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體小,雄蟾體長36變遷米,雌蟾43毫米左右,頭長寬幾乎相等,吻盾形,顯著突出於下唇;鼓膜大而明顯;無犁骨棱和犁骨齒。背麵皮膚較光滑,有分散小刺粒。後肢較長,脛跗關節前達眼部;指、趾端圓,趾側微具緣膜,基部有蹼跡。背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兩眼間黑褐色寬頻一直延伸到背部,肩上方形成半圓形淺棕色斑或略帶綠色。雄性第一指婚刺細密,第二指刺少。卵徑2.3毫米~2.9毫米,乳黃色。蝌蚪全長46毫米,頭體長14.5毫米左右;口部漏斗狀;尾部多無深色斑。生活在海拔330米~1600米山區流溪附近。5~6月間成體多棲於溪邊雜草叢中,夜間常在小灌木葉上、枯竹竿或溝邊石上發出連續10餘個短音組成的鳴聲,開始音清脆低沉,越叫聲調越高。繁殖季節為6~8月,產卵200餘枚。蝌蚪多棲於溪邊緩流處石下或碎石間。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四川、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生活習性
分布於我國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和廣西。
生活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溪附近雜草灌木叢生及土質潮濕的碎石隙中。平時活動分散而不易發現,但5-7月間一般在溪邊能見到。雌性個體較大,皮膚較光滑。雄性較小,背與腹側疣謳粒較多。繁殖時期第1指有婚墊。
無尾目百科(一)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