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清江大閘
明永樂中陳瑄所建,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至今仍保存完好,巋然屹立。它是我國運河史上極為罕見的一大工程建
築,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大閘經清代康雍乾嘉道各朝重修加固,最後將閘口放寬至2丈2尺。閘下溜塘深廣,但卻是漕糧所必經之咽喉要道。每當運糧季節,萬艘漕船和12萬漕軍“帆檣銜尾,綿亘數里”, 蔚為壯觀。過閘之艱險,淮陰籍劇作家陳白塵曾有一段生動的描述寫其親見:“…… 原來半里寬的河面,除了越閘分去不足三分之一的河水,其餘的都奔向這狹窄的閘門而來,擾如千百人同時湧向幾尺寬的小門一般,你沖我撞,都想奔突而出,於是互相激盪,形成洶湧澎湃之勢,而兩岸石壁,回聲相應,遂發出震天價的怒吼…… 。當這些怒流在約莫五丈長的狹窄的閘堂中被兩岸巨石束縛得互相撞擊、左右翻騰之後,終於擠出大閘的後門。後門之外,是一片與閘門前相仿佛的廣闊的大閘塘,河水奪門而出之後,又形成半瀑布形傾瀉而下。由於閘上與閘下的水面在洪水期相距約三丈之譜,平時相距也有一二丈,這半瀑布似的河水,便以十五度至三四十度的角度向下翻滾奔騰,在大問塘里形成無數的漩渦。在幾十丈寬廣的閘塘中迴旋之後,它才以一瀉千里之勢直奔長江而去。…… ”昔時,5月鬧龍船,7月放河燈,一種繁勝景象,為他處所未有。閘塘盛產爬閘蟹、?魚,往往舉網即獲,也有用長竹竿繫著網兜從閘背伸人撈取的。閘畔“魚舟成市,庖肆爭買’。(張展南《淮陰風土記》)相關詩篇
舟船過閘,十分艱難。清初詩人吳偉業曾有詩嘆道:
岸束穿流怒,帆遲幾日程。
石高三板浸,鼓急萬夫爭。
善事監河吏,愁逢橫海兵。
我非名利客,歲晚肅宵征。
詩人查慎行的《發清江浦》詩則進而表述了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南來步步遠風霾,川路晨征一倍賒。
竹落蒲帆渾不用,櫓聲如雁下長淮。
編蘆縛荻策成堆,大舸多從江外來。
試問老提提畔柳,年年辛苦為誰栽?
解放前後
解放前,淮陰勞苦大眾中間有一句俗語,叫“眼一瞎,跳大閘”。正因清江大閘溜塘深廣,水流湍急,投身水中很快就會被卷人漩渦,不見蹤影,所以無以聊生的窮苦人常有跳閘塘自盡的。
清初詩人王士禎曾任工部分司駐淮,於此創浮橋以利行人。並在閘上置活動閘板,船過則開,船去則合。閘板斷開時有擺渡往來渡客。淮陰第一次解放後,蘇皖邊區政府在閘上建造木橋,並命名為“若飛橋”,以紀念在“四• 八”空難事件中被難的王若飛烈士。建國以後,又建鋼筋水泥的橋面。因為在市區以南重新開掘大運河新道,裏運河流經市區內的一段(即清江浦)已變得水流平靜,不復對往來船隻形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