋:這個,你可去問太平路四獅亭那個獨耳。顧:獨耳,叫什麼名字?宋:獨耳石獅!氣得顧七竅生煙。將地方景物入戲文,增添了戲曲的地方色彩,也足見此坊在潮人心目中之位置。
六、柱史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柱史坊,在大街。為御史許洪宥建。”
許洪宥,字舜仁,海陽(今屬潮安龍湖)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舉人。授廣西臨桂縣教諭,正德九年(1514)以學行優秀,徵為御史,巡按應天、山東。敢直言,時刑科給事中竇明因言事下獄,上疏力救之,獲免。後因父親亡故,回鄉守制三年。期滿,召回朝任職,卒於家。著有《龍江集》、《南台日錄》、《易經管見》。
“柱史坊”在今市區太平路柳衙巷口。坊字兩面同。坊鐫“明正德丁丑夏為御史許洪宥建。”正德丁丑為正德十二年(1517)。則時許洪宥尚在世。
“柱史”:柱下史的省稱。周秦的官名,即漢以後的御史。因其常立殿柱之下,故名。後以為御史的代稱。明代監察御史是品低(正七品)權重,為皇帝的耳目,“出則巡視方岳,入則彈壓百官”。(明張萱《西園聞見錄》)且須是通過科舉考試的“正途出身”(指進士及舉人)者,考選的程式又非常嚴格,但升遷較快。故明朝士人風氣視出任監察官員為一種殊榮。
坊為四柱三門結構,三疊牌樓,雄偉壯觀。
七、三世尚書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三世尚書坊,在大街。為贈太常卿林瓚、子林喬樌及孫戶部侍郎贈尚書林熙春建。”
林熙春(1552-1631),字志和,號仰晉,海陽龍溪(今潮安庵埠)寶隴村人。他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中進士後,授四川巴陵、福建將樂縣令,後升任戶科給事中,禮科、兵科、工科都給事中。
言官緘默,就是失職。萬曆二十三年,因諸言官對軍政大事不敢加以評議,激怒了明神宗,一下子貶斥了34人。御史馬經綸為救言官,慷慨陳詞,又遭“降調”。其時,閣臣上疏解救不了。對此,林熙春毅然於第二年正月偕率同僚,帶頭抗疏,伸救言官。這一來,神宗更加惱羞成怒,將林熙春貶為湖南茶陵州判官。他稱病回鄉24年。泰昌元年(1620),他重被起用,以南京儀制郎中升任至大理寺卿。這期間,他雖已年屆古稀,但直言不諱之膽識不減當年。天啟四年(1624),魏忠賢閹黨之禍日見暴露。他自知回天無力,加上年事已高,故連上六疏乞休,最終獲得批准,獲晉戶部左侍郎。回鄉一月,閹黨之亂暴發,朝中知交來信對其遠見卓識而額手稱慶,但他反而蒿目時艱,憂心忡忡。回鄉雖已年逾72歲,仍然關切地方民生,致力於一地公益事業。正如清潮州知府吳穎《序林忠宣公全集》所云:“其歸老於鄉也,簡樸醇摯,為鄉人坊表,鄉人至今稱之不能忘。”崇禎四年(1631)卒,年八十。贈三代尚書,謚“忠宣”。康熙《潮州府志》言其“卒之日,里巷罷春,爭設祭所。”家富藏書,其“城南書莊”為當時著名的藏書樓。勤於著述,後人編有《林忠宣公全集》二十一卷。
“三世尚書”坊在今市區太平路分司巷口,坊南鐫“四朝大老”。
“三世尚書”下鐫“賜祭葬特祠,加贈資政大夫、戶部尚書,謚忠宣,祀鄉賢,楚閩名宦。以子益封太常寺典簿,晉正議大夫;又子佳戶部貴州司事,進榮祿大夫”;“四朝大老”下鐫“萬曆癸未進士、戶部左侍郎,予告,欽賜馳驛;前工部都給事中,詔起光祿、太僕寺少卿,通政司通政,太僕寺少卿,敕理京邊馬,太常、大理寺卿,侍經筵。”林益封、林佳,系熙春的兒子。
因林熙春,使其祖林瓚、父林喬樌得贈戶部尚書。
“四朝”,指林熙春歷官於明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個皇帝。“大老”,對資深望重的大官之稱呼;亦指德高望重的老人。明姜逢元《林忠宣公全集序》有幾句話,可作此四字之闡釋:“先生立朝正直,不屈不阿,士紳宗為坊表。孝友敦睦,樹德於鄉,鄉人儀之為鳳麟再出,欲屍而祝之。”
清著名書法家翁方綱《粵東金石錄》對此數字字型推崇備至,謂:“諸郡邑《志》所載石坊極多,無足錄者。潮城石坊字尤多佳,獨三世尚書坊”“字皆逕尺,遒逸絕倫,合蘇黃米之能,不著書人姓名。”且叫人拓下來,裝裱成“世尚四書;朝大三老”,懸於廣東學政任所,一時傳為佳話。光緒《海陽縣誌》言出自明尚寶卿、潮人吳殿邦之手筆。
坊為明崇禎元年(1628)潮州知府馬鳴霆等地方官吏所建。四柱三間五樓石坊。明間雀替為石雕龍,其上承托下枋;下枋之上為雙面鏤空的人物故事之中枋,人物造型逼真;上花枋之上正中央系一雙面鐫刻行楷“恩榮”二字豎額的花肚,其上承托石屋面;次間下枋之上各為雙面鏤空石麒麟一對,整座牌坊規模宏大,結構謹嚴,人物、動物雕刻技術玲瓏剔透,令人嘆為觀止。
八、宗伯學士坊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宗伯學士坊,在大街。為南京禮部尚書黃錦建。”
黃錦,字孚元,一作絅存,號絅庵,饒平縣宣化都(今大埕鎮上黃村)人。明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六年,時宦官魏忠賢擅權,要在國子監側建生祠,太學中擬調黃錦為專司其事的司業。他嘲笑說:“我怎能為得到好的官職而在青史上留下貽笑千古之話柄呢?”於是以“襄藩冊使”為由離開翰林院。崇禎五年(1632)任侍講,轉任詹事府詹事。十二年十月升禮部右侍郎,冬轉吏部左、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十四年出補南京禮部尚書(正二品),翌年以病告歸。清順治二年(1645),隆武帝於福州即位,被起用為禮部右侍郎,不久晉尚書,加封太子太保。越年給假歸。郝尚久反清時,他“預其謀,傾家助餉”。失敗後,慎為藏匿,免於禍害。但正如南明永曆朝東閣大學士郭之奇《為潮郡已恢復陷疏》所云:除殉難外,“其存者,僅鳩形鵠面,煢獨無告之殘喘耳。”卒年83。著有《筆耕堂集》、《絅庵居士自述》。
“宗伯學士”坊在今市區太平路載陽巷口。坊北鐫“三世宮端”。
“宗伯”,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廟祭祀等事,即後世禮部之職。因亦稱禮部尚書為宗伯。“學士”,指翰林院學士。《明史?選舉二》記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足見當時翰林院學士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黃錦曾任侍讀學士、南京禮部尚書,故謂。
“宮端”,官名太子詹事的別稱。黃錦祖父允德、父親夙盛因其而受明政府誥贈詹事府詹事(三品)、侍讀學士之銜。
坊建於明崇禎十六年。四柱三間五樓石坊。第三層正中系一雙面鐫刻行楷“恩榮”二字豎額的花肚,花肚直接承托石屋面;匾額下為雙面鏤空石雕人物故事的中枋,雄偉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