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淡味 dàn wèi1.味不濃。 漢·王充 《論衡·自紀》:“大羹必有淡味,至寶必有瑕穢。”
2.指粗茶淡飯。 漢·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
淡味在中醫中的五味中一種,屬陽性。藥物中的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之滋味,不同的藥味,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此外,尚有淡、澀二味,習慣上淡附於甘,酸與澀功效相似,不另立淡澀,仍以五味為主。
在中醫中的釋義
淡味 有滲濕、利尿的作用。多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如豬苓、茯苓等利尿藥。在食療中的作用
淡味更能回歸自然
人們在飽嘗厚味膩食之害以後,對濃厚之味產生厭惡。其實,古往今來對於淡味益於養生的觀念,人們從生活實踐中早已取得了共識。周秦以後,人們就對濃厚烈味的飲食進行了深刻反思,並受到莊子的“返璞歸真”、“恬淡虛無”的哲學思想的一定影響。到了晉唐時期,養生學家就已明確提出“淡味飲食養生說”;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還曾提出:“每學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雜陳。”清代美食家李漁認為:“饌之美,在於清淡,清則近醇,淡則存真。味濃則真味常為他物所奪,失其本性了。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氣清、胃暢、少病。五味之於五臟各有所宜。”《禮記》曾有言:“甘受和,白受采”,這說明食物之美在於味甘,而味甘並非是甜,是為養生之本,倘重調原味,則甘味盡失。比如葷之鮮在於得山林之氣,蓴之美皆因水擇清虛之物。有訣曰:“原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我師。三千功行從茲始,天鑒行藏信有之。”這些主張正符合現代烹調學之理論。近年,西方人在深受厚味佳肴誘惑而引發若干疾病以後,遂提出了各種飲食回歸自然的方法。比如反對在食品中投放添加劑,提倡吃綠色食品、摻雜糠谷的粗糧製品,儘量生食蔬菜,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素食者的行列,擯棄高糖、高脂、高蛋白的“三高”飲食結構,用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觀點,尋找有益於健康的功能性食品等,也正是對肥厚之食、濃烈之味的否定。可見淡味是一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飲食類型。
理智進食更益健康
那么,如何求得淡味,並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僅僅少加鹽,或是不進行調味就可以得到的。組成一種飲食類型,與選擇烹飪原料、配膳、用火、調味等密切相關。1.選料因時因地 選擇烹飪原料,除營養、衛生條件外,還需因時因地擇物。即是古人講的“食能以時”。時令食物,最具天地中和之氣,符合人體生理需求,也是取適於口味的淡食。人云“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菊黃蟹肥,來鰣去鯗”等。不事珍奇,但重時令,因地選料,自有真味(淡味),營養與養生作用亦最優。
2.配菜注意平衡 葷素平衡,從機體需求來說,以素多葷少為宜。性味平衡,這是傳統的飲食平衡法,味淡,則寒涼略多於溫熱,酸苦鹹淡略多於辛甘,陰味多於陽味,符合淡食養陰原則。
3.烹調用火適度 烹調菜餚,欲得淡味,用火適度。文火、武火,施之有別,以取真味。新鮮蔬菜,套用武火快速煸炒,葷腥海鮮,需用文火燜燉燒煮,“時疾時徐,減腥去臊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使其“久而不弊,熟而不爛”。濫用烹、煎、炒、炙、熏、烤、煎、炸,則易使肴饌火重而傷人之陰。現代營養學認為,經高溫煎炸、烘烤、熏炙易使食物焦化,其中蛋白質裂變、胺基酸重新組合,可引起人體細胞突變,其毒性可使人產生遺傳變異。
4.調料少加使淡 淡並不廢五味,仍須五味調和,只是少用使淡。若廢除五味,則會變得淡而無味,既不適口,也不養生,若用五味太過,食物的淡味為他味所掩,為“舌本所瞞”,則失去淡味,不利養生。
儘管烹調諸方面都已使飲食成淡味,但若進食量過多,亦可積淡為濃,仍失淡味養生。當然,飲食重以淡味,還需因人因時而異,不可一概論之,這對於中老年人養生長壽尤為重要。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在《論責任》一書中講過一句富於哲理的名言:“要讓食慾服從理智。”悉心思索,聯繫生活,權衡利弊,恰是如此。
淡味與養生
道家把“淡味”看作百味之首。“淡味”就是美味,“淡味”是天然之味,而不是無味。口味清淡本是道家養生學說的主張,在明代成為飲食的時尚。洪應明在《菜根譚》:“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清代《養小錄》中提出“本味者淡也,淡則真”。說的是食物本真之味是淡的。萬曆的進士祝世祿在《祝子小言》:“世味釅,至味無味。味無味者,能淡一切味。淡足養德,淡足養身,淡足養交,淡足養民。”明代陳繼儒在《養生膚語》:“日常所養,一賴五味,若過多偏勝,則五臟偏重,不唯不得養,且以伐矣。試以真味嘗之,如五穀,如菽麥,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見天地養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務為濃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 則說養德、養身、養交、養民需要“淡”,“淡”是天意。明代陸樹聲在《清暑筆談》:“都下庖制食物,凡鵝鴨雞豚類,永遠料物炮炙,氣味辛濃,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則味真。昔人偶斷羞食淡飯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來幾為舌本所瞞。”則說過量之調味,使食物失去了本真之味。淡味機理
“淡味”的中藥味作用的闡述最早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其說明了辛、甘、“淡味”具有發散、滲利的共性,為陽。含糖和多糖的甘味藥味甜,含胺基酸、核苷酸鮮味成分的甘味藥味鮮,而其它的則味淡或無味。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藥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處。至於其陰陽屬性,則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其中:1、辛味 口嘗有麻辣或清涼感,有的具香氣,能發散解表、行氣活血、溫腎壯陽,適用於外感表症、氣滯血瘀症、風寒痹症、腎陽虛虧症等。如荊芥、紫蘇、陳皮、木香、當歸、鬱金、韭菜子、蛇床子、菟絲於等。
2、甘味 口嘗味甜,能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緩急止痛,適用於機體虛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攣痛,並能調和藥性,如甘草、黨參、熟地、飴糖、黃精、枸杞子等。
淡味 能滲濕利水,治療水腫、泄瀉、淋濁、癃閉、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豬苓、澤瀉。
3、酸(澀)味 具收斂、固澀作用,適用於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尿頻失禁、遺精帶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龍骨、牡蠣、山茱萸、赤石指、禹餘糧、罌粟殼、桑蝶蛸、覆盆子、芡實、蓮子、金櫻子、陳棕炭、仙鶴取等。
4、苦味 能清熱解毒、燥濕、瀉火、降氣、通便,適用於熱症,濕熱症、癰腫瘡瘍、喘咳、嘔惡等症,如山梔、大黃、黃連、苦參、杏仁、厚朴等。
5、鹹味 能軟堅散結、瀉下通便、平肝潛陽,適用於大便秘結、瘰癧痰核、癭瘤、肝陽頭痛眩暈,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蓯蓉、羚羊角、石決明等。
五味除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之外,還和人體的五臟具有密切的關係。具體來說,酸味可以入肝,苦味可以入心,甘味可以入脾,辛味可以入肺,鹹味可以入腎。
文獻摘錄
《素問·至真要大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論衡·自紀》:“大羹必有淡味,至寶必有瑕穢。”
《列女傳·魯黔婁妻》:“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
《祝子小言》:“世味釅,至味無味。味無味者,能淡一切味。淡足養德,淡足養身,淡足養交,淡足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