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漢莎航空公司即德國漢莎航空股份公司(德文:DeutscheLufthansaAG,縮寫:Lufthansa)常簡稱為漢莎航空或德航。德國漢莎航空集團是一家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航空運輸公司。它由400多家子公司和附屬公司組成,其業務面極為廣泛,包括旅客業務、物流、修理和檢修、餐飲、休閒旅行和IT服務。漢莎航空公司的總部設在科隆。其客運和貨運服務的經營中心位於法蘭克福。德國境內的其他主要地點有慕尼黑、柏林和漢堡。
德文原意
德文名稱中的“Lufthansa”(國際音標:[ˈlʊftˌhanza])德文原意是“空中的漢莎”,“漢莎”源自13至15世紀北德地區強大的商業聯盟漢莎同盟。
班機代號
漢莎航空的班機代號是以其IATA代碼“LH”加上三至四位數的編號組成(例如“LH220”)。依照該公司的慣例,飛往德國的國際航班代號是以單數表示,而自德國飛往其他國家的則用雙數表示。該公司的飛行常客計畫(FFP)稱為“Miles&More”。
基本數據
乘客量:9000萬人次(2010年)
上座率:81%(2006年1月)
貨物運載量:173.6萬噸(2006年1月)
上貨率:65%(2005年)
員工:93204人(2005年12月)
營業收入:180.65億歐元(2005年底)
利潤:
2100萬歐元(2001年)
7.17億歐元(2002年)
-9.84億歐元(2003年)
3.83億歐元(2004年)
5.77億歐元(2005年)
-0.13億歐元(2011年)
航空業務
該集團在國際航空業務中居於領先地位:2003年,較之任何其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航空公司而言,漢莎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上的客運量更大。多年以來,該公司在國際貨運業務方面一直獨占鰲頭。去年,該集團有387架航機飛往160個目的地,其客運量多達4540萬,空運噸位多達158萬噸。該集團機隊的載運率高達73.1%,而其總負載為69.8%,即增加了1.2個百分點。
機群現代化計畫
航空公司在2003年發起了機群現代化計畫。在2003/2004年期間,更換了十架新型空客A340-600和十架新型空客A330-300。漢莎航空公司計畫從2007年開始使用新型空客A380。漢莎貨運也從2005年開始實行機群現代化,同時會以MD-11貨機取代波音747-200。漢莎航空公司機群的平均使用年限為8.4年,這比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航空公司操作的聯合機群的使用年限短兩年。
網路
為了向客戶提供無縫連線的密集網路,漢莎航空公司組成了龐大的全球合作聯盟。星空聯盟網路創建於1997年,是其中最重要的連結。在貨運方面的首次全球聯盟便大獲成功。同樣,漢莎航空公司在區域組以“漢莎區域”的形式加入聯盟網路,而且會將五個不同的航空公司聯合在一起.
質量和創新、安全和可靠永遠都是德國漢莎航空股份公司(DeutscheLufthansaAG)的特色。其塑造了該公司正面形象,並且還是確保永遠成功的基石。最新實例就是在2003年12月推出的有關長途航線的新商務艙概念和空中網際網路,並且漢莎航空公司是首家提供機上寬頻網際網路接入的航空公司。在2004年12月,漢莎航空公司為其尊貴客戶制定了一項獨特計畫。從起航時的多種地上人性化服務至機上的特殊短程運輸服務,法蘭克福專用終點站使得漢莎航空公司的飛行體驗更加舒適和愜意。
與中國
德國漢莎航空與在中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26年7月24日,兩架容克G24S型飛機由柏林飛往北京。1930年2月21日,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與中國政府達成協定,建立中德合資的歐亞航空公司。
1980年,漢莎航空公司重新開通了中國航線。漢莎航空公司是中國市場上最大的歐洲航空公司之一,擁有中、歐航線上最頻繁的直飛航班。是中在華業務面最廣的外國航空公司。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與德國漢莎航空合作成立飛機檢驗和維修方面航空技術合資企業--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與中國合作的漢莎航空技術深圳公司2001年開始運作。漢莎航空食品公司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展開業務合作。北京燕莎中心集賓館、辦公樓及其他配套設施於一體,成為中德友好合作的典範。漢莎航空在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地均有航班起降。
漢莎航空A380首次執飛中國航線降落首都機場:台北時間2010年9月2日8時28分,德國漢莎航空“北京”號空客A380客機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01跑道上,這是自2010年8月1日阿聯航空A380首航北京以來,第二家採用A380巨無霸客機執飛北京航線的航空公司。這架被命名為“北京號”的空客A380客機自9月2日起執行LH720/LH721次航班從北京往返法蘭克福航線。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將關注的目光投入到中國市場,同時也把最新飛機也投入到北京航線以吸引旅客。A380客機執飛法蘭克福直飛北京航線。
機隊
(截至2010年)
地區航班
空中客車A300-600(13架)
空中客車A319(20架)
空中客車A320(36架)
空中客車A321(32架)
波音737-300(33架)
波音737-500(30架)
國際航班
空中客車A330-300(14架)
空中客車A340-300(28架)
空中客車A340-600(20架)
波音747-400(30架)
波音747-8(1架)
空中客車A3808架(定購15架)
支線航班
AvroRJ85(18架,漢莎航空城市航線)
CRJ200(22架,漢莎航空城市航線)
CRJ700(20架,漢莎航空城市航線)
CRJ900(12架,漢莎航空城市航線)
貨物運輸
MD-11F(19架,漢莎Cargo)
歷史
漢莎航空的歷史與德意志第三帝國建立和1945年的倒台息息相關。50年代得以重建,最開始使用的名字是“航空股份公司”(AktiengesellschaftfürLuftverkehrsbedarf,縮寫:LuftAG),後來又恢復使用“德國漢莎航空股份公司”的名稱。
漢莎航空的歷史可追溯自1926年。當時DeutsherAeroLloyd與JunkersLuftverkehrAG兩間航空公司,於1月6日正式合併,成為了DeutscheLuftHansaAG航空。早於1926年,漢莎已經擁有162架飛機,以經營歐洲間的航線,不久航線擴張至西班牙、巴西,甚至試航中國。直至1933年,DeutscheLuftHansaAG正式改名為今天的Lufthansa。30年代末,漢莎航點最遠至泰國曼谷,及智利的聖地牙哥。而且更和中國政府合資成立歐亞航空,使用JU-52型客機飛行。
直至1939年,納粹黨執政的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直到1945年,德國戰敗,漢莎隨即於同年停航。由於包括漢莎在內的數間德國企業都被盟軍視為納粹的幫凶,因此它們都希望讓後人淡化以往公司的歷史。其後,德國被盟軍占領,不久分為東德及西德。西德政府於1951年成立勞動委員會,以恢復德國戰後的交通。於是,由漢莎舊臣重組了LuftAG,並於1955年4月1日再一次正名為Lufthansa。同日,一架康維爾CV340客機,由漢堡市前往慕尼黑,便是漢莎戰後首個航班。於是,漢莎的官方立場,亦堅持自己是從1955年建業,而不是1926年。而漢莎航空於2005年4月1日慶祝其50周年,便是為了紀念他們在這一天重生,並且展望未來的里程碑。
在漢莎航空於1955年重新啟航時,另一邊的東德航空公司,亦想使用“Lufthansa”一名,於是導致東西兩德發生外交爭拗。最後,東德航空改名為“Interflug”,不過漢莎的飛機卻被東德政府禁止飛入其領空甚至西柏林,此情況直至90年代初柏林圍牆拆除,兩德統一才結束。
重大事故
自1955年漢莎航空重組至今,共發生4宗有人死亡的空難,總死亡人數143人。
1959年1月11日,一架洛克希德L1049GSuperConstellation(D-ALAK)航班編號:LH-502從漢堡飛往裡約熱內盧,在著陸前墜毀,機上39名乘客中,有36人死亡。
1966年1月28日,一架執行法蘭克福往不萊梅航線的ConvairCV-440(D-ACAT)在重飛過程中故障墜毀,機上46人全部罹難。
1974年11月20日,一架編號LH540“黑森號”的波音747-130在奈洛比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57人中有59人罹難。這是漢莎航空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空難,也是波音747客機歷史上的第一次事故。 1
993年9月14日,一架編號LH2904的空中客車A320-200執行法蘭克福往華沙航線,在華沙機場著陸時,因阻風板和制動系統故障,飛機滑出濕滑的跑道並撞向跑道盡頭的矮牆上,巨大的摩擦使機艙受熱起火,副機長和一名乘客因無法從機艙順利逃生而死亡。當時機上共有70名乘客。
劫機事件
1972年10月29日,一架航班在貝魯特被劫持。
1973年12月17日,一架羅馬飛往科威特的航機被劫持。
1974年,一架波音747-100從德里飛往亞丁途中被劫持。
1977年10月17日,恐怖分子劫持代號為“Landshut”的波音737(D-ABCE),並把機長JürgenSchumann殺害。經過若干天瘋狂的飛行後,抵達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德國反恐特種部隊第九國境守備隊在該處解救人質並結束劫機。(此事件被拍攝成電影《德航181》(MogadishuWelcome))
1979年8月12日,一架名為“明斯特”的波音727,從法蘭克福飛往科隆時被劫持。
1993年2月11日,一架代號Chemnitz的空中客車A310(D-AIDM)執行法蘭克福-開羅航線時被劫持到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