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手冊

漢語手冊

《漢語手冊》(A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英國語言學家、漢學家薩默斯的代表著作,牛津大學出版社於1863年出版,這是繼1853年《約翰福音書》(上海方言本)之後的又一重要教材。原著為英文版,中文版譯本由廈門大學出版社於2013年出版。

作者簡介

薩默斯 薩默斯

薩默斯,英國肯特郡里奇菲爾德人,自幼家境貧寒,父親是雕刻家,只供其讀完國小。詹姆斯·薩默斯自學多門外語及古典文學,擅講多種漢語方言,1848年在香港聖保羅書院任教。1849年6月7日晚在澳門因在一次宗教活動中拒絕脫帽被葡萄牙當局逮捕,並被停止供應食物,從傍晚到次日中午未安排床及如廁。英國海軍請求將其釋放,遭到葡萄牙當局拒絕。英政府採取了軍事行動衝進市政廳, 武裝劫獄後,打死打傷葡軍數人,詹姆斯·薩默斯才被釋放。這次事件由宗教衝突演變成外交衝突,當時英國和香港多家報紙進行了報導。最終英國政府向葡萄牙政府道歉。薩默斯被迫辭職,於1851年返回英國。

學術影響

150年來該書並沒有引起學術界應有的關注,客觀而言,該書作者學有專長,使得他能夠站在普通語言學的角度,考察了漢語的諸多事實,其中對漢語音節結構的描寫以及對漢語詞類和句類的分析,非常精到,為當時學界所少見,得出的許多關於漢語的研究結論,應該說都已達到當時歐洲漢語學術界的前沿水平,即便到今天,他對漢語的許多認識仍然能夠引起學人的思考,給人以啟發。《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第1期刊登了該書前言部分,題為“18-19世紀歐洲漢語教學研究:《漢語手冊》前言(1863)”,于海闊、方環海譯。

出版背景

出版於1863年的《漢語手冊》是英國漢學史、英國漢語教育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作者詹姆斯·薩默斯集十餘年的漢語研習與教學心得編寫而成。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獲得了更多的在華利益。越來越多的英國人來到中國旅行、經商、傳教,漢語學習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當時的漢語教材大多不能滿足學習者需要,要么偏難,要么專注於某一方面。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薩默斯編寫了《漢語手冊》,用來滿足初學者學習漢語的需要。

編寫目的

這本作者自稱“斗膽向公眾呈現”的《漢語手冊》是一本為初學中文的學生編寫的中文教材,它具有綜合性、實用性和創新性,在編寫中作者主要考慮了以下三點:首先考慮讀音和音節的最佳表現形式,描述用來表示讀音的字母,音的特徵和音質;其次是詞法,解釋詞的形式,將詞按詞性進行完整分類;最後是句法問題。講解詞在句中如何排列,說明詞和分句的關係是由詞的相對位置還是由詞本身的曲折變化決定。

前言(節選)

《漢語手冊》出版的目的大致有三:一是為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1]學習中文的學生提供教材;二是為英國學習中文的其他人士提供輔助;三是為中國本土初學中文的人提供支持。

為表明該書寫作的必要性,我們有必要對現存的有關漢語教學研究的各種著作作簡要的回顧,直截了當地指出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並指明它們作為中文學習輔助資料的學術價值。

英國的中文研究,廣而言之,甚至是歐洲的中文研究,也不過是近些年的事。傳教士著作中的一些模糊表達,儘管本身大體正確,卻仍然需要傳教士去加以解釋,防止主觀臆斷以致曲解原意。因為沒有老師隨時對西方人頭腦中故有的一些偏見和錯誤結論進行更正,許多東西經常被誤解。比如,早期東方史研究者對中國神奇般的描述,使得有關中國人的一切都被過度渲染,許多東西甚至都是子虛烏有。

首部系統論述中文的著作《華語官話語法》是由多明我會(亦譯道明會)修道士瓦羅(Francisco Varo)編著的[2],1703年在廣州以木刻印刷的方式出版。

拜耶爾(T. S. Bayer)1730年用拉丁文發表了他的著作《中國博物論》(Museum Sinicum)(上下卷,8開本),在聖彼德堡出版。然而拜耶爾卻未能實現其寫作初衷。該書由傳教士著作中的資料蒐集整理而成,並對這些資料加以評論,用詞隱晦,令人很不滿意。雷慕薩(Abel-Rémusat)在《漢文啟蒙》(Elémens de la Grammaire Chinoise)序言中提到這本書時曾說:“這部語法書大部分筆墨都花費在寫作、詞典及詩歌的細節上;大約五十頁的內容也只提出了有關這門語言的機制的最普通概念,幾乎未舉任何例子。原文為銅版印刷,讀者可去參閱。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該書文字印刷粗糙,若無經驗難以辨認。”

下一位著名的中文研究者是傅爾蒙(Etiénne Fourmont)[3],他對所承擔的著述任務難以勝任,但是卻能夠忽悠他的同胞接受了他自己許多不正確甚至荒謬的觀點,而書中所包括的少量有用的、真實的信息則是別人的成果。為避免麻煩,大家可以忽略,完全不用去看,因為書中許多觀點只會產生誤導。其他在歐洲各地出版的幾部著作幾乎都不值一提,沒有哪部有關中文的著作值得向大家推薦研讀,直到博學多才的馬士曼(Joshua Marshman)博士的論文問世,情況才大大改觀……

[1]譯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和惠靈頓公爵於1829年創建,是一所傳統的英格蘭教會管理的大學學院,也是倫敦大學最古老、最大的學院之一。

[2]書原名為: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包括64張(正反雙頁),8開本,使用中國書籍刊刻方法木刻印刷。該書已十分罕見,但在大英博物館可以找到一本。此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該書的中譯本由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出版,姚小平等翻譯。

[3]傅爾蒙(Etiénne Fourmont)1737年出版《漢語沉思錄》(Meditationes Sinicae)對開本,1742年出版《漢語文典》,對開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