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柴胡10g,甘草6g,赤芍10g,枳實(殼)6g,青、陳皮各6g,姜半夏10g,黃芩10g,蒲公英15g,鬱金10g,雞內金6g,海金沙10g。
用法用量
上藥加水適量,先泡30分鐘,再煎煮38分鐘,濾出後再加水煎煮,2次藥液混合。每日1劑,2次分服,嚴重者日服2劑,4次分服。
功用
硫肝利膽,散結止痛。
主治
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口苦脅痛,寒熱往來,嘔吐苦水,或面目發黃等。
方義
清膽化石湯中四逆散疏肝利膽、和解少陽佐青陳皮理氣散結止痛;鬱金、內金、海金沙化石消滯;姜半夏、黃芩和胃止嘔;蒲公英清熱利濕。
加減化裁
熱盛加銀花12g,連翹12g;痛劇加元胡10g,川楝子10g;黃疸加茵陳15g,苡仁12g;吐甚加川連3g,吳萸2g;便秘加大黃6g。
附方
名稱:清膽化石湯
組成:柴胡9g,鵝不食草15g,延胡6g,金錢草15g,金鈴子10g,黃芩9g,鬱金6g,通草3g,蒲公英12g,北茵陳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膽石症
出處:《千家妙方上》
功用:疏肝理氣,清熱化滯,利膽排石
名稱:清膽化石湯
組成:柴胡、延胡索、鬱金各8g,鵝不食草、金錢草、蒲公英、茵陳各18g,金鈴子、黃芩各12g,通草4g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服
主治:膽石症的急性發作期
出處:《陸氏中醫診斷醫案》
功用:健脾化濕,疏肝理氣
名稱:清膽化石湯
組成:雞骨草30g,梔子10g,蒲公英30g,金錢草30g,茵陳15g,木香(後下)12g,生大黃(後下)9g,牛膝15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主治:膽囊結石
出處:《肝膽病防治與配餐宜忌》
功用:清熱、利濕、化石
中藥方劑之清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