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清熱解毒口服液](/img/e/43a/nBnauM3XzEDNzcjM1A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c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通用名稱:清熱解毒口服液
漢語拼音:QingReJieDuKouFuYe
藥名
拼音名:QingreJieduKoufuye
處方
石膏670g,金銀花134g,玄參107g,地黃80g連翹67g,梔子67g,甜地丁67g,黃芩67g,龍膽67g ,板藍根67g,知母54g,麥冬54g
製法
以上十二味,除金銀花、黃芩外,其餘生石膏等十味先溫浸1小時,煎煮二次(待沸騰後,稍冷加金銀花和黃芩),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0分鐘,濾過,合併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7,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5%~70%,冷藏48小時,濾過,回收乙醇,加入0.5%活性碳,加熱30分鐘,濾過,加水至1000ml,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性狀
本品為棕紅色的液體;味甜、微苦。
鑑別
![清熱解毒口服液](/img/4/8f7/nBnauM3X3MTMzAzM1Az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c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乙醇5ml使溶解,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綠原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4:5:5)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在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2)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丙酮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丙酮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0%硫酸乙醇溶液,於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pH值應為4.5~6.5(附錄ⅦG)。 其他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J)。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水-磷酸(50:50:0.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6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於1000。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在100℃減壓乾燥至恆重的黃芩苷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0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的製備精密量取裝量項下的本品2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適量,振搖,用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支含黃芩按黃芩苷(C21H18O11)計,不得少於10.0m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兒童酌減;或遵醫囑。
藥性分析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熱瀉火;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地丁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玄參、地黃涼血以清血中之熱,又能生津止渴;梔子清泄三焦之火,黃芩清肺火,龍膽清肝膽之火;知母、麥冬養陰,清心除煩。諸藥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
不良反應
偶見皮疹、蕁麻疹、藥熱及粒細胞減少。長期大量用藥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
藥品禁忌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禁忌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本品含對乙醯氨基酚。服用本品期間不得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不能同時服用與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藥;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4、脾胃虛寒,症見腹痛、喜暖、泄瀉者慎用。
5、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3天后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相互作用
1、與其他解熱鎮痛藥並用,有增加腎毒性的危險。
2、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若要避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外用的退熱貼的方式。
藥品貯藏
密封,置陰涼乾燥處。
中藥方劑之清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