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閘

清江閘

清江閘 又稱 清江大閘位於江蘇省淮安市(原淮陰)清浦區,是大運河河道上目前唯一僅存的最為完整的清江大閘口是指清江大閘及其附近區域。清江大閘又名若飛橋。

介紹

清江閘清江閘

清江浦原系河道名稱,舊為沙河,又名烏沙河,為宋朝江淮轉運使喬維岳所開鑿,明朝永樂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漕運總督陳瑄重新疏浚沙河,更名為清江浦,在清江浦上建了四道閘,其中之一為清江大閘(也叫清江閘),以清江浦所涉之地域即為清江浦鎮。隨著時代的變遷,清江浦又演變為清江的專用稱呼了。
大閘旁立有一座《若飛橋》石碑。1946年5月14日,蘇皖邊區政府為紀念4月8日王若飛乘飛機在黑茶山遇難,將大閘更名為若飛橋,1951年1月清江市人民政府重建。舊時大閘通體為木結構,且很窄,重建後為鋼筋水泥結構,寬度加倍,且美觀得多。

清江大閘作為大運河河道上目前唯一僅存的最為完整的明代古閘,最具有運河歷史文化的本體性和代表意義。古老的清江大閘,見證了淮安這座因運河而興,因運河而衰的這段歷史。

回憶清江閘

1951年1月清江市人民政府重建。一天,我看到數名中國人圍著一個外國人面對石碑議論什麼,聽翻譯介紹才知道,蘇聯專家不明白中國人民就以這樣極其簡單的方式紀念一位中國共產黨的傑出將領!
舊時大閘通體為木結構,且很窄,重建後為鋼筋水泥結構,寬度加倍,且美觀得多。在我兒時記憶中,大閘兩頭近百米範圍內雜亂地擺滿了五金舊貨地攤。在大小閘之間的中洲路兩側,沿石堤蓋滿了簡易棚戶,朝路的一面都是門面鋪子,一間緊挨一間,有賣回紡布及回紡布製品的,有賣麵粉袋子的,有賣鐵件的,整天過往行人川流不息,特別是鄉村集鎮人批發回紡布和回紡布製品的較多。在面朝北的鋪子間還擠著一間很窄的“文王神課”測字攤,裡面坐著一位盲人老者,專替人打卦測字算命。在大閘南北兩邊有幾處說書攤,說書人一手拿驚堂木一手拿銅鑼和木槌,說一陣敲一陣,聽書人有坐有站,津津樂道(那時很少有其他娛樂去處),書說到緊要處賣了關子,便有人手捧銅鑼或帽子向人群要錢。
那時運河水流湍急,在大閘旁石堤邊上常年有人舀魚,舀魚工具是一桿長竹篙,竹篙下端連著一個長三角形的網,舀魚人站在石堤邊上,上身前傾,眼睛向下看,很是危險,一不小心會掉下河,舀上幾次乃至十來次才能舀到一條魚,魚還不小,最小的一斤多重,大的三四斤,甚至更大,有鯉魚鮭魚,最多的是鮭魚。當時我不明白,舀魚為什麼三角網總是緊貼閘門石壁由上游向下游移動,而不向上舀?長大之後我才明白,魚多是逆水而上。
大閘南側向西是河南東路,河南東路起始處有條龍亭巷,據說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經過清江浦時曾在此解手,後來便有人造了“龍亭”,巷子因龍亭得名;其時皇后在河對面清真寺附近小憩等候,後於此建一“鳳亭”,龍鳳相對。龍亭早已不見,兒時我見到的只是叫花堂,有一間大屋子,幾個乞丐住在裡面,冬天他們一面曬太陽一面捉虱子。
大閘向南行約100米又分叉,向東是輪船碼頭,向西便是清江市鼎鼎有名的花街,以布匹店、花店為主,這裡賣的是花不是鮮花,而是絨花及其他頭飾品或裝飾品,新娘新郎、小腳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婦都能買到適合自己佩戴的花和裝飾品。花街向西不遠就是東大街,國營百貨公司、花紗布公司、新華書店都坐落在這裡。那時只要有百貨公司的地方便是這座城市的中心,也是最繁華的地方。1951年由商會發起,各布匹店出資,在花街上空和店鋪屋檐平齊,由東向西用長幅大紅布拉起了天幔,數幅並排,遮住了天空遮住了一條街,家家門口懸掛國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周年,非常隆重,看熱鬧的人水泄不通。
和花街頭銜接的是輪埠路,輪船碼頭就設在此,它面對中洲,連線花街和大閘,背靠慈雲寺和文廟。碼頭附近有各家輪船公司的候船室和售票視窗,以及貨棧,還有數家旅館客棧。由於客貨運並舉,日夜繁忙,給花街大閘口帶來一派繁華景象。以前商人出門做生意多以水路為主,方便、價廉、安全。比如到上海,可從清江輪船碼頭上船沿運河開到鎮江,再換乘長江大輪抵達上海十六鋪碼頭。解放後陸路交通逐漸崛起,輪船碼頭開始衰落,1959年大運河碼頭建成,輪埠路輪船碼頭也就停運了。現在輪埠路輪船碼頭舊址已改建為御龍園,河邊停泊著四艘豪華畫舫遊艇,供人們沿裏運河遊覽淮安各處景點。御龍園對面中洲公園已建成,園內仿古建築具有淮安地方特色和傳統風貌,標誌性建築清江浦六角樓屹立在公園最東端。
清江與眾不同,其他城市廟宇是文在內武在外,而清江相反,關帝廟在城內清晏園,孔子廟(即文廟)坐落在城外,這又另有歷史典故了。

清江浦與清江閘

淮河在黃河奪流入海之前,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下游深闊,水流通暢,海潮漲落,可以上溯到今洪澤湖一帶,是一條有潮河流。淮安,古稱楚州,自古為淮河下游重鎮。原來,淮河在這裡向南拐一大彎,淮安城則恰臨河濱。古邗溝就在這裡入準,匯流處稱末口。因運高淮低,為防止運河水走泄入淮而至淺澀或乾涸滯運,古曾於運口筑北神堰,蓄運河水行運。北宋時在堰側另開月河建北神閘,這是一座兩座閘門的復閘,是我國著名的早期船閘之一。這座閘,可以在淮河潮漲時開閘引潮入運河,潮落時閉閘蓄水,船隻過閘時又可以作為船閘使用,已經具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經過長期戰亂,到明初,閘堰都已蕩然無存。為通航需要,必須修築相應的工程,以保證按要求使船穿過淮河。
洪武元年(1368年),在淮安新城東門外建仁字壩,以渡運河和淮河間的來往船隻。因為當時過船數量不多,一座壩就可以維持。永樂二年(1404年),向北方運輸的任務大為增加,當時陳瑄督運,又建義、禮,智、信四壩,總稱淮安五壩①,以適應大量船隻的來往。義壩在仁壩旁,禮、智、信三壩在淮安新城的西北,都從南來運河引水到壩下,壩外即淮河。明代淮安五壩,為軟料樹木、枝條等構成,稱軟壩。船隻過壩時,先卸下貨物,用轆轤絞拉上壩下壩,稱為車盤或盤壩,過壩後再把貨物裝上,車盤一次,不但費時費力,船隻和貨物也多有損失。據文獻記載推想,淮安五壩的總體布置應如圖9—5。有的記載說,仁壩、義壩是過漕糧船隻的,而禮壩,智壩和信壩是過商船的。
運河來船,盤五壩入淮,不僅勞費,而且還要在淮河中逆水行駛六十里,費時費力,風險很多,顯然不是好辦法。為適應越來越繁重的運輸任務,必須改善這種狀況。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瑄主持開通了清江浦河道。北宋運河入淮,為避淮河的逆流行船的勞費和風險,曾自淮安至磨盤口開鑿了平行淮河的沙河,實踐證明是成功的。陳瑄所開清江浦河道實際是宋代沙河的重開。它自淮安城西的管家湖開始,到淮河邊的鴨陳口入淮,與北岸的,清河口即當時的向北的運道口相對。清河口,即原泗水入淮口,黃河南徙,經常分流借泗入淮①[註:明前期黃河決溢頻繁,大部分時間多道分流,經淮河各支流奪淮入海,原泗水是主要水運通道之一。在弘治時成書的《漕河圖志》一書的圖上,記載當時黃河有四條分支入京杭運河:一在濟寧附近;一在沛縣飛雲橋;一在徐州入泗;一在宿遷。經徐州的一條是合沁汴諸水入泗,是流量較大的一條,入淮處即清河口。],當時京杭運河出清河口沿此道入會通河,船隻由鴨陳口穿淮直達清河口,行程較為便捷。在這條運河上建造了四座閘:新莊閘,在運河口內,屬淮河南岸,俗名大閘成頭閘;福興閘在新莊閘上游,俗稱二閘,清江閘又在福興閘上游;移風閘又在清江閘的上游。上述各閘間的距離都約在十里左右。淮安城西的管家湖是這條運河的水源,這些閘聯合使用,達到節水保運的目的,據記載:“(各閘)迭為啟閉,如啟板閘則閉新莊等閘,如啟新莊閘則閉板閘等閘。閉新莊等閘則板閘為平水;閉板閘等閘則新莊閘為平水,故啟閉甚易也。”②[註: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板閘,一說即移風閘,為永樂十四年建。]這種使用管理方式與現代船閘相同,只是閘間距離太大,節約泄水量不顯著。此外,陳瑄在新莊閘外還築有壩,當淮河洪水來時,用以防洪水進入運河,洪水消落,再去掉此壩,閘門照常開放。當淮水洪峰在上游出現時,必須將汛情傳至下游,先於洪峰到達,這時在新莊閘外馬上貼席填土,並在閘外築壩。因此,清江浦運河口的壩是防洪措施,是臨時性建築物。陳瑄還在管家湖東北築堤砌石,並作為縴路,使船隻穿湖更為方便,一直通到湖河交接處的板閘,清江浦運河的開鑿,無疑使漕運大為通暢,但這時,淮安城東北的仁、義二壩和西北的禮,智、信三壩仍舊存在,洪水季節需閉閘時,或當清江浦運河堵塞、缺水的情況下繼續在這裡盤壩出入接淮河。
宣德五年(1430年),作為牽挽舟船通路的管家湖堤岸,因年久風濤衝激,多有損壞。於是設專門的壩夫守視管理堤岸,遇有損壞,隨時補修,形成制度。
清江浦運河的開鑿,為明初漕運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不失為當時條件下的一種成功的措施,所以它能長期作為穿淮的主要通道被使用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