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距今5000多年前縣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縣。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
建縣以來,海鹽曾四徙縣治,六析其境。
秦末縣治陷為湖(柘湖),遷至武原鄉。
東漢永建(126-131)中,縣治又陷為湖(當湖),南遷至齊景鄉山旁。
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鹽西南境、由拳(嘉興)南境置海昌縣(今海寧市)。
晉鹹康七年(341)縣治遷至馬嗥城。
南朝梁天監六年(507),析縣東北境置前京縣。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縣東北境置胥浦縣。
唐開元五年(717),遷縣治於今地(武原)。
天寶十年(751),割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
元元貞元年(1295)升為海鹽州。
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宣德五年(1430),析武原、齊景、華亭、大易4個鄉置平湖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道府,為省縣兩級制。3年復道制,以道承省統縣,海鹽縣屬浙江省錢塘道(省會及道尹公署駐地均在杭縣)。16年3月廢道,又行省縣兩級制。21年6月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駐地嘉興)。26年冬,原第二區所屬各縣大半為日軍侵占,遂裁撤,至27年9月20日恢復,並以鐵路、公路線及錢塘江為準,重新調整區劃,海鹽縣屬浙西行署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地紹興)。29年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駐地嘉興,32年10月移駐嘉興、海鹽兩縣交界,35年復駐嘉興。基間,28年2月26日建立日偽縣政府,屬日偽嘉興特區專員公署。31年11月,縣政府奉令撤離縣境,至32年10月隨省第十區專署返縣,重建區鄉政權)。37年4月又屬屬第一行政督察區(駐地吳興)。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5月7日,海鹽解放。
1950年5月,獅嶺鄉3個行政村劃屬海寧縣,平湖縣10個行政村劃屬海鹽縣。
1958年11月21日,撤銷海鹽縣建制,區域併入海寧縣,其中西塘橋、海塘、元通3個鄉劃歸平湖縣。
1961年12月15日,復置海鹽縣,轄2個鎮16個公社,獅嶺鄉仍屬海寧縣。
1983 年,撤銷公社建鄉。
1985年被國務院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下轄武原、澉浦、秦山等8個鎮。
1999年,調整鄉鎮行政區劃,轄9個鎮 3個鄉。
2001年10月,鄉鎮行政區劃再次調整最佳化,轄武原、沈盪、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橋、於城、百步8個鎮。
2005年末,海鹽縣轄武原、元通、沈盪、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橋、於城、百步9個鎮(街道)。共有行政村104個,居民委員會23個。
2010年,海鹽縣對部分鎮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武原鎮、秦山鎮建制,分別設立武原街道、秦山街道;撤銷西塘橋鎮建制,設立元通街道、西塘橋街道,其中西塘橋街道與海鹽經濟開發區合署辦公。區劃調整後,海鹽縣轄武原、秦山、元通、西塘橋4個街道,沈盪、百步、於城、澉浦、通元5個鎮。
區劃詳情
截止2019年4月,海鹽縣轄4街道、5鎮,武原街道、西塘橋街道、望海街道、秦山街道、沈盪鎮、百步鎮、於城鎮、澉浦鎮、通元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鹽縣位於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地處東經120°43到121°02,北緯30°21′到30°28′之間。東西寬約31公里,南北寬約33公里。東瀕杭州灣,西南鄰海寧市,北連平湖市和秀洲區。
地形地勢
海鹽縣地形似一個頂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東西最寬處相距約31公里,南北相距約33公里。海鹽縣海拔平均在3~4米,整個地勢從東南向西北傾斜,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南部為平原孤丘區,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與海寧市交界的高陽山為縣境最高處,主峰高251.6米;東部為平原海塗區,地勢稍高於西部平原;西部為平原水網區,總面積約占海鹽縣的三分之二。
氣候
海鹽地處北亞熱帶南緣,是典型的東亞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5.9°C,年平均高溫累計日數明顯低於長江中下游同緯度城市。年平均雨量1189.7毫米,全年無霜期約為240天,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919.7小時。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80260人,比上年增加1294人。其中,女性192871人,男性187389人。全年出生人口3451人,出生率9.09‰;死亡人口2446人,死亡率6.44‰。人口自然增長率2.65‰,自然增長率提升1.23個千分點。
民族
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數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經濟概況
2016年經濟總量持續增加。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07.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第一產業增加值21.45億元,比上年增長0.5%;第二產業增加值238.26億元,比上年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148.06億元,比上年增長8.8%。二產中工業增加值226.12億元,比上年增長6.8%。扣除核電工業,縣內生產總值302.32億元,比上年增長7.0%,縣內工業增加值122.22億元,比上年增長6.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4﹕59.7﹕34.9調整為5.3﹕58.4﹕36.3。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107415元(折合16171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91942元。
第一產業
2016年,農業生產保持平穩。實現農業總產值30.92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農、林、牧、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增長5.0%、5.4%、-14.3%、12.7%、12.0%。
2016年,總播種面積38334公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7157公頃,比上年下降15.1%。蔬菜種植(含菜用瓜)面積和產量分別為7717公頃和27.15萬噸,比上年增長0.7%和0.9%,水果產量8.78萬噸,比上年下降9.0%,油菜種植面積1116公頃,比上年下降46.6%,棉花種植面積265公頃,比上年下降41.2%。
2016年,林業生產穩定發展。全縣森林面積7992公頃,比上年增長0.7%,當年造林面積52公頃,比上年下降62.9%,全縣森林覆蓋率13.7%。
2016年,畜禽養殖有效控制。全年生豬出欄9.11萬頭,比上年下降48.9%;生豬存欄5.21萬頭,比上年下降27.9%。全年家禽出欄1093.4萬羽,比上年增長12.6%;存欄305.6萬羽,比上年增長37.7%。
2016年,海鹽縣全年肉類總產量27149噸,比上年下降9.6%,其中,豬肉6188噸,比上年下降48.6%。
第二產業
2016年,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年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908.09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核電工169.62億元,比上年下降1.2%。478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825.70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縣內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656.08億元,比上年增長7.5%。五大新興行業實現產值370.9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四大傳統產業實現產值233.88億元,比上年增長4.6%。
2016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6%;集體企業下降7.3%,股份合作制企業增長6.4%,有限責任公司增長1.2%,股份制企業增長4.1%,私營企業增長3.9%,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34.4%,外商投資企業增長15.3%。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14.5%,製造業增長7.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9%。
2016年,經濟質量有所提升。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4.05億元,比上年增長4.9%;不含核電的縣內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14.49億元,比上年增長6.5%。實現利稅總額136.52億元,比上年增長4.2%;實現利潤總額87.1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縣內工業實現利稅總額53.99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實現利潤總額32.86億元,比上年增長24.4%。
2016年,房地產業低迷。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5.57億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住宅投資20.61億元,增長71.3 %;辦公樓投資0.47億元,增長77.3 %;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99億元,下降75.3%。
第三產業
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91.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縣內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核電投資1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6%。
2016年,第一產業投資5.77億元,比上年增長23.1%;第二產業投資15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第三產業投資134.10億元,比上年增長20.0%。
2016年,海鹽縣房地產業低迷。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6.15億元,比上年下降43.0%。其中,住宅投資12.03億元,下降62.8 %;辦公樓投資0.26億元,下降75.8 %;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2.13億元,增長52.5%。
社會事業
2016年年末文化傳媒健康發展。年末全縣有文化館1個,鎮(街道)文化站9個 ,公共圖書館20個,全縣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713千冊,比上年增長63.0%。博物館1個,劇場、影劇院5個。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台1座,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2016年全民體育生機勃勃。全縣有體育場館數13個,比上年增加1個。當年全縣體育健兒在市以上體育比賽中,共獲獎牌194枚,其中,獲得金牌65枚。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全縣共舉辦縣級運動會42次,共有9108人次參加比賽。
2016年年末全縣有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個,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1個,婦保院1個。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床數2047張;衛生機構技術人員2746人,比上年增長4.6%,其中,執業醫生991人,註冊護士1000人,分別比上年增長4.2%和11.9%。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衛生廁所覆蓋率100%。
交通
海鹽縣地理位置優越,縣城武原鎮北距上海118公里,南離杭州98公里。境內主要公路有01省道東西大道、鹽湖公路、鹽王公路等,四級以上公路總里程189.5公里。境內河道縱橫,總長1860.7公里,骨幹河流有鹽平塘河、鹽嘉塘河、長山河、白洋河等。公路、水路網路交織。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接線第四契約項目———海鹽樞紐工程,使杭浦(杭州—浦東)、乍嘉蘇(乍浦—嘉興—蘇州)和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連線線3條高速公路大動脈實現互連互通,海鹽已成為長三角重要的交通神經中樞。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市慈谿水路灣,全長36Km。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 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風土人情
方言
海鹽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吃早燒
吃早 燒,即早晨四五點鐘吃燒酒。在浙北海鹽澉浦一代仍沿襲著這種奇特的飲酒風俗。吃早燒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不管颳風下雨,365天從不間斷吃早燒。吃早燒的人很穩定。也很少串店,因此掌柜也掌握著每個客人的酒量。他們不多喝,一般每次只喝一開(即老秤2兩,新秤1.25兩)燒酒。
滾燈
滾燈由許多根粗壯堅實的竹片紮成球體,球分內外兩層,大球裡邊有一個小球,懸空吊著,大小球不會碰撞。小球表面用紅綢或黑綢包貼,就像是個燈。小球內裝有活動支架,能上下左右轉動。而大球則只是一個空殼,不包貼綢布。滾燈在海鹽有著700多年的歷史,演久不衰。海鹽縣素有“滾燈之鄉”的美譽。滾燈展示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反映了海鹽人民特有的尚武精神,是漢族民間舞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海鹽滾燈已被收入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和《中國民眾文化辭典》。
海鹽腔
淵源於元代流行在海鹽的南北歌調,經楊梓等人加工後成為一種戲曲聲腔、劇種(據元代姚桐壽《樂郊私語》)。一說早在南宋末期即已形成,系寓居海鹽之張錨所始創(據明代李日華《紫桃軒雜綴》)。明嘉靖年間曾在嘉興、湖州、溫州、台州等地流行。在發展過程中對戈陽腔、崑山腔的演變起了一定的影響。明萬曆以後日趨衰落而絕跡。很難知其面貌。
騷子 歌
騷子文書以文學本子(手抄本)為基礎,用海鹽方言說唱為表現形式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說唱藝術。其表演主要採用站唱、拆唱,也有走唱或坐唱等形式,具有它自己的獨特風格。騷子歌是海鹽民間待佛儀式的歌謠,與中國戲曲鼻祖四大聲腔之一的“海鹽腔”有著一定的淵源。
旅遊景點
南北湖
南北湖風景區在海鹽縣澉浦鎮西,東起長山閘,西至茶磨山,南自黃沙塢,北到六里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觀為主,兼有文物古蹟和現代建築。
鷹窠頂 山
南北湖的西南側有一座鷹窠頂山,高186.8米,從山麓至山頂有九曲徑、初憩亭、三休亭、獅頭岩、合掌岩等景點。山上有座雲岫庵,始建於宋代。
千佛閣
千佛閣位於海鹽縣城武原鎮天寧寺路,始建於唐大曆三年(768),名千佛大寶閣。千佛閣面闊27.5米,進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兩層,總面積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頂。
綺園
綺園坐落在縣城武原鎮綺園路。綺園占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占25%,綠地占71.4%,建築占0.25%。園內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樹有40餘株。
張元濟圖書館
坐落在縣城武原鎮文昌東路,是為紀念張元濟而建造的,陳云為圖書館題寫館名。1987年落成,占地8000餘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體現江南園林特色的仿古建築。
榮譽
先後獲得全國文化、科技、計生、體育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園林縣城,省級衛生縣城,省教育強縣,省平安縣,省級文明縣城,省新農村電氣化縣等稱號。
2017年12月14日,海鹽縣獲評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
友好城市
序號 | 我方城市 | 對方城市 | 對方國家 | 簽字時間 | 簽字地點 |
1 | 海鹽縣 | 福島縣富岡町 | 日本 | 1995-06-10 | 海鹽縣 |
2 | 海鹽縣 | 全羅南道長興郡 | 韓國 | 2006-03-28 | 長興郡 |
著名人物
《搜神記》作者乾寶、唐代詩人顧況、水滸大將-雙鞭呼延灼、教育家和出版家張元濟、漫畫家張樂平、改革先鋒步鑫生、眼鏡大師吳良材、當代作家余華。
戰略合作
2014年10月31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與海鹽縣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校長葉舟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江鶯代表雙方簽約。
按照協定,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將充分利用學科、人才、科技、智力、文化等優勢,為海鹽在水利改革發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建設、職業培訓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海鹽縣則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提供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等校外活動實習基地等便利。 雙方將充分整合各自優勢資源,發揮彼此優勢,積極、務實、真誠地開展合作,共同促進經濟建設、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水利改革等工作,努力實現雙贏。
鹽文化的相關知識
我國鹽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世界鹽業,莫先中國,中國鹽業,發源最古。在昔神農時代 ,夙沙初作,煮海為鹽,號稱鹽宗,此海鹽所由起。煎鹽之法,蓋始於此”(左樹珍:《中國鹽政史》)。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後,最早出現有關鹽業史料是《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 供百事之鹽。” |