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堂房氏宗譜》原譜
2005年10月5日晚,出自湖南永州寧遠縣白土鄉老白村的房邦義同宗(現任職於寧遠縣電力局)專程從其出差地----廣東惠州打車來到深圳訪問中華房氏網本部,儘管其到時因一路堵車已經是晚上九點整錯過了正常就餐時間,中華房氏網兩位發起人---房恆貴、房金傳仍然攜房漢武、房團結及房曉雲等一直等著並陪其共進晚餐話親情。午夜時分,在房恆貴家中,房邦義將其帶來的湖南永州寧遠縣白土鄉老白土村《清白堂房氏宗譜》第四卷複印件交房恆貴([清白堂]是中華房氏網目前找到的第18個堂號,該堂號當與彥謙公“所遺子孫,唯清白耳。”有關。《清白堂房氏宗譜》則是中華房氏網收到的第15份家譜。),並與房恆貴一起研究了目前已經收集的各地房姓14本家譜。雖然是初次見面,兩人聊到凌晨兩點仍不知疲倦。註:該內容即新浪萬家姓房氏介紹頁面開頭前言部分的內容
“吾宗得姓,肇自陶唐。堯娶散宜氏女,生子朱,啟明。堯即位,處之丹淵,為諸侯,故曰丹朱。虞舜受禪,封朱於唐,謂之“虞賓”,禮樂加之。嗣徙於房。朱子曰陵,遂以國為氏,世守藩服。周成王三十三年,命王世子如房,逆女房伯祈,歸於宗周。至昭王,復娶於房,曰房後,皆其裔也。三代以來,未甚表著;迨漢唐,後代有傳人,如:伯玉之規矩、彥謙之清白、玄齡之忠烈;循良如“謨”,如“豹”,如“景伯”,如“恭懿”;文學如“鳳”,如“琯”,如“暉遠”,如“習祖”;武略如“寬”,如“勝”;班比簡冊,名著千秋。姓氏於是始顯於天下而傳於後世矣。抑又何庸重為述哉?然數典自不可忘也:夫余姓起於東北,而人才之盛以清河、洛陽為最,乾百年來派別、支分、傳衍遍天下焉!
關於堂號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恧在,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因而堂號也含有祠堂名號之含義,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區分族屬、支派的標記,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揚祖德、敦宗睦族的符號標誌,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堂號不僅書寫於宅院廳堂、宗祠祖廟、族譜封面,而且也題寫於店鋪、字號、書齋別墅、文集書畫及日常生活用具(如車輿、燈籠、錢袋、家什)上面,用以區分姓氏族別,作為本族標記。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實際意義。
堂號的類別和特色
現依據各姓氏堂號的來歷、特色、分為幾大類型:以血緣關係命名堂號
中國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現出來的社會心態就是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不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個或若干)堂號,而且有血緣關係的不同姓氏,也會使用同一堂號。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閩粵一帶洪、江、汪、龔、翁、方六個姓氏共同的一個堂號。據文獻記載,這六個南方家族,雖然姓氏不同,但卻是一個先祖所同一家族,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後裔。
以地域命名堂號
地域觀念命名的堂號,最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關,也就是以郡號或地名作為堂號。如前述之隴西李、趙郡李、中山李,太原王、琅琊王、京兆王、清河張、安定張、河內張等皆是其例。再如諸葛氏,系出葛伯,望於琅琊,發祥地是山東諸城,後世遍布全國各地的諸葛氏,絕大多數都世代沿用琅琊的堂名。此外,如海氏的“薛郡堂”、陳氏的“穎川堂”、徐氏的“東海堂”、歐陽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望為堂號。
以先世的嘉言懿行為堂號
中國人向有慎終追遠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宗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號,千古留芳。如弘農楊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東漢太尉楊震的美德作為堂號。據文獻記載,楊震為東萊太守時,道經昌邑,縣令王密深夜求見,以黃金十斤賄賂楊震。楊震嚴詞拒絕說:作為故人知交,我對您是了解的,而您怎么對我的人品不了解呢?王密說:我深夜而來,無人知道這回事情。楊震回答說: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說是無人知曉?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楊氏後代子孫為尊崇和懷念這位拒腐蝕,不受賄的先祖楊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為堂號。而范氏“麥舟堂”則是來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濟危扶困的典故。有次范仲淹遣子純仁,至姑蘇運麥,舟至丹陽,遇石曼卿無資葬親,純仁即以麥船相贈。純仁回家後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許。故後世以此為典,以“麥舟堂”為堂號。
以祖上的功業勳績為堂號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個姓氏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湧現出一批功勳卓著,名垂青史的歷史人物,後人往往以此作為堂號。如東漢名將馬援,戰功卓著,名聞遐邇,“馬革裹屍”便是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後因功封“伏波將軍”,馬氏後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為堂號。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閭大夫,屈氏遂以“三閭堂”為堂號。再如唐代宗時郭子儀,因平安史之亂,屢立戰功,出將入相二十餘年,是維繫李唐王室的功勳大臣,被封為“汾陽王”。其後子孫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陽堂”為堂號。至今海內外郭氏子孫,也多以“汾陽郭氏”為榮。
以傳統倫理規範為堂號
在封建宗法社會,各個家族常以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為堂號,以勸戒訓勉後代子孫。如李氏“敦倫堂”、張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劉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劉氏“重德堂”、鄭氏“務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許氏“居廉堂”等,都體現了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在各氏自立堂號中,十分普遍。如唐代鄆州壽張人張公芝,九世同居,麟德年間唐高宗祭祀泰山,路過鄆州,至其家,問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處。張公芝於紙上連書百餘“忍”字,道出其中訣竅全在於百事忍讓。故名之為“百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