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學聯

湘南學聯

湘南學聯,舊址陳列館位於江東粵漢馬路1號。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衡陽,在新民學會的影響下,省學聯派人來衡陽聯絡各校學校,發起組織湖南學生聯合會。後經衡陽教育界、工商界決議,將“浮橋公所”劃歸湘南學生聯合會使用。當時將霸占公所居住的清提督申堂發趕出公所,掛上了“湘南學生聯合會”的牌子。

基本信息

參加成員

湘南學聯湘南學聯

參加湘南學聯的成員有:湖南省立第三師範、湖南省立第三中學、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及衡陽私立成章中學、道南中學、西湖中學等並轄湘南34縣學校。經費來源於成員學校學生自治會,衡陽國貨維護會也提供過一部分資金。學聯內設總幹事1人。幹事若干人。分宣傳、出版、遊藝、文書等股,由各校選舉總務長,另設會計、評議。湘南學聯組織一年改選一次。該會的宗旨是:聯合感情、交換知識、促進文化、改良社會。曾先後發
表過《湘南學生聯合會周刊》、《湘南學生》、《湘南學校》等刊物。

活動介紹

湘南學聯湘南學聯
湘南學聯成立後,積極組織和領導衡陽學生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抵制日貨,宣傳新思想反對舊思想,宣傳十月革命的勝利。青年學生開始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促進了湘南地區學生運動的發展。這裡成了“五四”時期湘南學生運動的中心,同時為湘南黨團組織的成立了思想和幹部上的準備。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毛澤東多次親臨衡陽,住在湘南學聯的廳堂里,傳播馬列主義,開展建黨活動,指導湘南革命鬥爭。1923年深秋,毛澤東在長沙受反動軍閥趙恆惕的通緝,途徑衡陽赴廣州。毛澤東在衡陽期間,又一次對湘南學聯指導工作,並親臨三師作報告。在此期間,還有不少著名人士前來此地,開展革命活動。如劉少奇李達何叔衡鄧中夏惲代英李立三等。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湘南學聯湧現出一大批革命志士。如夏明翰蔣先雲黃靜源曾中生陳為人伍雲甫張際春何寶珍、關仲廉、毛澤建、江華、黃克誠唐天際等。

教育基地

湘南學聯舊址湘南學聯舊址
鑒於湘南學聯在歷史和現實中的意義,為了永遠的紀念,1967年,政府開始撥款對房屋進行全面修善,以復原舊址,並增設了陳列館對外開放。館名系郭沫若手書“毛澤東同志革命紀念地湘南學生聯合會舊址陳列館”。1972年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改為湘南學聯紀念館。建館以來,共舉辦展覽100餘次,年接待觀眾5萬人以上,成為革命教育的重要場所。江華蕭克王首道等中央領導曾來館參觀、指導。
歷經風雨,幾度滄桑。紀念館舊址日益破舊,陳列室狹窄漏雨。為了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大力發揚學聯的革命精神,衡陽市委市政府把學聯的改造建設納入湘江東岸風光帶總體規劃。2003年9月,占地80餘畝,投資過千萬元的學聯紀念園著手建設,由珠暉區負責4萬平方米建築物的拆遷,市建設局負責建設,2004年7月全部完工。該園規劃為紀念園區、遊園區兩部分,其中紀念園區以修葺一新的湘南學聯紀念館為主體,突出革命傳統教育主題。遊園區的人工小河蜿蜒流淌,河面小橋精美別致,綠地花壇與涼亭相映成趣,園內所有景點全部保持古色古香格調,與學聯紀念館融為一體,渾然天成。整個園區既有傳統韻味,又有現代氣息;既可參觀學習,又可休閒怡情。湘南學聯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景點。

辦公地點

紀念館內部紀念館內部
湘南學聯辦公地點,原為專門管理浮橋的一個社會機構,故名“浮橋公所”,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夏(公元1902年)。房屋坐東朝西,面臨湘江。沿江南望,即可看到秀麗的回雁峰岳屏山;沿江北望,也可看到端莊的石鼓和來雁塔。門前蜿蜒的石板小路直通南學津梁至湖南省立第三中學和第三師範學校。“浮橋公所”系漢白玉題刻,楷體,為前清進士、候補道曾熙所書,門右掛一白底黑字牌子,上書“湘南學生聯合會”。舊址原四方形印字青磚牆,小青瓦覆蓋,有一個天井,共十餘間房屋,占地面積為583.64平方米,東南北三方都由低矮民房包抄。
舊址內為二進五開間,一進右開間為湘南學聯總幹事室。歷屆總幹事都曾在此辦公和住宿,著名烈士夏明翰在任學聯總幹事時曾在這裡住宿和辦公。二進左開間三房為毛澤東來衡陽時住過的房子,湘南學聯駐會代表的屋子,湘南學聯書報資料室。右開間二房為湘南學聯辦公室和湘南學聯駐會代表的住房。二進後面是湘南學聯的廳堂,後天井兩側為雜屋。
1927年馬日事變後,湘南學聯組織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此後,這棟房子曾作多方使用,先後設過紅十字會、辦過學校、作過倉庫。日寇來衡時,舊址幾乎摧毀殆盡。此後,一直作民房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