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

分布地區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湖南、河南、湖北、香港、西藏、陝西、新疆、甘肅、河北、遼寧、黑龍江等。
經濟用途
此菌蓋表面粘液腥臭,有認為有毒或懷疑有毒。可藥用。據《本草拾疑》記載,可治“瘡疽、虱疥、癰瘺”,有散毒、消腫、生肌作用。治療瘡疽時,將沖洗掉菌蓋表面粘液後的子實體曬乾或焙乾,研末和香油調成膏塗或將乾粉敷於患處。
菌物界(三)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