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恪公主

溫恪公主

溫恪公主,康熙帝第十三女,母敬嬪章佳氏,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生。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溫恪公主(1687-1709)
【聖祖第十三女】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生,和碩溫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生,四十八年六月薨,年二十三。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月,20歲的八公主被封為和碩溫恪公主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下嫁倉津。倉津,初名班第博爾濟吉特氏,襲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尚主。雍正五年,坐事奪爵
無附載------------------《清史稿 公主表》
和碩溫恪公主是清代官方記載的清朝唯一的死於難產的公主。
四十五年七月癸巳,上幸巴顏額爾追地方,翁牛特諸台吉及眾蒙古列跪道左奏言:臣等翁牛特地方向來謀生甚艱,蒙皇上遣官訓以謀生之道,禁止盜賊加以養育,又賜牛羊使孳生蕃息,臣等俱已各得其所矣,今公主下嫁多羅杜楞郡王倉津,又蒙聖駕親臨光榮無比,合詞迎駕歡呼動地。是日,上駐驛和碩溫恪公主第。--------------------------《清聖祖實錄》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丁卯,康熙往塞外避暑行獵。這次他是九月二十三日回京的。八公主就死於這個時間段。

公主等級

康熙皇帝有20個女兒,有的早死,八個活到出嫁,多嫁給蒙古王子了。
八公主是溫恪和碩公主,滿清的公主還分兩個級別。皇后生的叫固倫公主,妃子生的叫和碩公主。這是滿語,“倫”是國,“碩”是旗,“和碩”比“固倫”低一個級別。按照嚴格的審批手續,也可以晉級為固倫公主。說起規矩,滿族比漢族還要多,還要嚴,還要細。女孩子被管教得規規矩矩。對女兒們,康熙帝一碗水端平,按規定閨女出嫁後可以回皇宮住60天,不管公主是“固倫”的,還是“和碩”的,都不會因為哪個特別受寵愛而被允許多住一天。大公主是固倫的,有一次回京城奔喪,沒有得到批准就直接去了靈堂。康熙帝嚴厲地批評了她。
所以清朝公主多平淡,幾句話就是生平:何時出生,封號是固倫的還是和碩的,嫁給誰,接著漫長的人生就沒啥可寫的了,到死才最後記一筆。

溫恪公主丈夫-倉津

八公主18歲定親,20歲正式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部落王子倉津。康熙皇帝是提倡晚婚的,女兒17歲結婚算早的,有的22歲才嫁人。這也算是疼愛女兒的表示吧。不然十三四歲就要離開父母,到遙遠的草原上去,還是很讓人不放心的。 多羅杜楞郡王倉津之祖母郡主為英親王阿濟格第四女。
博爾濟吉特氏生活在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在皇太極入關時期,作為漠南蒙古曾給與了清朝極大的支持,尤其在軍事上。後為了安撫邊疆,清朝採取懷柔之策,在長城以北設立40幾家蕃王,相互牽制。以維護國家安定。
其中四十幾家蕃王中,以翁牛特右翼旗實力較強。頗受恩寵,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碩溫恪公主,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倉津。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去世,年二十三,因難產生下一雙胞胎女兒後薨逝(參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在京的胤祉得到公主去世的訊息時,給康熙上的奏摺摺子)。
公主逝世後,裕親王福全第六女郡主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九月,下嫁翁牛特多羅杜棱郡王倉金;倉金雍正五年革郡王、額附,郡王雍正十年壬子六月初一日子時卒,年三十二歲。

皇帝巡視

康熙帝的女兒們散居蒙古各部落,於是他經常到蒙古去行獵,沿途探望各女——這樣逡巡一遭,蒙古各部都等於被他視察了一遍,康熙確定蒙古部落全都很安定和臣服,這才回京。
由於生母章佳氏身份低微,所以八公主自生下來便送到了宜妃處撫養。公主定親後,通常要建府邸,嫁到蒙古也一樣,總不能讓公主住蒙古包,跟著牛羊遷徙吧。
康熙帝先到草原上的公主府去視察,並住了一日,確認公主有良好居住條件,這才放心地嫁女。
婚禮後,公主跟隨倉津返回蒙古翁牛特部落。一個月後,康熙帝再次親臨公主府,翁牛特部落民眾全都在道路兩旁跪地迎接,感謝皇恩浩蕩:“我們翁牛特部落,水草貧瘠,一向謀生艱難,現在皇帝親臨,鼓勵養殖,賜給牛羊,我們終於可以安定下來,皇帝萬歲萬萬歲!”
根據這些記錄來看,公主嫁去的蒙古部落,生存條件是很艱苦的。而公主的定居,帶來的是整個部落的定居,對蒙古部落確是造福的事情。

溫恪公主之死

皇十三女(八公主),是胤祥的同母妹妹,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封和碩溫恪公主,下嫁翁牛特杜楞郡王倉津(四十五年七月戊午封下嫁翁牛特多羅杜楞郡王倉津公主為和碩溫恪公主,授倉津為和碩額駙。《清聖祖實錄》)。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卒,年23歲。
感覺康熙是比較喜愛這個女兒的,年20歲出嫁,已經不小了,所嫁的地方又在熱河附近,而且當年公主嫁給倉津的時候,康熙還到公主家去了。(四十五年七月癸巳,上幸巴顏額爾追地方,翁牛特諸台吉及眾蒙古列跪道左奏言:臣等翁牛特地方向來謀生甚艱,蒙皇上遣官訓以謀生之道,禁止盜賊加以養育,又賜牛羊使孳生蕃息,臣等俱已各得其所矣,今公主下嫁多羅杜楞郡王倉津,又蒙聖駕親臨光榮無比,合詞迎駕歡呼動地。是日,上駐驛和碩溫恪公主第。《清聖祖實錄》)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丁卯,康熙往塞外避暑行獵。這次他是九月二十三日回京的。八公主就死於這個時間段。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在京的胤祉得到公主去世的訊息,給康熙上摺子。
臣胤祉等謹奏:為奏聞事。
竊本月二十一日夜亥時,八公主產下雙胞胎,因甚虛弱,不省人事。在彼護理之大夫霍桂芳、戴君選等未及用藥,一面往報在京值班之臣胤褀、胤佑,故皆未趕上,即時薨。今除臣胤祉、胤褀等與禮部工部內務府總管等共同按例料理喪事外,臣等叩請皇父,公主妹業已如此,聖躬甚屬要緊,務須精心養神。此不但我等之福,且又天下眾人之福。再者,公主之事,臣等尚未奏聞太后祖母,俟皇父命下之日,再行奏聞。所有大夫等奏書,謹並奏以聞。
臣胤祉、胤褀、胤佑、胤祹、胤禎。
朱批:著奏聞皇太后。近來朕體稍弱,不甚強健。公主乃已嫁之女,為彼令朕做何事?只是照常養身罷了。至隨朕來此之妃嬪等,匿而不令聞之。
康熙的話有一種表面麻木,內心絞痛的感覺。他說,我近來身體不太好,公主已經是嫁出去的女兒了,我又能做什麼,我會照常養生的。然後還囑咐不要告訴“隨朕來此之妃嬪等”。
附一:公主產下二女
公主產下二女,皆安然無恙。
附二:大夫診治書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六月二十一日亥時,大人霍桂芳、戴君選請得八公主產下雙胎,六脈全無,牙關緊急,四肢逆冷。隨用人參湯及童便,不能下咽,即時暴脫。謹此啟聞。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臣胤祉等謹奏:
竊於二十四日午時,捧回臣等本月二十二日奏聞折,奉御批:著奏聞皇太后。近來朕體稍弱,不甚強健。公主乃已嫁之女,為彼令朕做何事?只是照常養身罷了。至隨朕來此之妃嬪等,匿而不令聞之。欽此欽遵。奏聞太后祖母。臣等聞近來皇父聖躬稍弱,不甚強健,不勝憂慮。伏乞皇父,好生保養聖躬,以副天下眾人感激之情。人心誠切,感召天和。聞皇父照常養身罷了之旨,思念皇父不已。近兩日來,臣等急欲得知天顏萬安。為此謹具奏請萬安。臣等臨奏不勝仰望之至。
臣胤祉、胤祺、胤佑、胤祹、胤禎。
朱批:朕體安
胤祉看到康熙的話,立刻就體會到康熙喪失愛女的痛苦和對無常生死的無奈,於是“不勝憂慮”“伏乞皇父,好生保養聖躬”,還說“聞皇父照常養身罷了之旨,思念皇父不已”,可見對康熙故作淡然地擔憂,也可見胤祉深知八公主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這個訊息一直到四十八年七月初六日,康熙才對胤祉說“公主之事不必再隱”了,訊息匿而不發竟有半月余。

溫恪公主陵

和碩溫恪公主深受康熙寵愛,死後康熙親自為其篆刻碑文。葬於內蒙古赤峰市以西約60 公里的松山區大廟鎮公主陵村,老哈河支流陰河(英金河)北岸,最初是公主府,公主去世後改府為園寢。現已遭到破壞。王府駐地:現赤峰市松山區王府鄉,原建築規模叫喀沁旗王府更加氣派,後在建國後由於保護不力,致使大批文物丟失。建築損毀。現今,惟有幾座建築屹立,成殘垣斷壁之狀!
赤峰市在偽滿期間,飽受日偽侵害,蒙古人屠殺驅逐殆盡。在赤峰市內,僅有十幾家與博爾濟吉特氏有親緣關係的蒙古族家庭得以倖存。
博爾濟吉特氏現大部分改姓鮑,仍在王府居住。
第四女。
博爾濟吉特氏生活在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在皇太極入關時期,作為漠南蒙古曾給與了清朝極大的支持,尤其在軍事上。後為了安撫邊疆,清朝採取懷柔之策,在長城以北設立40幾家蕃王,相互牽制。以維護國家安定。
其中四十幾家蕃王中,以翁牛特右翼旗實力較強。頗受恩寵,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碩溫恪公主,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倉津。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去世,年二十三,因難產生下一雙胞胎女兒後薨逝(參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在京的胤祉得到公主去世的訊息時,給康熙上的奏摺摺子)。
公主逝世後,裕親王福全第六女郡主在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九月,下嫁翁牛特多羅杜棱郡王倉金;倉金雍正五年革郡王、額附,郡王雍正十年壬子六月初一日子時卒,年三十二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